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消毒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消毒技术
  • 钱万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16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消毒-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消毒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消毒的意义1

第二节 消毒的原则3

第三节 消毒有关名词的基本概念4

第四节 消毒的方法7

一、物理消毒法7

二、化学消毒法8

三、生物消毒法8

第五节 消毒方法的选择8

第六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10

第七节 评价消毒(灭菌)效能的几项指标14

第二章 热力消毒与灭菌18

第一节 热力消毒与灭菌的方法18

一、干热消毒与灭菌19

二、湿热消毒与灭菌20

第二节 热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和影响因素30

一、热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30

二、微生物热灭活的影响因素31

第三节 热力灭菌效果的检测35

一、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35

二、干热灭菌器灭菌效果的检查38

第三章 过滤除菌40

第一节 液体的过滤除菌41

一、除菌作用与原理41

二、液体除菌的设备与方法41

三、使用注意事项47

四、滤孔大小测定方法48

五、滤效的测定49

六、使用评价50

第二节 空气的过滤除菌50

一、空气除菌作用与原理50

二、空气除菌过滤设备52

三、建筑物通风中滤器的使用53

四、负压病房56

五、呼吸道过滤装置57

六、使用注意事项57

第四章 紫外线消毒59

第一节 紫外线的发生与特性59

一、紫外线的发生59

二、紫外线灯消毒特性60

第二节 紫外线消毒装置61

一、紫外线杀菌灯分类61

二、杀菌灯装置61

第三节 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因素63

一、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和照射剂量的因素63

二、微生物方面的因素66

第四节 紫外线消毒应用67

一、空气消毒67

二、污染物体表面消毒68

三、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69

四、食具消毒69

第五节 消毒效果的监测70

一、物理监测70

二、生物监测70

第五章 电离辐射灭菌71

第一节 辐射能的种类72

第二节 电离辐射剂量和剂量单位72

第三节 电离辐射装置73

一、60钴辐射源装置73

二、60铯辐射源装置74

三、电子加速器74

第四节 影响辐射灭菌效应的因素及剂量选择75

一、影响因素75

二、剂量选择78

第五节 辐射灭菌的应用80

一、医疗用品的灭菌80

二、药品的辐射灭菌82

三、食品的辐射灭菌83

四、蛋白制品辐射灭菌84

五、辐射灭菌的优缺点86

第六节 电离辐射的损伤及防护87

一、电离辐射的损害87

二、电离辐射的防护87

第六章 超声波消毒89

第一节 超声波的本质与特性89

第二节 超声波消毒的研究与应用90

一、超声波的单独杀菌效果90

二、超声波与其他消毒方法的协同作用90

三、超声波的破碎作用93

第三节 影响超声波消毒效果的因素94

第七章 微波消毒96

第一节 微波的发生及特性96

第二节 微波消毒的研究与应用98

一、医疗护理器材的消毒与灭菌98

二、食品与餐具的消毒101

三、衣服的消毒101

四、废弃物等的消毒102

五、固体培养基的灭菌103

第三节 影响微波消毒的因素104

一、输出功率与照射时间104

二、负载量的影响104

三、其他因素104

第四节 微波的防护104

第八章 等离子体消毒106

第一节 基本概念106

第二节 物理性质107

一、存在形式107

二、存在时间(寿命)108

三、等离子体温度与浓度108

四、空间特性108

五、粒子温度108

第三节 等离子体灭菌设备109

一、激光等离子体灭菌装置109

二、微波等离子体灭菌装置109

三、高频等离子体灭菌装置110

第四节 等离子体的杀菌作用110

一、普通气体等离子体消毒110

二、协同杀菌作用111

三、消毒剂等离子体消毒111

第五节 灭菌影响因素112

一、激发源功率112

二、激发源种类112

三、加入的消毒剂气体种类113

四、有机物的影响113

第六节 等离子体的应用114

一、医疗卫生方面的运用114

二、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应用115

第七节 使用注意事项116

一、灭菌注意事项116

二、注意安全操作规则117

第九章 其他物理消毒法118

第一节 高压电场消毒118

第二节 磁场消毒120

第三节 光电阴极空气消毒系统120

第十章 醛类消毒剂122

第一节 戊二醛123

一、理化性质和常用剂型124

二、戊二醛的杀菌效果127

三、影响戊二醛杀菌的因素129

四、戊二醛的应用131

第二节 邻苯二甲醛133

一、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33

二、消毒影响因素134

三、临床应用135

第三节 甲醛136

一、理化性质和剂型136

二、甲醛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38

三、影响消毒因素140

第四节 甲醛的应用140

一、液体浸泡消毒141

二、甲醛气体熏蒸消毒141

三、低温蒸汽(73℃)甲醛灭菌法145

第十一章 烷基化气体消毒剂147

第一节 环氧乙烷149

一、理化性质149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51

三、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155

四、环氧乙烷的应用159

五、对物品的损害和毒性167

第二节 乙型丙内酯168

一、理化性质168

二、杀菌作用168

三、影响杀菌的因素169

四、毒性及对物品的损害169

五、剂型和用法169

第三节 环氧丙烷170

一、理化性质171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71

三、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171

四、应用172

五、毒性和对物品的损害173

第四节 溴化甲烷173

一、理化性质174

二、消毒作用及影响因素174

三、应用174

四、毒性175

第十二章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176

第一节 过氧乙酸177

一、理化性质及制剂177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79

三、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182

四、毒性及对物品的损害185

五、过氧乙酸的应用186

六、应用实例187

第二节 二氧化氯190

一、理化性质190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191

三、应用192

四、注意事项194

第三节 过氧化氢194

一、理化性质194

二、消毒作用195

三、毒性及对物品的损害196

四、应用196

第四节 臭氧198

一、理化性质198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198

三、影响因素200

四、毒性及对物品的损害202

五、实际应用及生产方法202

第五节 过氧戊二酸205

一、理化性质206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206

三、影响因素207

四、在消毒方面的应用208

第六节 其他过酸类消毒剂209

一、过氧丁二酸209

二、过氧甲酸、过氧丙酸和过氧丁酸209

第十三章 含氯消毒剂210

第一节 次氯酸钠213

一、理化性质214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214

三、应用216

第二节 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217

一、二氯异氰尿酸钠217

二、三氯异氰尿酸220

第三节 氯化磷酸三钠222

一、理化性质222

二、杀菌作用223

三、应用224

第四节 氯溴海因225

第五节 含氯清洗消毒剂226

一、清洗消毒剂的种类226

二、应用227

第十四章 酚类消毒剂230

第一节 苯酚233

一、理化性质234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34

三、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234

四、毒性和对物品的损害235

五、实际应用235

第二节 甲酚皂溶液236

一、理化性质236

二、消毒作用237

三、影响消毒的因素238

四、实际应用238

第三节 卤化酚类消毒剂238

一、理化性质239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239

三、在消毒上的应用240

第四节 其他酚类消毒剂241

一、简单酚类消毒剂241

二、二甲基苯酚皂溶液242

三、黑色消毒液与白色消毒液243

四、间苯二酚243

五、邻苯基苯酚243

六、双氯酚244

七、三氯生244

第十五章 醇类消毒剂246

第一节 乙醇246

一、理化性质246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47

三、应用248

四、注意事项249

第二节 异丙醇250

一、理化性质250

二、杀灭微生物的效果250

三、应用250

第三节 其他醇类消毒剂251

一、甲醇251

二、苯甲醇251

三、苯乙醇252

四、乙二醇252

五、二氯苯甲醇252

六、三氯叔丁醇253

七、苯氧乙醇253

第十六章 季铵盐类消毒剂254

第一节 苯扎溴铵254

一、理化性质255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55

三、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256

四、应用257

五、注意事项258

第二节 其他季铵盐类消毒剂258

一、西曲溴铵258

二、苯扎氯铵259

三、度米芬261

四、消毒净262

五、(双)长链季铵盐263

第十七章 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265

一、理化性质265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266

三、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267

四、应用268

第十八章 含碘消毒剂270

第一节 碘伏270

一、理化性质271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73

三、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275

四、应用276

第二节 其他碘消毒剂278

一、理化性质278

二、常用剂型278

三、杀灭微生物作用280

四、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280

五、应用281

第十九章 胍类消毒剂282

第一节 聚六亚甲基胍282

一、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82

二、毒性283

第二节 氯己定283

一、使用方法284

二、注意事项285

第三节 双氧胍285

第四节 聚烯烃基胍285

第五节 聚胺丙基双肌286

第二十章 其他的化学消毒剂287

第一节 银离子287

一、银离子消毒剂的种类287

二、消毒效果287

三、主要消毒方法288

第二节 高锰酸盐290

第三节 二溴海因290

一、概述291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292

三、使用方法292

四、实际应用293

五、注意事项293

第四节 纳米二氧化钛294

第五节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294

第六节 其他几种化学消毒剂295

一、8-羟基喹啉二硫代磷酸酯络合物295

二、消毒优296

三、溴氯甘脲类消毒剂296

四、奥硝唑297

五、稀土元素297

六、三氯均二苯脲297

第二十一章 生物消毒法298

第一节 生物酶298

第二节 噬菌体300

第三节 质粒300

第四节 抗菌肽300

第五节 植物消毒剂301

第二十二章 生活饮用水的消毒307

第一节 水消毒概况307

一、水消毒的意义307

二、我国居民和军队饮用水标准310

三、评价饮用水消毒效果的指标310

第二节 饮用水消毒剂312

一、含氯消毒剂312

二、碘消毒剂316

三、溴消毒剂319

四、卤间化合物320

五、二氧化氯322

六、臭氧322

七、过氧乙酸323

第三节 影响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因素323

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的消毒325

一、氯化消毒325

二、氯胺消毒327

三、二氧化氯消毒328

四、臭氧消毒329

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的消毒330

一、井水消毒330

二、泉水、河水、湖水、塘水的消毒334

第六节 二次供水的消毒334

第七节 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335

一、洪涝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335

二、干旱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336

三、地震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337

第二十三章 疫源地消毒338

第一节 疫源地消毒原则338

第二节 疫点的随时消毒339

第三节 疫点的终末消毒340

一、消毒的执行340

二、消毒程序340

三、消毒执行人员注意事项342

四、疫点消毒面积与体积的测量和计算342

五、卫生防疫机构必要的消毒装备343

第四节 常用消毒方法343

一、煮沸消毒法343

二、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法344

三、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法344

四、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344

五、环氧乙烷简易熏蒸消毒法345

第五节 消毒剂的应用345

一、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345

二、消毒剂浓度的表示方法347

第六节 消毒人员的个人防护348

一、进入疫点前全套防护服的穿戴方法和顺序348

二、消毒完毕后脱去全套防护服的方法和顺序348

第七节 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349

第八节 疫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353

一、河、湖、塘水防污染管理353

二、缸水消毒354

第九节 非芽胞污染场所和物品的消毒354

第十节 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358

一、目的358

二、器材358

三、评价标准359

四、检测方法359

第十一节 各种传染病疫点消毒要求360

一、鼠疫360

二、霍乱363

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64

四、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66

五、甲型H1N1流感368

六、艾滋病370

七、病毒性肝炎372

八、脊髓灰质炎375

九、流行性出血热375

十、狂犬病376

十一、炭疽377

十二、细菌性痢疾379

十三、结核病380

十四、伤寒和副伤寒381

十五、白喉382

十六、布鲁司菌病383

十七、淋病和梅毒385

十八、钩端螺旋体病386

十九、麻风387

二十、军团病388

二十一、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390

第二十四章 医院消毒395

第一节 医院消毒的概述395

一、医院消毒的意义395

二、医院消毒的有关名词与术语395

三、医院内器材和用品的分类397

四、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397

五、医院消毒的范围和方法399

六、医院消毒的合格标准和判定指标401

第二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401

一、基本要求402

二、消毒供应技术操作程序404

第三节 医院各种物品和环境的消毒414

一、各种医疗器材的消毒措施414

二、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416

三、临床医疗器材和物品的灭菌420

第四节 医院废弃物及污水消毒421

一、医疗废弃物消毒421

二、医院污水处理423

第二十五章 消毒效果的评价427

第一节 常用消毒试验技术427

一、常用消毒试验指示菌生物学特性427

二、菌悬液的制备和染菌载体制作433

三、活菌计数技术437

四、残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438

五、主要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法441

第二节 常用消毒效果鉴定技术444

一、定量杀菌试验444

二、定性杀菌试验446

三、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447

四、生活饮用水消毒细菌学效果检查449

五、空气消毒细菌学检查450

六、抑菌试验方法453

七、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454

八、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455

九、物品表面微生物污染的监测456

主要参考文献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