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素朴与华丽 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素朴与华丽 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
  • 陈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959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戏曲-艺术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素朴与华丽 中国戏曲审美风格嬗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写作缘起1

一 中国戏曲史和戏曲美学研究大略1

二 选题的基本考虑5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7

第一章 论美的两种重要形态11

第一节 素朴美与华丽美概说11

一 从两种被忽视的审美形态——素朴美与华丽美说起11

二 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审美特征和美学价值13

三 素朴美实现的主要形式18

四 华丽美实现的主要形式23

第二节 中国美学史上的素朴美与华丽美思想27

一 中国美学史上的素朴美思想27

二 中国美学史上的华丽美思想40

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上的素朴美传统58

一 古朴本色的歌58

二 自然真率的汉乐府民歌与文人诗60

三 创造素朴美之至境的诗人:陶渊明62

四 唐代的素朴美作品63

五 时代性的素朴美潮流:宋代审美风尚与文学格调65

六 素朴美的新葩:元代散曲的本色派67

七 古典素朴美的尾声:明清诗文68

第四节 中国文学史上的华丽美传统69

一 华丽美的先声70

二 华丽美的典型形态:巨丽的汉赋72

三 魏晋南北朝:华丽美大兴的文学时代74

四 唐宋文学的华丽美风格80

五 元明清:华丽美的消长与新变82

第五节 作为整合戏曲美学风格研究的一对基本范畴:素朴美与华丽美86

第二章 元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滥觞95

第一节 绿杨红杏第一春:元代戏曲之勃兴95

一 蛰伏于民间的戏文95

二 一代文学的代表:杂剧97

第二节 “红尘紫陌寻东道”:元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101

一 元代曲学家的戏曲风格理论102

二 元杂剧美学风格之现代阐释111

第三节 娥眉淡扫:元代戏曲素朴美的表现122

一 元杂剧素朴美的典范:关汉卿的杂剧123

二 关汉卿的同道及其创作126

三 有别于关汉卿的素朴美作家作品132

四 其他素朴美风格的作家作品136

第四节 “花间美人”:元代戏曲华丽美的表现141

一 华丽美的典范之作:《西厢记》141

二 白朴的杂剧创作145

三 马致远的杂剧创作150

四 郑光祖的杂剧创作156

五 乔吉的杂剧及其他162

第三章 明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发展和融通167

第一节 绿树浓阴夏日长:明代戏曲之盛景167

一 新兴的戏曲形式:传奇167

二 潜滋暗长的杂剧171

第二节 以“本色、当行”的名义:明代戏曲的审美风格理论(上)173

一 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的基本态势173

二 明代戏曲素朴美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色、当行论179

三 明代戏曲理论素朴美思想的其他观点188

第三节 在“骈绮典雅”的旗帜下:明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下)198

一 明代戏曲华丽美思想的集中体现:“骈绮典雅”论198

二 明代戏曲华丽美思想的其他观点207

三 两个关乎戏曲美学风格的文艺现象217

第四节 流莺杂花迷人眼:明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表现223

一 明代戏曲作品的素朴美风格之体现223

二 明代戏曲作品的华丽美风格之体现235

三 明代戏曲的华丽美与“案头曲”247

第五节 “于浅深浓淡雅俗之间”:素朴美与华丽美的融通250

一 对素朴美与华丽美融通的理论思考250

二 戏曲美学风格的一种典范形态:雅俗兼擅,二美交融263

第四章 清代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嬗替和新变280

第一节 “夕阳沉沉山更绿”:古典戏曲最后的辉煌280

一 灿烂夺目的清初戏曲280

二 清代中期的戏曲创作与花部崛起284

第二节 “绿叶成荫子满枝”:清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286

一 清代初期的戏曲风格理论287

二 清代中期的戏曲风格理论295

第三节 又是橘红橙黄时:清初戏曲素朴美与华丽美的表现301

一 侧重于素朴美的作家作品301

二 侧重于华丽美的作家作品311

第四节 不尽源头活水来:两种美学风格视阈中的花雅之争335

一 说雅部之“雅”337

二 对花雅之争中花部取胜原因的重新观照341

三 花部戏曲审美精神与美学风格的具体体现347

第五章 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综论357

第一节 元明清戏曲美学风格嬗变概说357

第二节 艺术辩证法与戏曲的审美风格嬗变362

一 几种重要的艺术辩证法因素(类型)及其对戏曲审美风格的影响364

二 中国戏曲的二极对立、二元并存模式初论369

第三节 雅俗之辨与戏曲的素朴美华丽美风格373

一 雅俗之辨概说374

二 雅俗之辨与文学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380

三 雅俗之辨与戏曲的素朴美、华丽美风格382

第四节 作为艺术的戏曲与其素朴美华丽美风格386

一 戏曲的表演性、文学性之张力与它的素朴美、华丽美风格386

二 两种基本的审美理想:人工之美、天然之美与戏曲的审美风格392

三 戏曲的两种创作方法:写实与写意所关联的两种审美风格395

四 民间下层文化、文人上层文化意义上的戏曲艺术及其美学风格398

第五节 从文学层面考察戏曲美学风格之嬗变403

一 创作背景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403

二 创作主体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407

三 创作题材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415

四 创作原则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417

五 创作价值指向和接受情况与戏曲的两种审美风格419

结语424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430

后记4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