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疗损害责任深度释解与实务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疗损害责任深度释解与实务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292121.jpg)
- 陈志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751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疗损害责任深度释解与实务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立法背景篇3
第一章 医疗损害赔偿立法回顾3
第一节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阶段3
第二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阶段9
一、《条例》主要内容9
二、《条例》实施效果10
三、法律适用“二元化”13
第三节 医疗纠纷案件特点分析15
一、高度专业性,患方往往处于专业劣势15
二、审理难度大,法官无法独立作出判断16
三、持续时间长,审理周期多以“年”计算18
四、意见不一致,多个鉴定结论难以取舍20
五、法律适用乱,法院审理结果差异极大21
六、经济效益差,律师不愿办理此类案件22
七、社会影响大,处理不好影响社会稳定22
第二章 医疗损害责任立法概述24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立法简介24
一、《侵权责任法》立法过程24
二、《侵权责任法》主要内容26
第二节 医疗损害责任立法主要内容28
一、医疗损害责任立法过程简介28
二、医疗损害责任审议条款对比34
三、医疗损害责任条款内容速阅38
第三节 新法生效后《条例》之效力问题39
一、《侵权责任法》效力高于《条例》40
二、《条例》与新法冲突的条款失效40
三、医疗事故概念仍有存续价值41
第二篇 深度释解篇45
第三章 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45
第一节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概述45
一、民事责任与归责原则45
二、新法确定的归责原则47
第二节 医疗侵权归责原则回顾48
一、2002年4月1日前的医疗侵权归责原则48
二、2002年4月1日后的医疗侵权归责原则50
三、医方面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心态分析51
第三节 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53
一、归责原则概述53
二、过错责任原则55
三、过错推定原则56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57
五、公平分担损失原则58
第四章 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61
第一节 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61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61
二、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63
第二节 医疗过错64
一、一般认定标准64
二、医疗水平标准68
第三节 损害事实70
第四节 因果关系71
第五章 医疗损害案件举证责任76
第一节 证据及举证责任76
一、证据的概念76
二、证据的种类77
三、举证责任及分配80
第二节 患方的举证责任81
一、证明存在医患关系81
二、证明存在损害后果84
三、证明医方存在过错85
四、证明存在因果关系87
五、证明赔偿请求依据88
第三节 医方的举证责任90
一、被推定医疗过错时提供反证90
二、提供与纠纷相关的病历资料96
第四节 患方维权相关技巧96
一、医疗判断优先,避免盲目诉讼96
二、疗效不好,并非都是过失所致100
三、利用过错推定,加强病历质证102
第六章 医疗损害责任抗辩事由106
第一节 特别抗辩事由107
一、患方过错108
二、紧急医疗救治111
三、医疗水平限制111
第二节 一般抗辩事由112
一、患者故意112
二、第三人过错115
三、不可抗力121
四、正当防卫122
第三节 其他抗辩事由122
一、患者同意122
二、自助行为124
第四节 并发症的归责与免责125
一、并发症的概念125
二、并发症的特点126
三、并发症的归责与免责126
四、医疗意外归责与免责130
第七章 损害赔偿权利义务主体132
第一节 赔偿权利人132
一、患者本人133
二、患者近亲属133
三、支付合理费用者136
第二节 赔偿义务人137
一、医疗机构137
二、医疗产品生产商、销售商138
三、血液提供机构138
四、特殊情况下被告的认定139
第三节 共同诉讼人143
一、共同原告143
二、共同被告144
第八章 知情同意医疗损害责任146
第一节 患者知情同意权概述146
一、患者知情权的法律属性147
二、知情同意相关案件类型150
三、美国知情同意案例介绍157
第二节 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与限制159
一、患者自行行使权利160
二、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165
三、近亲属、关系人代为行使167
四、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167
五、医疗机构代为行使169
第三节 知情同意医疗损害责任认定171
一、医疗过错171
二、损害后果175
三、因果关系176
第四节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分析178
一、患者同意手术的意思表示178
二、医生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明178
三、手术同意书没有免责效力179
第五节 中外知情同意典型案例分析180
案例一 “丈夫拒绝签字导致妻儿双亡”案180
案例二 陈某某诉上海某医院侵害知情权案185
案例三 坎特伯雷诉思朋斯医生、华盛顿中心医院案189
案例四 杜鲁门诉托马斯医生医疗过失案195
第九章 缺陷医疗产品损害责任200
第一节 药品管理相关法律制度200
一、药品的定义和分类200
二、药品管理法律简介203
三、假药、劣药的认定207
第二节 医疗器械管理法律制度210
一、医疗器械的概念和分类210
二、医疗器械管理法律制度211
第三节 消毒药剂管理法律制度216
一、消毒药剂的概念216
二、相关管理规定217
三、相关医疗纠纷217
第四节 缺陷医疗产品损害责任认定219
一、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219
二、医疗产品的缺陷及其认定220
三、缺陷医疗产品案件举证责任分配224
四、缺陷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承担者227
第五节 预防接种相关纠纷处理程序231
一、确认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之性质231
二、如不服调查诊断结论可申请鉴定232
三、根据事件之性质请求补偿或赔偿233
四、注意冷静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233
第十章 血液相关医疗损害责任235
第一节 血液相关基础知识235
一、血液相关基本概念235
二、输血及其相关风险237
三、降低输血危害方法239
第二节 血液管理法律制度240
一、医疗临床用血管理制度240
二、血液制品生产用血管理242
第三节 不合格血液损害责任244
一、无过错归责原则的确立244
二、“不合格血液”的认定247
三、责任构成与举证责任248
第十一章 特殊医疗损害责任认定250
第一节 侵害患者隐私损害责任250
一、患者隐私权及其保护250
二、侵害患者隐私权形式253
三、侵害患者隐私权责任255
第二节 不必要检查损害责任255
一、“不必要检查”的立法争议256
二、“不必要检查”的认定标准256
三、“不必要检查”的现象评述257
第三节 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260
一、非理性维权行为产生的原因260
二、非理性维权行为的法律后果263
三、以人为本,加强医患间沟通266
第十二章 病历书写保管与查阅复制269
第一节 病历的概念、形式和分类269
一、病历的概念269
二、病历的形式270
三、病历的分类272
第二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273
一、真实原则273
二、准确原则274
三、及时原则275
四、完整原则276
五、规范原则277
第三节 病历资料管理和保存278
一、分类管理制度278
二、送达归档制度279
三、隐私保护制度279
四、妥善保存制度279
五、病历复印制度280
第四节 病历的查阅、复制和封存280
一、可复制病历范围281
二、复制病历的程序283
三、病历资料的封存284
四、其他相关问题285
第十三章 医疗损害责任技术鉴定286
第一节 鉴定及司法鉴定概念286
第二节 鉴定机构的异同与选择289
一、两类鉴定机构程序差异289
二、医学会鉴定程序介绍292
第三节 鉴定材料的准备与听证298
一、详细了解案情299
二、全面收集材料299
三、精心准备材料299
四、准备陈述意见301
五、参加鉴定会304
第四节 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304
一、鉴定结论的形式要件305
二、鉴定结论的审查与重新鉴定306
三、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307
第三篇 损害赔偿篇311
第十四章 医疗损害赔偿计算方法(一)311
第一节 医疗费312
一、医疗费不包括患者治疗原发疾病的费用313
二、原告应提交病历、诊断证明书等证据314
三、与损害无关的医疗费用不予赔偿314
四、后续治疗费的计算315
五、可否同时获得保险赔偿与医疗损害赔偿319
第二节 误工费321
第三节 护理费325
一、关于护理人员误工损失的计算326
二、关于按照护工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费327
三、关于护理人员的人数328
四、关于护理期限的确定329
五、关于定残后的护理费支付330
第四节 交通费332
第五节 住院伙食补助费333
第六节 营养费334
第十五章 医疗损害赔偿计算方法(二)337
第一节 残疾赔偿金337
一、根据《条例》规定的计算方法337
二、根据《解释》的计算方法340
第二节 残疾辅助器具费341
第三节 丧葬费343
第四节 被扶养人生活费344
第五节 死亡赔偿金347
一、计算方法348
二、有关争议349
第六节 精神损害抚慰金352
一、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353
二、支付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353
三、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确定354
四、多个近亲属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时的数额计算354
五、关于死亡(残疾)赔偿金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争论357
第十六章 医疗损害赔偿计算方法(三)358
第一节 属地计算标准的选择358
第二节 赔偿费用的再诉给付360
第三节 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360
第四节 相关统计数据的来源362
第五节 损害赔偿计算标准时363
第十七章 医疗损害其他相关问题364
第一节 尸检及其相关程序364
一、尸检的概念和意义364
二、尸检的法定条件364
三、尸检的机构365
四、尸检的受理366
五、尸检的程序367
六、不配合尸检的后果367
七、尸检相关争议问题369
第二节 医疗损害诉讼时效372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372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373
三、诉讼时效的中断375
四、最长诉讼时效375
第三节 医疗纠纷解决途径377
一、和解的基本原则378
二、和解协议书制作实例379
三、医疗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381
第四节 律师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作用384
一、律师与社会正义的实现384
二、律师与医患双方权利平衡385
三、律师与医方医疗行为的规范386
四、律师与患方理性解决争议386
五、律师与诉前证据保全387
六、律师与医疗诉讼案件代理387
后记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