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田面源污染原位监测方法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田面源污染原位监测方法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429781.jpg)
- 刘宏斌,邹国元,范先鹏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2045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农田污染-面源污染-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田面源污染原位监测方法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监测方法2
一、概述2
二、地表径流监测4
三、地下淋溶监测13
四、壤中流监测22
第三节 研究展望24
参考文献24
第二章 农田面源污染原位监测方法27
第节 概述27
第二节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规范28
一、范围28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28
三、术语和定义29
四、监测周期30
五、监测小区与监测设施建设30
六、农田地表径流/地下淋溶计量与采样30
七、样品保存31
八、分析测试31
九、质量控制32
十、农田面源污染排放通量的计算32
第三节 农田地下淋溶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32
一、范围32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33
三、术语和定义33
四、田间监测小区建设33
五、田间渗滤池装置及其安装35
六、使用与维护37
第四节 水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37
一、范围37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37
三、术语和定义37
四、田间监测小区建设38
五、径流池及配套设施建设40
六、使用与维护42
第五节 水旱轮作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43
一、范围43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43
三、术语和定义43
四、田间监测小区建设44
五、径流池及配套设施建设46
六、使用与维护49
第六节 坡耕地农田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49
一、范围49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49
三、术语和定义50
四、田间监测小区建设50
五、径流池及配套设施建设52
六、使用与维护56
第七节 平原旱地农田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设施建设技术规范56
一、范围56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56
三、术语和定义57
四、田间监测小区建设57
五、径流池及配套设施建设58
六、使用与维护64
第三章 农田面源污染样品分析测试方法65
第一节 概述65
第二节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水样分析测试66
一、水样分析测试方法的选择66
二、水样分析测试前处理及流程67
三、水样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分析测试67
四、水样中不同形态磷素的分析测试74
五、水样中COD的分析测试78
六、水样pH的测定80
附:过硫酸钾提纯方法81
第三节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土壤样品分析测试81
一、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的选择81
二、土壤样品分析测试前处理及流程83
三、土壤有机质的测定83
四、土壤全氮的测定85
五、土壤全磷的测定87
六、土壤全钾的测定89
七、土壤碱解氮的测定91
八、土壤有效磷的测定93
九、土壤速效钾的测定96
十、鲜土壤样品中有效氮的测定98
十一、土壤pH的测定100
十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101
十三、土壤电导率的测定102
第四节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植株样品分析测试104
一、植株样品分析测试方法选择依据104
二、植株样品全氮的测试分析104
三、植株样品全磷的分析测试106
四、植株样品全钾的测试分析107
参考文献109
第四章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田间观测记录方法111
第一节 概述111
第二节 监测地块信息记录及相关表格的填报113
一、地块信息表及填表说明113
二、种植季与作物对应表及填表说明120
三、处理描述表及填表说明123
四、小区具体处理情况描述表及填表说明127
五、植株记录表及填表说明129
六、植株产量记载及植株样品记录表及填表说明131
七、施肥记录表及填表说明134
八、农田水情况记载表及填表说明137
九、土壤样品表及填表说明143
十、试验进程及操作记录表149
附表150
第三节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地块及样品编码方法154
一、监测地块编码154
二、样品编码基本规则154
三、基础土壤样品编码155
四、监测期土壤样品编码156
五、降雨水样、灌溉水样编码156
六、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水样编码156
七、植株样品编码157
第五章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实践158
第一节 地下淋溶国控监测点160
一、重点监测点160
二、一般监测点175
第二节 地表径流水田类型国控监测点188
一、重点监测点188
二、一般监测点192
第三节 地表径流水旱轮作类型国控监测点196
一、重点监测点196
二、一般监测点201
第四节 地表径流平原旱地类型国控监测点205
一、重点监测点205
二、一般监测点209
第五节 地表径流坡耕地类型国控监测点218
一、重点监测点218
二、一般监测点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