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454061.jpg)
- 李森,陈晓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8328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理论-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导论3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实质3
一、课程与教学的定义4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9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3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13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15
第三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18
一、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8
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20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29
第一节 古代的课程与教学29
一、中国古代的课程与教学29
二、西方古代的课程与教学34
第二节 近代的课程与教学38
一、中国近代的课程与教学38
二、西方近代的课程与教学42
第三节 现代的课程与教学46
一、中国现代的课程与教学46
二、西方现代的课程与教学52
第三章 课程价值与教学目标63
第一节 课程价值63
一、课程价值的含义63
二、课程的价值取向65
三、课程价值取向对教学目标的影响73
第二节 教学目标75
一、教学目标的内涵75
二、教学目标的系统78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80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97
第一节 课程开发97
一、课程开发的含义97
二、课程开发的层次99
三、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103
第二节 教学设计106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106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108
三、教学设计的过程109
第五章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129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分类129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129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130
三、新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132
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136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137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142
第三节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147
一、教科书内容选择的依据147
二、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原则148
三、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151
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162
第一节 课程实施162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162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164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165
第二节 教学过程166
一、教学的构成要素166
二、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学行为168
三、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170
四、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174
五、教学组织形式184
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87
第七章 课程领导与课堂教学管理201
第一节 课程领导201
一、课程领导的含义与意义201
二、课程领导的特征203
三、促进课程领导的策略206
第二节 课堂教学管理209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类型与特点209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213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219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234
第一节 课程评价234
一、课程评价的内涵234
二、课程评价的功能235
三、课程评价的模式237
第二节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242
一、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242
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步骤244
三、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247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249
一、对传统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反思250
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阶段及方法252
三、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发展趋势257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变革267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变革概述267
一、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含义267
二、课程与教学变革的特点268
三、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功能269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变革动因270
一、政治动因270
二、经济动因271
三、科技动因272
四、文化动因273
五、教育内部的动因274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274
一、“研究—开发—推广”模式275
二、兰德变革模式276
三、情境模式277
四、社会互动模式278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变革策略279
一、自上而下策略280
二、自下而上策略282
三、自中而上策略284
第五节 课程与教学变革趋势286
一、平衡性286
二、复杂性287
三、整体性288
四、渐进性289
第十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297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研究概述297
一、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内涵297
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征298
三、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义302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研究内容303
一、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范畴304
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305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式308
一、课程与教学研究范式308
二、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10
参考文献326
关键术语表329
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