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稻模式高产栽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稻模式高产栽培](https://www.shukui.net/cover/3/30296766.jpg)
- (日)松岛省三著;郑海龙译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0602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稻模式高产栽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最大限度提高产量的关键性问题1
1.研究的动机与途径1
2.提高产量中的一个首要问题3
3.最适谷粒数与最适叶面积5
第二章 氮肥施用期与结实率之间的关系9
1.在水稻各生育阶段重施氮肥的试验9
2.由于在穗轴分化期追施氮肥,降低结实率的原因12
第三章 “水稻模式株型”特性的研究16
1.单位面积内必需的和足够数量的谷粒数16
2.矮秆、多穗18
3.上部两叶或三叶是短、厚和矗24
(1)光饱和现象和水稻群体中的株型24
(2)叶片受光角度与碳素同化率26
(3)平直叶片和弯曲叶片之间的碳素同化率的比较29
(4)叶片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碳素同化率31
(5)漫射光,高效光能利用的株型与碳素同化率之间的关系36
(6)叶片的厚度与碳素同化率41
(7)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碳素同化率之间的关系43
(8)剑叶、上二叶与上三叶相互间的关系46
(9)株型与结实率之间的关系47
4.抽穗后保持叶色不褪淡53
5.每茎具有尽可能多的绿叶数59
6.抽穗前15天和抽穗后25天,共计40天持续的好天气为抽穗最适时期62
(1)临界生长期缺少阳光62
(2)决定最适抽穗期的方法66
(3)高温的不良影响与强烈光照亮度的良好效果之间的关系68
第四章 按照意愿控制水稻株型的技术75
1.按照意愿控制水稻植株株型的一个启示75
2.在不同生育期限制氮素处理的试验77
3.在不同生育期限制氮素试验与追施氮肥试验81
4.水田中去根与追肥试验84
5.叶片对于各种处理最敏感的生长阶段85
6.培育“水稻模式株型”的方法87
第五章 通过“水稻模式株型”获得高产原理的验证89
1.在群体条件下的水培与国家产量竞赛头奖获得者水稻栽培方法的比较89
(1)试验的方法与经过89
(2)试验结果与讨论91
(3)结论106
2.在群体条件下利用水培极大的提高产量的一个例证108
(1)1964年的试验108
(1965)年的试验120
第六章 “模式株型”的高产原理应用于改进一般水稻栽培方法122
1.使用环流灌溉的方法122
(1)环流灌溉的优点123
(2)使用环流灌溉限制氮素方法的设想124
(3)依靠环流灌溉提高产量试验的方法125
(4)应用环流灌溉提高产量试验的结果与讨论126
(5)结论129
2.使用一般灌溉的方法129
(1)在水分渗透性差的稻田中使用硝态氮的方法129
(2)在水分渗透量大的稻田中使用硝态氮的方法133
(3)在一般稻田中限制氮素吸收的方法135
第七章 通过“模式株型”安全可靠的水稻栽培法138
1.通过“模式株型”的水稻栽培法增进抗倒性138
(1)矮化秆长和基部三个节间的总长度139
(2)株型改良142
(3)降低倒伏指数146
(4)齐穗期追肥以增进抗倒性147
(5)植株中的化学成分与抗倒性149
(6)结语151
2.依靠“模式株型”水稻栽培法增进对病害和自然灾害的抗性152
(1)增进对病害的抗性152
(2)增加对风害的抗性154
(3)增强对低温的抗性158
(4)结语160
第八章 通过“模式株型”的优质水稻栽培法162
1.生长中期限制氮素以改进籽粒品质162
2.齐穗期追施氮肥以改进籽粒品质166
(1)齐穗期追施氮肥与籽粒厚度之间的关系166
(2)齐穗期追施氮肥与糙米品质之间的关系167
(3)齐穗期追施氮肥与糙米蛋白质含量之间的关系167
(4)齐穗期追施氮素对于结实率和糙米的检验等级的作用168
第九章 “模式株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概要170
1.“模式株型”水稻高产栽培的模式170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栽培指标172
3.各个生育阶段的栽培措施概要175
第十章 培育壮秧180
1.“模式株型水稻栽培法”的秧苗180
2.培育壮秧的要点181
3.水稻秧苗的特性与发根力之间的关系187
4.培育壮秧的措施193
(1)水稻种子与选种193
(2)制作秧田194
(3)播种195
(4)出苗后的管理196
5.在高温下培育壮秧的一个方法199
6.为机械插秧培育健壮小苗的方法202
第十一章 移栽206
1.基肥206
(1)判断基肥用量的方法207
(2)肥料的面施法214
2.早栽216
(1)早栽与谷粒数216
(2)早栽与结实率217
(3)早栽与高产218
(4)早栽的优缺点219
(5)早栽的限度219
3.密植221
4.浅插225
5.预防移栽后的根系伤害227
第十二章 移栽后生长早期的栽培措施231
1.移栽后生长早期的追肥231
2.硝态氮的使用235
3.硝态氮效果的检验236
4.硝态氮的吸收百分率239
5.“分蘖末期追肥”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方法241
6.水分管理(主要为提高水温)及其他管理243
第十三章 生长中期的管理措施247
1.中期搁田措施247
(1)中期搁田措施的概念247
(2)中期搁田的方法250
(3)对于中期搁田的疑问253
2.限制氮素吸收的方法256
(1)壮秧窄距移栽256
(2)提早移栽时间258
(3)减少基肥用氮肥258
(4)生长早期追肥的暂停,减少用量或提前使用259
(5)推迟生长中期追肥的时间260
(6)改全层施肥为表层施肥261
(7)硝态氮的使用261
(8)利用雨季262
3.限制氮素吸收的程度(等级)263
4.表明叶色的方法266
5.限制氮素吸收与根系活力272
6.限制供氮和叶面积,碳素同化量和干重的变化277
第十四章 生长后期的管理措施279
1.生育后期的关键及其管理要点280
2.小穗分化前期追肥的施用282
(1)使用的时间283
(2)由于追肥的时间而改变植株内碳水化合物数量与氮素数量之间的关系284
(3)抽穗前每个谷粒碳水化合物的数量286
(4)氮素使用时间和叶片充实度(厚度)之间的关系287
(5)使用方法289
3.齐穗期追肥使用方法290
(1)由于氮素追肥的影响,而改变生长中水稻的碳素同化率290
(2)齐穗期追施氮肥对于季节上每一叶片中的含氮量和碳素同化率变化的影响293
(3)碳水化合物数量的增加与结实率之间的关系296
(4)每个谷粒碳水化合物数量的增加与结实率之间的关系297
(5)齐穗期追肥对于水稻生长其他有利影响299
(6)在生殖生长期,即小穗的化期和齐穗期重复施用追肥300
(7)施用时间300
(8)氮素的施用量301
(9)齐穗期追肥试验的历史回顾302
(10)齐穗期追肥无效的事例302
4.间歇灌溉的措施305
(1)根系活力,叶片中碳素同化率的含水量305
(2)根系活力与间歇灌溉之间的关系308
(3)间歇灌溉与脱氮作用之间的关系301
(4)间歇灌溉的方法311
5.抽穗的最适时机312
(1)天气(日照)类型与产量之间的关系313
(2)在结实期间日光辐射量和氮素数量的乘积314
(3)最适抽穗期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