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众传播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众传播法
  • 尤英夫著 著
  • 出版社: 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413176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众传播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播法规之范围1

第一节 法规的基本认识1

第二节 传播法规的范围2

第二章 宪法与传播法规4

第一节 宪法与新闻自由4

第二节 有关大众传播的几个重要司法解释7

第三节 新闻自由与自律9

第三章 大众传播与国家安全11

第一节 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11

第二节 妨害国家安全的一些犯罪13

第一项 国家安全的范围13

第二项 我国有关妨害国家安全的法律15

第三项 不要泄漏机密22

第四项 其他23

第四章 大众传播与媒体近用权25

第一节 释字第三六四号解释25

第二节 接近使用媒体权的内容27

第一项 平面媒体方面27

第二项 电子媒体方面28

第三节 接近使用媒体权的我国现况31

第五章 大众传播与诽谤罪37

第一节 媒体易涉及诽谤37

第二节 我国诽谤法40

第一项 诽谤罪的意义,要件与种类41

第二项 诽谤罪之免责条件45

第三项 诽谤之追诉与责任48

第四项 诽谤罪的一些问题50

第五项 大法官会议释字第五○九号解释52

第六项 事实与评论区分渐受重视56

第七项 诽谤除罪化问题58

第八项 如何避免诽谤罪59

第九项 妨害信用罪61

第六章 大众传播与著作权法63

第一节 著作权的基本概念63

第二节 著作权之内涵67

第一项 著作人格权的内容67

第二项 著作财产权的内容70

第三节 著作财产权之客体78

第四节 著作权之主体81

第五节 著作权之取得85

第六节 著作权之归属与期间86

第一项 著作权之归属86

第二项 著作权之期间92

第三项 制版权之期间93

第七节 著作财产权之变动与消灭93

第一项 著作财产权之变动93

第二项 著作财产权之消灭95

第八节 著作财产权之限制96

第一项 合理使用96

第二项 强制授权109

第九节 权利管理电子及防盗拷措施111

第十节 著作权侵害之民事责任113

第十一节 著作权侵害之刑事责任116

第十二节 行政机关之介入侵害著作权案件126

第十三节 投稿的法律性质127

第十四节 新闻媒体、著作权与不公平竞争130

第十五节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权131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隐私权134

第一节 隐私权之由来与意义134

第一项 「隐私权」论文的产生背景134

第二项 「隐私权」论文的内容135

第三项 隐私权的意义136

第四项 隐私权的演变137

第二节 隐私权、诽谤、个人广告权与肖像权138

第三节 我国法例140

第一项 宪法上有关隐私权的规定140

第二项 刑法上有关隐私权的规定141

第三项 邮电法上有关隐私权的规定142

第四项 民法上有关隐私权的规定143

第五项 其他法律有关隐私权的规定144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隐私权145

第一项 人民知的权利与隐私权146

第二项 隐私权的侵犯态样147

第一款 侵害他人私生活的宁静147

第二款 宣扬他人私生活的秘密149

第三款 使他人处于公众误解的地位151

第四款 擅用他人特点做广告152

第三项 侵犯隐私权的责任153

第四项 侵犯隐私权的免责条件154

第五项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157

第六节 大众传播媒体与资讯隐私权法律158

第八章 大众传播内容之管理161

第一节 党政军退出经营广电媒体161

第一项 背景161

第二项 广电三法修法去除政治化162

第三项 广电内容不得有候选人参加或以候选人为题材168

第二节 一般性的法律规定168

第一项 保护未成年人之法律168

第二项 保护性侵害或性骚扰被害人之法律175

第三项 分级制度177

第一款 分级制度之必要性177

第二款 现行分级制度178

第三款 分级法的制订187

第三节 电子媒体的法律规定187

第一项 有线广播电视法187

第一款 节目管理187

第一目 节目内容限制188

第二目 节目分级制度191

第三目 节目与广告区分192

第四目 正常之节目播送193

第五目 画面之识别标识194

第六目 本国自制节目之保障194

第七目 必要事后审查制度195

第八目 提供节目于指定处所196

第九目 其他196

第二款 广告管理197

第一目 业者间广告时间之分配197

第二目 播出时间限制199

第三目 播送的核准证明201

第四目 广告内容限制202

第五目 必要事后审查制度203

第二项 卫星广播电视法204

第三项 (无线)广播电视法204

第一款 节目管理205

第二款 广告管理207

第四项 录影节目带208

第五项 电影法208

第四节 出版品的法律规定210

第五节 其他方面的法律规定212

第九章 大众传播与妨害风化215

第一节 我国发生的一些案例215

第二节 猥亵之定义与释字第四○七号解释215

第三节 出版自由、阅读自由与管制猥亵220

第四节 我国有关猥亵物品的法令221

第五节 如何适应更开放的社会223

第十章 大众传播与司法228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侦查228

第一项 犯罪新闻报导、评论与侦查不公开228

第二项 犯罪新闻采访线的建立232

第三项 一般新闻采访线的建立235

第二节 大众传播与审判236

第一项 美国的新闻自由与公平审判之争236

第二项 我国防止报纸审判的法律规定237

第三项 法院新闻报导、评论与公平审判238

第四项 采访行为与公平审判240

第五项 报纸审判与藐视法庭罪243

第六项 新闻媒体改进方向244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与选举248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体在选举中扮演的角色248

第二节 我国选罢法所容许的媒体活动253

第三节 选举散布谣言罪259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与广告263

第一节 广告与大众传播媒体263

第二节 广告、言论自由与宪法264

第三节 广告法的单独立法问题265

第四节 现行规范广告法令的概况267

第一项 一般性规范的广告法令267

第一款 公平交易法267

第一目 不实广告267

第二目 背书广告269

第三目 比较广告270

第二款 消费者保护法271

第三款 医药广告274

第一目 违规医药广告的严重性274

第二目 医疗法有关广告之规定275

第三目 药事法有关广告之规定277

第二项 就特定广告媒体规范的广告法令279

第三项 有关专门职业广告的规范279

第四项 就特定产品(或服务)规范的广告法令280

第一款 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280

第二款 食品卫生管理法281

第三款 健康食品法281

第四款 烟害防制法283

第五款 烟酒管理法284

第六款 就业服务法285

第七款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285

第八款 证券法令286

第五节 不法广告的法律责任286

第一项 广告主部分287

第一款 民事责任287

第二款 刑事责任287

第三款 行政责任289

第二项 广告媒体业部分290

第三项 广告公司部分290

第四项 荐证者部分291

第十三章 新闻来源保密权利292

第一节 新闻来源保密权利的意义292

第二节 记者被处罚的案例不少292

第三节 新闻来源保密权利的性质293

第四节 新闻来源保密权利的范围298

第五节 新闻来源保密权利的法例300

第六节 作者意见303

第十四章 大众传播与资讯公开305

第一节 政府资讯公开之必要性305

第二节 资讯公开对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306

第三节 我国的资讯公开制度307

第一项 应主动公开之行政资讯范围307

第二项 应限制公开或提供之行政资讯范围308

第三项 行政资讯公开之方式309

第四项 如何申请行政资讯公开309

第十五章 通讯传播基本法312

第一节 立法缘起312

第二节 通讯传播基本法内容分析313

第一项 立法目的313

第二项 通讯传播委员会之设置法源及权责划分314

第三项 通讯传播监督管理基金之设置315

第四项 通讯传播的目标316

第五项 通讯传播新技术及服务之发展及提供原则316

第六项 通讯传播之平等管理原则317

第七项 通讯传播技术规范之订定及相关审验原则317

第八项 通讯传播事业对于消费者权益之保障318

第九项 通讯传播稀有资源之分配及管理原则318

第十项 促进网路互连之义务及处理原则319

第十一项 促进通讯传播接近使用及普及之义务319

第十二项 主管机关报告绩效之义务320

第十三项 紧急事故时应变措施之采取320

第十四项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任务321

第十五项 相关通讯传播法规之适用与修正321

第十六章 通讯传播委员会组织法草案323

第一节 缘起323

第二节 通讯传播委员会之设立目的324

第三节 通讯传播委员会之职掌325

第四节 过渡期间职权之调整327

第五节 本会之组成及委员人数、职等及任期328

第六节 主任委员无法行使职权之代理330

第七节 本会委员之任用背景及同一党籍限制330

第八节 本会独立行使职权331

第九节 应提委员会议决议之事项331

第十节 委员会议之召开332

第十一节 主任秘书之职等333

第十二节 委员会编制员额334

第十三节 本会得商请警政主管机关协助取缔335

第十四节 本会之经费来源等规定335

第十五节 本会之经费调整支应方式337

第十六节 现职人员移拨时现有权益之保障337

第十七节 不服委员会行政处分之救济340

第十八节 本法之施行日期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