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庆旺,赵志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95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公共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1
第一节 政府的基本特征与经济活动类型1
一、政府的基本特征2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类型2
第二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4
一、政府经济活动的最优程度4
二、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间的资源配置5
第三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10
一、功利主义标准10
二、帕累托标准11
三、潜在补偿标准12
四、社会福利函数标准12
第四节 政府的规模13
一、政府规模的衡量指标13
二、公共支出比率14
复习思考题16
第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18
第一节 市场体系及其经济效率18
一、市场体系18
二、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21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22
一、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22
二、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24
三、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25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26
一、政府介入26
二、财政职能27
三、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32
第四节 政府失灵36
一、政府失灵的表现37
二、政府失灵的原因38
复习思考题43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44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的基本问题44
一、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44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46
三、搭便车问题49
四、公共物品的需求与效率产量50
第二节 公共支出规模的规范理论52
一、边际效用理论53
二、最大社会收益理论54
三、自愿交换理论56
四、公共选择理论58
第三节 公共支出规模的实证理论60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61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62
三、官员行为增长论64
四、多数票规则增长论66
五、公共支出增长趋势的基本决定因素67
第四节 公共支出规模的现实分析68
一、公共支出比率的变化68
二、公共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70
复习思考题71
第四章 公共支出结构72
第一节 公共支出分类与构成72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与构成72
二、按费用类别分类与构成75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与构成77
四、国际分类方法79
第二节 公共支出结构的决定因素81
一、政府职能与公共支出结构82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公共支出结构84
复习思考题87
第五章 公共支出项目89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89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与变化89
二、公共雇员数量和报酬的宏观经济效应93
第二节 国防支出94
一、国防支出的现状与变化95
二、国防支出的经济发展效应97
第三节 公共投资支出98
一、公共投资支出的现状与变化98
二、公共投资决策的标准101
三、公共投资的主要领域102
四、公共投资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110
第四节 社会保障支出111
一、社会保障制度111
二、社会保障支出116
三、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121
复习思考题122
第六章 公共支出效率123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预算效率:预算方法123
一、分项预算124
二、计划—方案—预算125
三、零基预算126
四、预算方法的现实选择128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决策效率:成本收益分析130
一、确定目标130
二、列举成本和收益130
三、测算成本和收益132
四、贴现成本和收益137
五、选择决策标准140
六、选定项目142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制度效率:政府采购制度144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144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147
三、政府采购合同的类型148
复习思考题150
第七章 公共收入规模与结构151
第一节 公共收入体系151
一、税收151
二、收费153
三、货币创造155
四、公债156
第二节 公共收入规模158
一、公共收入规模的演变158
二、公共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159
三、公共收入规模的决定因素160
第三节 公共收入结构167
一、无偿收入与有偿收入比167
二、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比167
三、税收收入与非税收收入比168
复习思考题170
第八章 税收原理171
第一节 税收要素与分类171
一、税收要素171
二、税收分类173
第二节 税收原则174
一、税收原则的提出175
二、斯密的税收原则176
三、瓦格纳的税收原则177
四、现代税收原则178
第三节 税收转嫁186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186
二、税收转嫁的形式187
三、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88
四、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91
复习思考题193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194
第一节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94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一般含义194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95
第二节 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197
一、个人所得税的储蓄效应197
二、利息所得税的储蓄效应197
三、税收对个人储蓄影响的简要评价199
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00
一、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00
二、累进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01
三、个人收入由多种收入构成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202
四、工资率因课税而变动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203
五、税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简要评价204
第四节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204
一、税收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途径204
二、企业所得税对融资决策的影响206
三、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208
四、税收对投资类型的影响208
五、税收对承担风险的影响210
第五节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211
一、累进所得税的影响211
二、税收支出的影响212
三、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影响213
四、社会保险税的影响214
五、所得税指数化的影响214
第六节 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215
一、污染税的治污效果216
二、课征污染税与其他治污措施的比较217
复习思考题219
第十章 税收制度221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基本范畴221
一、税收制度221
二、税制类型223
三、税制结构225
第二节 税种设置理论与实践227
一、税种设置理论227
二、税种设置现状230
第三节 各税系概况234
一、所得税制234
二、商品税制237
三、财产税制240
第四节 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243
一、税制结构的变化243
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244
三、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246
四、各国税制结构的趋同趋势247
复习思考题247
第十一章 税制改革248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248
一、税制改革的含义248
二、税制改革的主要原因249
三、成功税制改革的评价标准与条件250
第二节 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253
一、公平课税论254
二、最适课税论256
三、财政交换论258
四、三种理论对税制改革和税制设计的含义259
第三节 世界性税制改革的现实思路和做法260
一、税制改革的战略设想261
二、税制改革的普遍做法264
三、我国的税制改革268
复习思考题275
第十二章 财政赤字与公债276
第一节 财政赤字的基本问题276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276
二、财政赤字的概念278
三、财政赤字的类型279
四、财政赤字的基本用途280
第二节 财政赤字的规模281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指标281
二、财政赤字规模的变化282
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283
四、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285
第三节 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286
一、财政赤字的增长效应286
二、财政赤字的改革效应287
三、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288
四、财政赤字的通胀效应289
第四节 公债规模291
一、内债规模291
二、外债规模294
第五节 公债的经济效应295
一、公债的资产效应295
二、公债的总需求效应296
三、李嘉图等价定理298
复习思考题300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302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302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302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304
三、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305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307
五、财政政策的目标309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作用原理310
一、财政政策作用的分析框架311
二、收入—支出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311
三、IS—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313
四、AS—AD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作用314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316
一、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316
二、公共支出乘数317
三、税收乘数318
四、平衡预算乘数319
第四节 财政政策的作用工具320
一、预算政策320
二、税收政策321
三、支出政策321
四、公债政策322
第五节 积极财政政策324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324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325
三、两度积极财政政策的比较327
复习思考题329
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330
第一节 财政关系的基本问题330
一、基本概念330
二、财政分权331
第二节 支出责任安排341
一、支出责任安排的原则341
二、支出责任安排的现状343
第三节 收入责任安排345
一、收入责任安排的原则346
二、分税制348
第四节 转移支付制度349
一、转移支付的必要性350
二、转移支付的形式351
三、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354
复习思考题359
主要参考文献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