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与电子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路与电子技术
  • 张继和主编;邵力耕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4653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电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电子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路与电子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

1.1 电路的构成与作用1

1.1.1 电路的构成1

1.1.2 电路的作用2

1.1.3 电路模型2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3

1.2.1 电流3

1.2.2 电位3

1.2.3 电压3

1.2.4 电动势4

1.3 欧姆定律4

1.4 电路的工作状态5

1.4.1 有载工作状态5

1.4.2 开路状态7

1.4.3 短路状态7

1.4.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8

1.5 基本电路元件8

1.5.1 电阻8

1.5.2 电感9

1.5.3 电容11

1.5.4 电源11

1.6 基尔霍夫定律13

1.6.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3

1.6.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5

习题16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21

2.1 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21

2.1.1 电阻的串联21

2.1.2 电阻的并联22

2.1.3 电阻的混联22

2.2 电阻Y与△联结等效变换23

2.3 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26

2.4 支路电流法29

2.5 弥耳曼定理31

2.6 叠加定理32

2.7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36

2.7.1 有源二端网络36

2.7.2 戴维宁定理36

2.7.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条件39

2.7.4 诺顿定理41

2.8 非线性电阻电路43

习题45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53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53

3.1.1 正弦量的概述53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54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58

3.2.1 有向线段与正弦函数58

3.2.2 复数的表示方法59

3.2.3 相量图及相量运算60

3.3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63

3.3.1 电阻元件交流电路63

3.3.2 电感元件交流电路64

3.3.3 电容元件交流电路66

3.4 RLC串联交流电路69

3.4.1 阻抗的概念69

3.4.2 RLC串联交流电路70

3.5 RLC并联交流电路73

3.6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75

3.6.1 阻抗的串联75

3.6.2 阻抗的并联76

3.6.3 阻抗的混联79

3.7 电路的功率因数80

3.7.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80

3.7.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81

3.8 电路中的谐振82

3.8.1 串联谐振83

3.8.2 并联谐振86

习题88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93

4.1 三相电源93

4.1.1 三相电源的产生93

4.1.2 三相电源的Y和Δ联结95

4.2 三相负载97

4.2.1 三相负载的Y联结98

4.2.2 三相负载的△联结100

4.3 三相功率的计算101

4.3.1 三相瞬时功率101

4.3.2 三相有功功率102

4.3.3 三相无功功率102

4.3.4 三相视在功率102

4.4 不对称三相电路106

4.4.1 星形联结106

4.4.2 三角形联结109

习题110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114

5.1 储能元件及换路定则114

5.1.1 稳态和暂态114

5.1.2 换路定则115

5.2 电路初始值和稳态值的计算115

5.2.1 初始值的计算115

5.2.2 稳态值的计算119

5.3 RC电路的响应119

5.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19

5.3.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21

5.3.3 RC电路的全响应122

5.4 RL电路的响应123

5.4.1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23

5.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25

5.4.3 RL电路的全响应126

5.5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127

5.6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129

5.6.1 RC微分电路129

5.6.2 RC积分电路130

习题132

第6章 二极管与晶体管135

6.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135

6.1.1 本征半导体135

6.1.2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136

6.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37

6.2.1 PN结的形成137

6.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138

6.3 二极管139

6.3.1 基本结构139

6.3.2 伏安特性139

6.4 稳压二极管141

6.5 晶体管142

6.5.1 晶体管的结构142

6.5.2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143

6.5.3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144

6.5.4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145

6.6 绝缘栅场效晶体管146

6.6.1 N型沟道增强型场效晶体管146

6.6.2 P型沟道增强型场效晶体管148

6.6.3 N型沟道耗尽型场效晶体管149

6.7 光电器件149

6.7.1 发光二极管149

6.7.2 光电二极管150

6.7.3 光电晶体管150

6.7.4 光电耦合器150

习题151

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154

7.1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154

7.1.1 放大电路的组成154

7.1.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5

7.1.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7

7.1.4 用图解法分析放大过程162

7.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163

7.2.1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163

7.2.2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164

7.2.3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164

7.3 射极输出放大电路166

7.3.1 静态分析166

7.3.2 动态分析167

7.3.3 射极输出器的应用169

7.4 差分放大电路171

7.4.1 静态分析171

7.4.2 动态分析172

7.4.3 输入输出方式175

7.5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76

7.5.1 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176

7.5.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77

习题178

第8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181

8.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概述181

8.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181

8.1.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182

8.1.3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工作特性183

8.1.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184

8.2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185

8.2.1 反馈的基本概念186

8.2.2 反馈的类型187

8.2.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88

8.3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191

8.3.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191

8.3.2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192

8.3.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193

8.3.4 同相加法运算电路194

8.3.5 差分输入运算电路194

8.3.6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195

8.4 电压比较器196

8.4.1 零电压比较器197

8.4.2 任意电压比较器198

8.4.3 滞回电压比较器199

习题200

第9章 数字电路基础205

9.1 数制与编码205

9.1.1 数制205

9.1.2 数制转换207

9.1.3 二进制编码与BCD编码209

9.2 逻辑代数210

9.2.1 基本逻辑运算210

9.2.2 逻辑代数运算规律213

9.2.3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215

9.3 逻辑函数的表示法216

9.3.1 真值表216

9.3.2 逻辑函数表达式217

9.3.3 逻辑图219

9.4 逻辑函数的化简220

9.4.1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221

9.4.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223

9.5 TTL门电路228

9.5.1 TTL与非门电路结构229

9.5.2 TTL与非门工作原理229

9.5.3 TTL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231

9.5.4 TTL与非门主要参数231

9.5.5 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233

9.5.6 三态与非门(TSL门)235

9.6 MOS门电路237

9.6.1 NMOS逻辑门电路237

9.6.2 CMOS逻辑门电路239

习题240

第10章 组合逻辑电路245

10.1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245

10.2 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246

10.2.1 组合电路的分析246

10.2.2 组合电路的设计247

10.3 加法器248

10.3.1 半加器248

10.3.2 全加器249

10.3.3 串行进位加法器250

10.4 编码器251

10.4.1 二进制编码器251

10.4.2 二—十进制编码器253

10.4.3 优先编码器254

10.5 译码器255

10.5.1 二进制译码器255

10.5.2 二—十进制译码器258

10.5.3 BCD七段显示译码器258

10.5.4 数码显示器件260

10.6 数据比较器260

10.6.1 一位数值比较器261

10.6.2 中规模集成四位数值比较器261

10.7 数据选择器(多路转换器)262

习题263

第11章 时序逻辑电路265

11.1 双稳态触发器265

11.1.1 基本RS触发器265

11.1.2 可控RS触发器267

11.1.3 主从JK触发器268

11.1.4 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271

11.1.5 触发器的相互转换272

11.2 寄存器272

11.2.1 数码寄存器273

11.2.2 移位寄存器273

11.3 计数器276

11.3.1 二进制计数器276

11.3.2 十进制计数器280

11.3.3 集成计数器及其应用283

11.4 555定时器应用电路285

11.4.1 555定时器285

11.4.2 单稳态触发器287

11.4.3 多谐振荡器289

11.4.4 应用举例290

习题292

第12章 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299

12.1 只读存储器299

12.1.1 ROM的结构299

12.1.2 ROM的工作原理300

12.1.3 ROM的应用及容量扩展302

12.2 随机存取存储器305

12.2.1 RAM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05

12.2.2 RAM存储容量的扩展306

12.3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307

12.3.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307

12.3.2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310

12.3.3 通用阵列逻辑312

12.3.4 CPLD与FPGA312

习题314

第13章 模拟量与数字量转换316

13.1 数模、模数转换概述316

13.2 数模转换器(DAC)317

13.2.1 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317

13.2.2 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318

13.2.3 D/A转换器的技术参数320

13.2.4 DAC0832工作原理及应用321

13.3 模数转换器(ADC)325

13.3.1 A/D转换的一般过程325

13.3.2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原理326

13.3.3 双积分式A/D转换器原理327

13.3.4 A/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329

13.3.5 ADC0809工作原理及应用330

习题333

参考文献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