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与资料 第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与资料 第2册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4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与资料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列宁、斯大林、毛主席论十月革命3

一、列宁、斯大林论十月革命3

(一)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是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俄国二月革命后,开始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3

(二)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拖延起义等于灭亡5

(三)在十月革命中,革命暴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了保卫十月革命,我们流了多少血啊8

(四)十月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要彻底粉碎旧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巴黎公社的直接继续,是新型国家10

(五)十月革命揭穿了可能通过资产阶级国会制度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套骗人鬼话14

(六)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中的继续。没有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就不能夺取和巩固政权15

(七)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因为有布尔什维克党为统帅,为领导力量。不完全战胜机会主义,就根本谈不上无产阶级专政19

(八)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给全世界照亮了解放的道路23

(九)俄国革命的某些基本特点具有国际意义,其他国家早晚都必然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战胜的27

二、毛主席论十月革命31

(一)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31

(二)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不学十月革命,列宁主义就基本上丢掉了33

(三)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35

(四)中国革命是十月革命的继续36

三、中央报刊关于十月革命的论述39

列宁主义,还是社会帝国主义?39

无产阶级专政胜利万岁40

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44

沿着伟大十月革命的道路奋勇前进(节录)48

在伟大的十月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节录)50

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节录)51

附录:54

(一)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歪曲和攻击十月革命的言论54

(二)加米涅夫、托洛茨基等机会主义者在十月革命前夜反对武装起义的言论59

(三)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和攻击十月革命的言论64

第二部分 列宁、斯大林批判托洛茨基主义73

一、列宁对托洛茨基、托洛茨基主义的批判73

(一)托洛茨基是一个热心的孟什维克73

(二)托洛茨基是一个最卑鄙的野心家和派别活动者84

(三)托洛茨基是为害最大的“考茨基分子”92

(四)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前后的反党活动97

(五)列宁在职工会问题上对托洛茨基的批判100

(六)列宁对托洛茨基反革命的“不断革命”论的批判106

二、斯大林对托洛茨基主义的批判112

(一)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反革命的“不断革命”论的批判112

(二)斯大林在其他问题上对托洛茨基主义的批判134

附录155

(一)反革命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托洛茨基简况155

(二)托洛茨基反革命言论选编(供批判用)159

(三)现代托派反革命言论选录(供批判用)172

第三部分 第三国际181

一、列宁、斯大林论第三国际181

(一)列宁是第三国际的创立者和领导者。第三国际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真正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国际181

(二)第三国际是在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右倾机会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要敌人;不同机会主义者在组织上完全划清界限,那是一种有害的幻想186

(三)第三国际与第二国际的改良主义路线彻底决裂,制订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路线;它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共产党和领导革命斗争191

(四)第三国际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它已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伟大的口号——无产阶级专政;它是共产主义在国际范围内胜利的前阶194

二、毛主席、中共中央和中央报刊关于共产国际解散的报告、文件和评论197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六日)197

(二)毛主席在延安干部大会上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报导)(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六日)200

(三)论共产国际的解散204

(四)再论共产国际的解散209

(五)论共产国际解散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216

三、共产国际重要文件选编217

(一)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邀请书(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四日)217

(二)共产国际宣言(告全世界无产者)(一九一九年三月六日)223

(三)共产国际行动纲领(一九一九年三月四日)235

(四)共产国际章程(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九日)245

(五)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一九二○年八月六日)253

(六)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工作(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259

(七)法西斯主义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节录)(季米特洛夫同志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九三五年八月二日)263

(八)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提议书(一九四三年五月十五日)277

(九)共产国际结束声明(一九四三年六月九日)281

附录:新老修正主义者对第三国际的恶毒诬蔑和攻击283

(一)诬蔑列宁领导革命左派建立第三国际的目的是要分裂国际,分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83

(二)诬蔑第三国际是严格地独裁的极权主义工具,完全成了俄国政府的工具284

(三)诬蔑第三国际幻想凭借红军的刺刀进行新的世界战争以实现工人的解放,实际上是力图把全世界工人阶级变成它的炮灰286

(四)攻击斯大林对第三国际的领导,妄图篡改共产国际的历史287

第四部分 战后投降主义“交槍”逆流的一些情况291

一、法国291

二、意大利298

三、希腊307

四、马来亚310

五、缅甸312

六、菲律宾313

附录:315

(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议会选举中法共所得选票和议席情况的资料315

(Ⅱ)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议会选举中意共所得选票和议席情况的资料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