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气开发与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遇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97875114115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采气;天然气利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然气开发与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然气基本知识1
第一节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
一、石油、原油及天然气的含义1
二、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1
三、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前景2
第二节 天然气分类、组成和体积参比条件2
一、天然气分类2
二、天然气组成4
三、天然气体积计量的参比条件5
第三节 天然气的相态特性6
一、烃类体系相特性7
二、烃-水体系相特性8
三、烃-二氧化碳体系相特性10
第四节 天然气产品质量要求10
一、商品天然气质量要求10
二、天然气主要产品及其质量要求14
第五节 天然气危险危害性17
一、天然气火灾爆炸危险性17
二、天然气毒害性18
第六节 天然气开发过程特点21
一、天然气开发过程特点21
二、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22
第七节 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22
一、政策的核心与关键23
二、政策实施对天然气市场的影响24
三、政策的重要提示24
参考文献25
第二章 油气地质与勘探26
第一节 沉积岩和地质构造26
一、沉积岩的形成27
二、主要的沉积岩类型28
三、沉积岩的形成环境28
四、地层单位和地质年龄29
五、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30
第二节 油气的生成34
一、油气成因概述34
二、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35
三、油气生成的条件37
四、天然气成因类型39
第三节 油气藏的形成42
一、“生、储、盖”组合42
二、油气运移43
三、圈闭与油气藏45
四、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47
五、气藏与油藏形成及保存条件的差异48
六、我国天然气资源特点50
第四节 气藏类型52
一、因素选择和单因素分类指标52
二、凝析气藏分类58
第五节 油气勘探58
一、油气勘探过程59
二、油气勘探的程序和地质任务59
三、油气勘探技术62
四、油气资源评价64
第六节 气藏地质储量计算与评价65
一、我国天然气地质储量分级简介65
二、容积法地质储量计算66
三、特殊气藏地质储量计算67
四、气藏可采储量及采收率70
五、地质储量评价70
参考文献71
第三章 气田开发73
第一节 气藏开发前期评价73
一、前期评价的主要内容73
二、气藏试采和开发先导试验74
三、长庆气区典型气田前期评价实例75
第二节 气田开发方案77
一、气田开发方案主要内容78
二、气田开发原则与方针78
三、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内容与流程79
第三节 气藏驱动方式81
一、气藏驱动方式82
二、决定气藏驱动方式的主要因素82
三、物质平衡方法判别气藏驱动方式83
四、早期识别储层类型、驱动类型是开发好气团的基础87
第四节 气藏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88
一、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因和意义88
二、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89
三、青海气区涩北气田实例90
第五节 井网部署92
一、油田开发井网部署的经验借鉴92
二、气田开发井网部署的特点94
三、气藏开发井网部署的原则95
四、井网密度、井网系统和布井步骤97
五、苏里格气田井网优化提高采收率研究101
第六节 气井合理产量103
一、气井合理产量应考虑的因素103
二、气井试井技术104
三、气井产能的评价方法106
四、气井合理产量确定方法106
第七节 气藏开发指标概算111
一、气藏开发阶段的划分111
二、气藏开发指标概算112
三、长庆气区靖边气田主体区块45×108m3/a规模开发指标预测116
第八节 钻井与完井117
一、钻井118
二、固井123
三、完井123
参考文献126
第四章 天然气开采127
第一节 气井井筒流动127
一、气井井筒中的单相气体流动128
二、气井井筒中的气液两相流动129
第二节 排水采气工艺131
一、优选管柱排水采气131
二、泡沫排水采气132
三、气举排水采气134
四、有杆泵排水采气136
五、电潜泵排水采气137
六、射流泵排水采气139
第三节 井下节流技术140
一、井下节流技术原理140
二、井下节流的主要作用140
三、井下节流技术应用效果140
第四节 气井生产系统分析143
一、气井生产系统分析原理143
二、气井生产系统分析的作用145
三、气井生产系统分析步骤与实例146
第五节 气井增产措施148
一、酸化增产工艺148
二、压裂增产工艺150
参考文献151
第五章 气田天然气汇集153
第一节 天然气集输与处理概述153
第二节 集气系统站场与管网154
一、集气系统构成154
二、集气管网分类155
三、集气系统站场布置159
第三节 集气工艺160
一、分离工艺160
二、计量工艺161
三、防止水合物形成工艺163
四、气液分输与气液混输工艺165
五、增压工艺166
第四节 国内主要气田集气工艺及相关配套技术167
一、川渝气区167
二、塔里木气区178
三、长庆气区183
四、青海气区193
五、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田194
参考文献197
第六章 天然气处理198
第一节 天然气脱硫脱碳198
一、脱硫脱碳方法分类与选择199
二、醇胺法脱硫脱碳201
三、砜胺法及其他脱硫脱碳方法210
第二节 天然气脱水215
一、防止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方法215
二、低温法脱油脱水217
三、吸收法脱水220
四、吸附法脱水224
第三节 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231
一、我国尾气SO2排放标准及工业硫磺质量指标232
二、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工艺234
三、硫磺处理及储存240
四、克劳斯装置尾气处理工艺241
第四节 天然气凝液回收247
一、天然气凝液回收目的及方法248
二、天然气凝液回收工艺256
第五节 液化天然气生产264
一、LNG工厂或装置类型264
二、LNG原料气要求、产品组成及特性265
三、天然气液化工艺267
四、LNG接收站278
五、LNG储存和运输280
六、LNG冷量利用282
第六节 压缩天然气生产282
一、汽车代用燃料283
二、CNG站284
三、LPG加气站292
四、LNG加气站293
参考文献294
第七章 天然气管道输送296
第一节 天然气管道输送工艺296
一、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构成296
二、天然气管道输送工艺296
三、工艺站场298
四、线路工程304
第二节 国内外天然气输送管道306
一、概况306
二、我国天然气输送管道和管网306
第三节 地下储气库314
一、地下储气库的功能和作用315
二、地下储气库基本概念316
三、地下储气库类型和选择317
四、地下储气库设施319
五、国内外地下储气库概况321
参考文献329
第八章 天然气的燃料利用与发电331
第一节 我国天然气利用顺序331
一、优先类331
二、允许类332
三、限制类332
四、禁止类332
第二节 用作城镇燃气的天然气互换性和分类332
一、天然气稳定燃烧要求332
二、燃具的适应性和天然气的互换性333
三、用作燃气的天然气分类334
四、我国城镇多气源供气示例335
第三节 城镇燃气负荷336
一、燃气负荷、用户类型及其用气特点336
二、用气量指标337
三、燃气需用工况339
四、城镇燃气调峰340
第四节 城镇天然气利用342
一、居民用天然气342
二、工业企业用天然气343
第五节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343
一、城镇燃气站场344
二、城镇燃气管网346
三、城镇燃气主要用气设备及特点352
四、城镇燃气输配工艺357
五、城镇燃气管网施工技术361
六、我国城镇燃气利用实例362
第六节 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368
一、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369
二、天然气发电市场前景372
参考文献373
第九章 天然气的化工利用374
第一节 天然气制合成氨375
一、概述375
二、天然气制氨工艺原理378
三、天然气制氨工艺流程385
第二节 天然气制甲醇388
一、概述388
二、天然气制甲醇工艺原理392
三、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流程396
第三节 天然气制乙炔401
一、概述401
二、天然气制乙炔工艺原理403
三、天然气制乙炔工艺405
第四节 天然气制低碳烯烃409
一、概述409
二、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机理410
三、甲醇制低碳烯烃工艺流程411
第五节 天然气制炭黑417
一、概述417
二、炭黑的分类和天然气炭黑性质417
三、天然气制炭黑工艺418
参考文献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