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建筑造型构图技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建筑造型构图技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3482259.jpg)
- 胡仁禄,胡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278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建筑设计:造型设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建筑造型构图技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绪论——建筑造型的技艺价值1
(一)建筑造型是建筑艺术的直观表现1
(二)建筑造型是设计理念的形象表达2
(三)建筑造型创新是促进变革的直接动力4
(四)建筑造型品质是职业技能的重要标志5
二、建筑造型的艺术特性7
(一)物质技术的依存性——内外互动的制约因素7
1.内部制约因素8
2.外部制约因素8
(二)视觉表现的多维性——艺术形象的观赏特征9
(三)艺术形象的抽象性——抽象与象征的表达方式11
1.抽象与象征的艺术表现11
2.现代抽象艺术的历史关联12
(四)审美时空的相融性——跨越时空的亲和共生14
1.造型审美的亲时性与历时性特征14
2.造型审美的亲地性和跨地性特征15
(五)艺术品格的兼容性16
1.多元化的造型理念17
2.个性化的造型技艺20
3.时态化的艺术形象22
三、造型构图的创作理念30
(一)赋形思维理念——趋向形式美的表现30
1.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表象30
2.建筑形式美创造的艺术属性36
3.建筑形式美创造的审美取向37
(二)表意思维理念——趋向艺术美的表现41
1.建筑艺术美的意蕴内涵41
2.建筑艺术美的本质特征(或一般品格)44
3.建筑艺术美的审美效应46
四、赋形思维的构图技艺49
(一)形式构成要素与形式美表现的实质49
1.形式的构成要素49
2.形式美表现的实质内涵59
(二)建筑形态要素的造型运用73
1.“点”要素的造型构图73
2.线状形的造型构图78
3.面状形的造型构图85
4.立体形的造型构图91
5.建筑质感与肌理的造型运用103
6.建筑色彩的造型运用106
(三)建筑形式结构的造型运用116
1.建筑形式结构的组成方式116
2.规则典型的结构图式117
3.变异转义的结构图式124
(四)完形与非完形的造型构图133
1.两类造型美感的视觉形态133
2.完形心理学美学理论的相关诠释134
3.造型构图理念由“完形”向“非完形”演变的审美意义137
4.当代建筑“非完形”造型构图的探索发展138
五、表意思维的构图技艺154
(一)观察体验——表意题材的形成154
1.社会实践的深入体验——审美感受的源流154
2.审美感受的积聚深化——表意题材的形成155
3.表意题材的选择与类型——立意构思的素材156
(二)立意构思——创作意象的建构159
1.立意构思的基本任务——创作主题与结构的确定160
2.立意构思的思维特征与要求160
3.立意构思中的灵感思维161
4.主题构思法的实践应用163
(三)意象造型(直觉造型)——创作意象转化的中介164
1.意象的审美功能165
2.创作意象的构成和特性166
3.意象造型(直觉造型)的中介作用169
(四)构图表达——形式语言的造型运用177
1.构图表达的造型创作机能177
2.构图表达的形式语言——建筑造型语言(建筑语言)178
3.建筑造型语言运用的语言学方法——建筑形式作为广义的语言形式179
4.建筑造型语言运用的符号学方法——建筑形式作为语言的象征符号182
5.建筑造型语言的演进发展198
六、当代建筑造型的创新与变异204
(一)创作观念的多元化共存204
1.新现代主义风格204
2.后现代主义风格206
3.解构主义风格211
4.新都市主义风格212
5.新地区主义风格213
6.“高科技”派风格216
7.环境生态派风格219
(二)造型语言的个性化表现220
1.抽象雕塑性表现220
2.工艺特色性表现222
3.结构逻辑性表现223
4.外形装饰性表现228
5.情感回归性表现229
6.有机仿生性表现233
7.流行时尚性表现236
8.新奇怪异性表现237
(三)视觉形象的概念化与数字化变异242
1.视觉形象的信息与媒介意义242
2.建筑造型与概念艺术242
3.建筑造型与数码艺术245
七、当代建筑造型的审美格局251
(一)审美需求的思维转变251
1.造型意象的价值取向转变251
2.造型语言的非理性化倾向251
3.造型表现的个性化追求253
4.社会人文新思维的探索需求254
(二)审美意识的软化倾向256
1.审美软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原由256
2.审美软化的内涵与表象257
3.审美软化的社会效应262
(三)审美评价的歧见与争议263
1.纽约电报电话公司总部大楼(1984年)264
2.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1978年)265
3.波特兰市波特兰大厦(1982年)267
4.休斯敦最佳产品展销厅(1978年)269
5.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1978年)270
6.华盛顿越战退伍军人纪念碑(1982年)272
7.北京·国家大剧院(2007年)276
8.北京·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期重要建筑(2008年)279
主要参考文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