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指标建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二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670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大学生-就业-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指标建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 问题提出1
1.1.2 研究背景4
1.1.3 研究意义8
1.2 文献综述9
1.2.1 定义表述12
1.2.2 结构要素13
1.2.3 测量评价18
1.2.4 提升策略19
1.2.5 研究述评21
1.3 概念界定22
1.3.1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和大学生22
1.3.2 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23
1.3.3 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23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23
1.4.1 研究思路23
1.4.2 本书内容框架25
1.4.3 创新之处25
2 研究设计和问卷调查26
2.1 理论基础26
2.1.1 就业能力相关理论26
2.1.2 “就业力”结构分析30
2.2 测评量表设计33
2.2.1 专家访谈33
2.2.2 要素梳理34
2.2.3 量表编制35
2.3 测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39
2.3.1 预测变量的均值统计39
2.3.2 测评量表的信度检验42
2.3.3 测评量表的效度检验43
2.4 调查实施和样本分布43
2.4.1 调查实施43
2.4.2 样本分布45
3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49
3.1 2014届、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49
3.1.1 背景信息49
3.1.2 学业情况51
3.1.3 就业现状55
3.2 用人单位(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情况67
3.3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表现和发展影响70
3.3.1 高校毕业生4类能力表现70
3.3.2 高校毕业生12种具体能力表现73
3.3.3 影响高校毕业生“能力发展”的突出问题74
3.3.4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76
4 大学生“通用能力”要素结构模型78
4.1 “通用能力”因子分析78
4.1.1 因子考察78
4.1.2 因子提取81
4.2 “通用能力”结构要素及其指标构成84
4.2.1 适应能力84
4.2.2 执行能力84
4.2.3 学习能力85
4.2.4 自主能力86
4.2.5 愿景能力87
4.3 “通用能力”结构模型建构87
4.3.1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1假设87
4.3.2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1验证89
4.3.3 “通用能力”二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M2假设与验证91
4.3.4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1、M2的比较分析93
4.3.5 “通用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95
5 大学生“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模型96
5.1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因子分析96
5.1.1 因子考察96
5.1.2 因子命名98
5.2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及其指标构成99
5.2.1 求职动机99
5.2.2 求职判断100
5.2.3 求职技巧100
5.2.4 求职意向101
5.3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模型建构101
5.3.1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1假设101
5.3.2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1验证102
5.3.3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二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M2假设与验证103
5.3.4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1、M2的比较分析105
5.3.5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模型的建构105
6 大学生“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模型107
6.1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因子分析107
6.1.1 因子考察107
6.1.2 因子命名108
6.2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及其指标构成109
6.2.1 个性特质109
6.2.2 生源信息110
6.2.3 辅助标识110
6.3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模型建构111
6.3.1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方程模型假设111
6.3.2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方程模型验证111
6.3.3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方程模型的判定112
6.3.4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模型的建构113
6.4 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结构模型113
7 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认知差异115
7.1 “通用能力”结构要素认知差异115
7.1.1 “通用能力”因子的描述性统计量115
7.1.2 “通用能力”因子的方差同质性检验和差异显著性比较117
7.1.3 “通用能力”因子的同类子集统计及均值分析122
7.2 “求职能力”结构要素认知差异127
7.2.1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认知差异127
7.2.2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认知差异134
8 大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提升对策141
8.1 拓展教育内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通用能力”141
8.1.1 适应能力的培养141
8.1.2 执行能力的培养142
8.1.3 学习能力的培养144
8.1.4 自主能力的培养146
8.1.5 愿景能力的培养148
8.2 强化就业指导,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能力”151
8.2.1 求职动机的指导151
8.2.2 求职判断的指导152
8.2.3 求职意向的指导153
8.2.4 求职技巧的指导153
8.2.5 个性特质的指导154
8.2.6 辅助标识的指导155
8.2.7 生源信息的指导155
8.3 彰显能力导向,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适应性”156
8.3.1 确立现代办学理念156
8.3.2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157
8.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58
8.3.4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160
9 结论与展望161
9.1 研究结论161
9.1.1 基本工作和主要结论161
9.1.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62
9.2 努力方向163
附表165
附表1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1参数估计检验表165
附表2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1潜在因子及误差变量的测量残差变异量估计值检验表166
附表3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1因子间协方差估计值的检验及相关系数表167
附表4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2参数估计检验表169
附表5 “通用能力”结构方程模型M2潜在因子及误差变量的测量残差变异量估计值检验表171
附表6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1参数估计检验表172
附表7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1潜在因子及误差变量的测量残差变异量估计值检验表172
附表8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1因子间协方差估计值的检验及相关系数表173
附表9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2参数估计检验表174
附表10 “求职能力”核心要素结构方程模型M2潜在因子及误差变量的测量残差变异量估计值检验表175
附表11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结构模型参数估计检验表175
附表12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潜在因子及误差变量的测量残差变异量估计值检验表176
附表13 “求职能力”辅助要素因子间协方差估计值的检验及相关系数表176
附录177
附录1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调查问卷(2014届毕业生)177
附录2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调查问卷(2013届毕业生)180
附录3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调查问卷(企业)182
附录4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调查问卷(高校)183
附录5 “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调查问卷(政府)185
主要参考文献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