图书介绍
流村镇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涛,邓瑞全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939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7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流村镇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大事记大事记3
夏商周3
秦汉3
魏晋3
北朝3
隋唐3
宋辽金4
元4
明4
清5
1921年5
1937年5
1940年6
1945年6
1946年6
1947年6
1948年7
1949年7
1950年7
1951年8
1952年8
1953年8
1954年8
1955年8
1956年9
1957年9
1958年9
1959年10
1960年10
1961年10
1962年11
1963年11
1964年11
1965年11
1966年12
1967年12
1968年12
1969年12
1970年13
1971年13
1972年13
1973年13
1974年14
1975年14
1976年14
1977年15
1978年15
1979年15
1980年15
1981年16
1982年16
1983年17
1984年17
1985年18
1986年18
1987年18
1988年19
1989年19
1990年19
1991年20
1992年20
1993年21
1994年22
1995年22
1996年23
1997年27
1998年29
2001年32
2002年35
2003年44
2004年56
2005年62
2006年63
2007年64
2008年65
第二卷 风水天成第一章 地理环境71
第一节 地质地貌71
一、地层71
二、构造72
三、岩石73
四、地貌74
第二节 土壤 植被76
一、土壤类型76
二、土壤肥力77
三、植被77
第三节 四季 气候78
一、四季78
二、气候78
第四节 河流山脉80
一、水文80
二、水系80
三、山脉86
第二章 自然风光101
第一节 古人眼中的秀美流村102
第二节 自然景区掠影103
一、白羊城自然风景区103
二、菩萨鹿自然风景区108
三、长峪城自然风景区115
四、仙人谷自然风景区116
五、老峪沟自然风景区116
六、狼儿峪自然风景区117
七、龙山自然风景区117
八、漆园自然风景区118
第三章 自然资源119
第一节 野生植物119
一、概况119
二、主要野生植物介绍121
第二节 野生动物125
第三节 矿产资源126
第四节 物产资源126
一、概况126
二、主要物产介绍127
第四章 自然灾害131
第一节 水灾131
一、历史上的水灾举要131
二、水灾成因简析133
第二节 旱灾133
一、历史上的旱灾举要133
二、旱灾成因分析135
第三节 风灾136
一、历史上的风灾举要136
二、风灾成因分析137
第四节 虫灾138
一、历史上的虫灾举要138
二、虫灾成因分析138
第五节 震灾139
一、历史上的震灾举要139
二、震灾成因分析140
第六节 雹灾141
一、历史上的雹灾举要141
二、雹灾成因简析142
第五章 行政区划144
第一节 历史沿革145
第二节 镇域概况147
一、各村基本情况表148
二、部分村庄概况153
第六章 村镇建设175
第一节 村镇规划176
一、机构的设立176
二、工作的开展177
第二节 住房179
一、建设管理179
二、城区住房建设181
三、乡村住房建设181
第三节 街道182
第四节 供水182
第五节 照明185
一、供电设施185
二、调度185
三、管理机构186
四、用电概况186
五、用电管理187
第六节 交通188
一、公路188
二、运输方式195
三、管理197
第七节 电信200
第八节 部分乡村建设203
一、狼儿峪村203
二、白羊城村204
三、古将村205
四、北流村205
五、菩萨鹿村206
第七章 生态保护208
第一节 历史上的生态状况及保护208
一、历史上的生态状况208
二、历史上的生态保护209
第二节 当今的生态状况及保护211
一、管理机制211
二、环境的治理和保护213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实例——昌平区流村镇西峰山示范小流域217
一、西峰山小流域基本情况217
二、西峰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218
三、综合治理效益219
四、主要做法及经验219
第三卷 政通人和第一章 政党社团22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223
一、党的历史223
二、组织工作238
三、宣传工作260
四、纪检监察270
第二节 社会团体277
一、农民组织277
二、工人组织277
三、共青团组织278
四、妇女组织286
第二章 基层选举293
第一节 1949年之前的基层选举293
第二节 1949年之后的基层选举293
第三章 政府301
第一节 古代政府设置301
第二节 民国时期政府设置301
第三节 当代政府设置302
一、政府设置沿革302
二、政府工作概要307
三、人民代表大会315
四、行政机构及其工作320
五、机关干部编制322
六、信访工作329
第四章 政法333
第一节 社会治安333
一、1949年之前的社会治安333
二、社会治安工作334
三、户籍管理335
第二节 交通管理336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39
第四节 司法行政341
第五章 民政346
第一节 优待抚恤346
第二节 荒政赈灾349
一、灾害349
二、赈灾351
第三节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355
第四节 婚姻登记和殡葬管理358
一、婚姻登记358
二、殡葬管理359
第六章 军事360
第一节 军事设施和驻军360
一、军事设施360
二、驻军360
第二节 重要战事362
一、民国前战事362
二、民国初期战事362
三、抗日战争时期战事362
四、解放战争时期战事363
第三节 民兵组织365
一、民兵组织建设366
二、民兵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367
三、民兵其他活动367
四、拥军优属工作368
五、民兵国防教育369
六、军民共建369
第四卷 均输平准第一章 农业375
第一节 流村镇农业综述375
一、流村镇农业史略375
二、农业资源383
三、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及调整385
第二节 种植业391
一、粮食作物391
二、经济作物395
三、蔬菜396
四、耕作技术399
五、管理服务机构405
六、种植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06
第三节 林业406
一、林业资源406
二、植树造林407
三、经济果木408
四、林木保护415
五、管理体制和机构418
六、养蜂420
七、2008年奥运会与流村镇经济林果发展422
八、流村镇北流村果园423
第四节 水利425
一、水利自然条件426
二、水利工程428
三、管理服务机构437
第五节 养殖业438
一、家畜家禽种类438
二、家畜家禽饲养447
三、饲草饲料448
四、疫病防治449
五、管理服务机构450
六、养殖业在流村镇的新发展451
第二章 工业和旅游业453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453
一、流村镇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453
二、工业现状456
三、工业管理458
四、工业企业体制改革及发展方向459
第二节 企业类型、布局和结构461
一、企业类型461
三、产业布局467
第三节 流村镇企业典型467
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67
第四节 工业前景及规划469
一、积极推进“一园带三区”的工业发展战略469
二、进一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469
三、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470
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470
五、加快组建企业集团470
第五节 旅游业471
一、发展现状471
二、发展条件471
三、旅游发展新机遇473
第三章 商贸475
第一节 商业475
一、商业体制475
二、商业网点477
三、商品流通478
四、商品供求478
第二节 对外贸易480
一、农副产品出口480
二、工艺美术品出口480
第四章 财税金融481
第一节 财政481
一、管理机构481
二、财政收入482
三、财政支出489
四、财政管理491
第二节 税务495
一、税种税额495
二、征收管理502
三、管理机构507
第三节 金融507
一、货币508
二、流通513
三、机构514
四、信贷储蓄存款516
五、保险518
六、金融对流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519
第五章 经济管理521
第一节 技术监督及物价522
一、计量管理522
二、标准化管理525
三、质量管理525
四、价格管理526
五、价格监督530
第二节 计划管理531
一、机构531
二、管理531
三、计划管理与执行532
第三节 统计管理534
一、机构534
二、统计管理535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538
一、工商企业管理538
二、个体工商业管理540
三、集市贸易管理541
四、管理机构542
第五卷 庠序杏林第一章 教育545
第一节 旧学545
一、私学545
二、官学545
第二节 新学546
一、教育发展历程546
二、学前教育549
三、初等教育557
四、中等教育563
五、成人教育569
六、家庭教育576
七、特殊教育584
第三节 教育条件585
一、教育设施585
二、教育师资588
第二章 文化艺术595
第一节 文化管理595
一、机构设施595
二、市场管理596
第二节 广播影视597
一、广播597
二、电视598
三、电影600
第三节 文艺601
一、报刊601
二、书法绘画601
三、戏曲杂技602
四、文艺表演603
五、文艺创作607
六、民间文艺608
第四节 图书档案612
一、图书工作612
二、档案614
第三章 体育630
第一节 体育项目及机构设施630
一、健身项目630
二、竞技项目630
三、机构设施631
四、体育器材634
第二节 群众体育634
一、职工体育634
二、农民体育635
三、学校体育636
第三节 竞技体育639
一、体育竞赛639
二、竞技体育646
三、承包体育竞赛活动647
四、体育活动647
第四节 体育宣传及人才培养648
一、流村百里户外体育运动公园648
二、奥运宣传活动650
第五节 迎奥运与体育热653
迎奥运活动653
第四章 卫生655
第一节 卫生行政655
一、机构655
二、医政管理656
三、药政管理657
四、县属医疗机构管理660
五、农村卫生保健管理661
第二节 医疗发展概况663
一、机构663
二、医疗发展概况666
三、治疗669
第三节 卫生防疫673
一、传染病防治673
二、地方病防治678
三、食品卫生681
四、公共卫生682
第四节 妇幼保健688
一、机构688
二、妇女保健689
三、儿童保健697
第五节 卫生宣传699
一、健康知识宣传699
二、妇女保健知识宣传700
第六节 药品701
一、中药材701
二、药品生产702
三、药品经营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