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与社会变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学与社会变革
  • (美)奥克斯,(美)利普顿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901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学校教育-研究-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学与社会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校教育:与历史和传统的抗争1

21世纪教学面临的挑战2

美国公立学校史略4

公立中小学在保护民主方面的作用4

公立学校观的拓展5

美国的尴尬:种族的、经济的特权与公立中小学教育9

学校财政:力求公平和适度17

造就美国学校的神话与隐喻18

优异的神话:“每个孩子长大都能当总统”18

工厂的隐喻:提高学校的效率22

市场的隐喻:通过竞争与选拔而优异25

进步的神话29

后现代社会中的希望与斗争32

实现民主是神话和隐喻的替代物33

为社会公正的教学而斗争34

进一步研究36

第二章 传统学习理论:传递、训练与智商41

《钟形曲线》:关于智力与学习的论争42

一方认为:有些孩子确实不够聪明42

另一方认为:所有孩子都很聪明,但学校不够明智43

推动实践的理论与论争44

学习观的变迁45

启蒙运动:用理性来思考46

19世纪:从理性到心理科学48

学校教育科学化的追求49

智力、学习和优异:得到你所应得50

谁应该得到?50

智力的科学51

意愿、性向和能力:新伪装的智商56

学习即行为训练57

实验室和心理测量:科学的标志57

通过刺激-反应的条件作用58

学习即追求奖赏和回避惩罚59

学校教育即行为训练59

教学即科学地传递知识59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60

追求心理效能61

奖惩激励62

用行为训练控制过错行为62

传递和训练的局限64

行为主义忽略思维65

行为主义不能培养作为解决问题者的国民66

进一步研究66

第三章 当代学习理论:问题解决、理解与参与70

作为思考与理解的学习71

心中正在发生什么?72

学习是积极的73

学习是意义的建构73

心理发展的阶段77

阶段与人格的、社会性的和道德的发展78

认知的“革命”80

心灵即计算机81

是什么使心灵变得“聪明”?82

脑科学与学习83

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84

家庭、社区和文化85

在参与中学习87

学习即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90

谁是“聪明的”?94

儿童为何而学?96

内在动机97

自我概念、认同、动机和学习97

动机和关系98

认知、文化和为变革世界而教98

进一步研究99

第四章 课程:哲学、历史和政治——学生应该学什么?105

教育的哲学基础107

我们为什么必须学习这个?历史与政治的争论108

提供机会和维护特权109

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110

公立学校的课程111

进步主义的冲击114

苏联卫星上天和课程危机118

为21世纪的课程而奋斗119

给认知匹配内容120

文化民主的课程128

关于建构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新近之争139

常识的背离及其他140

恢复文化的确定性141

文化战争143

教育“得法”145

为社会公正的课程而斗争146

进一步研究146

第五章 课程:教材152

何种知识?谁的知识?为谁的知识?153

数学154

数学的危机155

问题何在?156

传统的数学:以技能为基础和强调顺序157

进步主义的数学:境脉中的有意义学习158

以建立解决方案的方式学习数学161

“新”的数学标准:政治与数学教学165

英语语文168

传统的语文:掌握技能、规则和句型169

读写是一种认知的、社会-文化的活动171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174

保守派的反对176

在拼音教学和整体语言教学之间寻求平衡177

怎样的课本?谁的声音?179

社会科181

我们怎样教历史?182

教科书作为保守力量187

寻求中间地带:国家的历史课程标准190

科学192

国家的标准:面向所有人的深奥的、综合的、与社会相关的科学193

是更少,还是更多?196

科学应该整合并在社会境脉下教吗?198

关于进化论的争论199

谁能学习科学?199

每个人都愿意学科学吗?200

为了教材的斗争202

进一步研究202

第六章 教学与评价:课堂即学习共同体212

追求社会-文化的教育学214

为了真实成就的教学214

与神话和隐喻作斗争215

为了真实的、社会公正的课堂而奋斗216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218

低期望抑制信心219

社会-文化教育学尊重差异性224

但是我能教他们吗?229

积极的、多维的和互动的教学229

共同学习230

多维任务231

在课堂互动中支持学习233

有效的小组学习236

现代技术如何适应教学?240

评价为学习服务244

测验:举足轻重的评价244

评价是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246

当评价提供多条成功之路时250

利害攸关的评价252

没有捷径254

进一步研究255

第七章 课堂管理:关爱和民主的共同体262

管理、纪律和控制:永久的传统267

课堂即有序运转的工厂267

课堂:灌输正义、法律和秩序270

有效的教学能防止过错行为吗?274

关爱和民主:另一种教育传统276

儿童中心的学校教育277

关怀伦理279

关系的力量279

让课堂成为共同体283

追求社会公正的课堂:实现民主286

批判教育学对学生“抵制”的回应287

民主的课堂和多样性288

民主的课堂和权力292

建设课堂共同体是一种斗争297

进一步研究299

第八章 能力分组和分类计划:学校能教好所有学生吗?306

加以区别307

历史、多样性和同质分组308

当代的分组方法:名目繁多的能力312

同质分组的困境318

分类的社会和政治建构318

同质分组的幻想321

种族和社会阶级偏见324

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传递式教学的联系327

自我实现的预言与过程328

令人失望的结果332

关于同质分组的争议333

是变革还是调整334

适应多样性的无能力分组335

实施异质分组335

“取消能力分组”336

学校的整体改进作为“补偿”教育337

障碍学生和天才学生的融合337

无双语分组的双语教育339

技能、规准与信念、政治与权力340

正视规准和价值观341

对政治的关注342

为异质分组而斗争343

进一步研究344

第九章 学校文化:造就优质教学352

学校即文化355

文化的意义建构355

文化:彰显教好所有学生的意义356

促进学习和社会公正357

学习优先具有多大的说服力?358

学习时间宝贵吗?359

学习能否惠及每一个人(别找托词)?360

尊重每一个人的文化363

学习机会与大学准备364

金钱至关重要364

丰富的、平衡的课程366

需要时提供额外的帮助367

支持多元文化的、上大学的认同368

获得关爱369

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名字369

安全地带:在差异中成长371

科隆比枪击事件之后:暴力文化中的关爱373

9·11之后:恐怖文化中的关爱374

探究和积极行动376

协同教学能促进探究和学习378

教师群体作为探究共同体379

探究有不同的起点380

探究和权力381

必要但不充分385

进一步研究386

第十章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393

对家长和社区参与的抱怨:太少抑或太多395

参与太少:低收入的家长不关心或无力关心395

参与太多:中上阶层家长的权力396

培育有益的家校关系398

家长支持学校的工作399

服务低收入学生和家庭的传统401

学校满足家庭的需要402

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学校403

服务、权力和缺失405

家校之间的文化沟通406

与社区共同学习,并向社区学习407

沟通学生的“多样世界”408

通过课程沟通410

通过社区联络人沟通412

教育行动中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伙伴合作413

家长参与教育的传统414

当代的学校改革组织415

谁的计划?421

进一步研究421

第十一章 为变革世界而教:充满希望的专业斗争426

教学:容易受伤的职业428

抵制遵从或离开的压力429

预言的实用主义429

理论、专家实践和教育信念432

成为一名追求社会公正的专业人员437

选择希望,采取行动,发现乐趣439

难以离开:气愤难平却满怀希望443

参考文献446

索引461

译后记4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