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沉默的权威 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沉默的权威 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 丛立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332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12960668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教育组织机构-概况-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沉默的权威 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研室——中国基础教育特有的组织和制度8

第一节 迟来的合法性8

一、名实不符8

二、自下而上,实至名归14

三、“尼斯湖怪”17

第二节 足够的合理性25

一、行政部门“鞭长莫及”25

二、没有边界的工作范围30

三、一支需要专业支持的队伍39

第三节 “组织外在化”的结果43

第四节 教研组织的“身份认同”46

一、安身立命之难:追求升学率魔咒47

二、令人担忧的职能转变52

三、兹事体大——教研与科研之争58

四、“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66

第二章 教研组织的基本建制73

第一节 各级教研的组织系统73

第二节 农村地区的教研组织79

第三节 教研组织的定位83

一、从制度法理学说起83

二、独立与尊严的“挣扎”87

三、教研室的“肖像”90

第四节 教研员的角色与任务93

一、特殊的教师队伍93

二、教研员的身份98

三、教研员的资格与选拔100

四、教研员的任务与考核104

五、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106

六、教研员的“专业发展”109

第三章 教研组织的历史与现状115

第一节 教研室的由来115

一、“疑似”的苏联血统115

二、十足的中国特色119

第二节 教研室的发展阶段129

一、恢复与组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130

二、稳定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135

三、调整与“茫然”(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138

第四章 教研室的基本职能148

第一节 实施国家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148

第二节 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151

一、“全学科”“全年级”“全员性”“零距离”151

二、主要的活动形式及内容155

附录1166

附录2171

附录3178

附录4180

附录5182

附录6182

附录7182

附录8185

第三节 各种考试命题201

一、世纪伟人的“另一个”贡献202

二、权力来源与滥觞206

三、双刃剑与地位的尴尬208

四、基础教育各阶段主要考试及与教研系统的关系212

附录:225

第四节 教师专业职务评定与晋升247

一、举世无双的专业技术职务制度247

二、教研室在教师职务评定活动中的作用258

三、利弊得失260

四、别样风景262

第五节 组织各种教学比赛265

一、毁誉参半的教师赛事265

二、千夫所指的学生赛事274

第六节 各种教材、复习资料的印制与发行277

一、众矢之的278

二、“剪不断,理还乱”280

三、悲喜创收286

四、“柳暗花明”287

第七节 三个教研员的一天289

一、“全能的”小学语文教研员289

二、“专家型”的初中语文教研员293

三、“事必躬亲”的高中数学教研员294

第八节 农村地区的教研工作300

一、教研活动的“特区”300

二、农村地区的教研活动301

三、农村地区的教研员303

第五章 学校教研组307

第一节 “课例研究”与集体备课307

第二节 中国大陆学校教研组的历史311

一、来龙去脉311

二、横空出世的“校本教研”314

第三节 学校教研组及其制度316

一、教研组的组织结构316

二、教研组的主要任务320

第四节 “他山之石”与“本地风光”342

一、性质有别343

二、内容有异344

第六章 讨论与思考一、得天独厚的一枝独秀349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基础355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特效药”358

四、有了“娘家”之后会怎样361

五、讳莫如深的考试363

六、过犹不及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