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424739.jpg)
- 黄希庭,郑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3053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93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720页
- 主题词: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的性质1
一、个体心理现象概览2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4
三、心理学的科学性5
第二节 心理学的方法9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9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12
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4
第三节 心理学的历史20
一、古代心理学思想21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2
三、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25
第四节 当代心理学的特点30
一、多种研究取向的综合30
二、分支学科的繁茂发展33
[专栏1-1]学好心理学的窍门是学思行并重36
复习与思考38
扩展阅读书目38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40
第一节 心理的起源40
一、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40
二、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41
三、感受性——心理反映形式的源起42
第二节 动物心理的演进42
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43
[专栏2-1]昆虫复杂的本能行为44
二、知觉阶段——灵长目以下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46
三、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目动物的心理发展50
[专栏2-2]类人猿的语言学习潜力51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产生53
一、人类的起源53
二、人类心理的起源56
第四节 人的心理的本性60
一、言语觉知性61
二、主观能动性61
三、社会历史制约性62
[专栏2-3]关于心理本性的进化心理学观62
复习与思考64
扩展阅读书目64
第三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65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元65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65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68
三、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69
第二节 脑的三大机能系统71
一、感觉机能系统71
二、运动机能系统74
三、联络机能系统75
[专栏3-1]利手77
第三节 脑机制的研究方法79
一、损毁法和切除法80
二、刺激法80
三、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80
四、微电极记录法82
五、脑成像技术83
[专栏3-2]裂脑86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89
[专栏3-3]2D∶4D91
第五节 遗传对行为的影响93
一、遗传的物质载体93
二、行为遗传学的研究95
[专栏3-4]遗传作用可以量化吗?97
复习与思考99
扩展阅读书目100
第四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101
第一节 环境的内容101
一、什么是环境101
二、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102
三、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103
第二节 自然环境106
一、空气质量106
二、噪声108
三、社会密度与拥挤108
四、自然灾害109
第三节 社会环境110
一、文化传统110
[专栏4-1]个人与集体113
二、拷贝世界116
三、网络117
[专栏4-2]电子游戏119
第四节 社会影响121
一、从众与服从121
[专栏4-3]角色要求与人类良知126
二、团体影响127
第五节 大众氛围130
一、舆论130
二、风俗131
三、时尚132
[专栏4-4]社会排斥133
复习与思考135
扩展阅读书目135
第五章 毕生心理发展136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136
一、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137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变化性138
三、发展中的个别差异139
四、心理发展的研究设计140
[专栏5-1]中西方的发展观142
第二节 孕期与婴儿期144
一、出生前的发展144
二、婴儿期的发展145
[专栏5-2]视崖148
第三节 幼儿期与儿童期151
一、认知发展151
二、道德发展154
第四节 青少年期157
一、青春期体验157
二、自我意识增强158
三、与父母的冲突159
四、对性行为的态度160
五、自我同一性160
[专栏5-3]自我同一性状态161
第五节 成年期163
一、成年早期163
二、成年中期163
三、成年晚期164
四、面对死亡164
[专栏5-4]人生八阶段165
复习与思考168
扩展阅读书目168
第六章 意识状态170
第一节 概述170
一、意识及其流动性170
二、意识水平171
[专栏6-1]探索潜意识173
三、意识的认知加工174
第二节 觉醒与睡眠176
一、觉醒状态176
[专栏6-2]白日梦176
二、睡眠及其功能178
三、睡眠周期179
[专栏6-3]失眠181
第三节 梦182
一、梦的现象182
[专栏6-4]梦游、梦话、梦魇与夜惊185
二、梦的理论185
[专栏6-5]离奇的梦188
第四节 催眠190
一、催眠及其诱导190
二、催眠感受性191
三、催眠理论192
第五节 精神药物与异常意识状态194
一、精神药物的一般效应194
二、精神药物导致的异常意识状态196
[专栏6-6]吸毒成因199
复习与思考200
扩展阅读书目201
第七章 动机202
第一节 概述202
一、什么是动机202
二、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203
三、动机的种类205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206
第二节 生物性动机207
一、进食动机207
[专栏7-1]肥胖208
二、饮水动机210
三、睡眠与觉醒211
四、性动机211
[专栏7-2]人类性反应213
第三节 社会性动机216
一、成就动机216
二、交往动机217
三、权力动机218
[专栏7-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20
第四节 动机理论223
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223
二、内驱力降低理论223
三、期望理论224
[专栏7-4]努力是把“双刃剑”226
第五节 价值观227
一、价值观及其特征227
[专栏7-5]价值观与行为的一致性229
二、价值观的结构231
三、价值观的表现形式232
[专栏7-6]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235
复习与思考236
扩展阅读书目236
第八章 注意238
第一节 概述238
一、什么是注意238
二、注意的功能239
三、注意的表现与指标240
四、注意的神经机制241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243
一、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243
二、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244
三、内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245
[专栏8-1]注意的人格特点246
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248
一、注意范围248
二、注意稳定性249
三、注意分配251
四、注意转移252
第四节 注意理论253
一、注意选择的过滤器模型254
二、注意集中的可变焦距模型257
三、资源限制模型259
四、双加工调节模型260
复习与思考261
扩展阅读书目262
第九章 感觉263
第一节 概述263
一、什么是感觉263
二、感觉的种类264
[专栏9-1]虚拟现实264
三、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机制265
第二节 感觉的基本规律269
一、感觉阈限269
[专栏9-2]阈下说服272
二、感觉适应274
三、感觉后效275
四、感觉对比276
第三节 视觉277
一、视觉的物理刺激277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278
三、视觉感受性280
四、色觉理论283
第四节 听觉285
一、听觉的物理刺激285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287
三、听觉感受性288
四、听觉理论288
[专栏9-3]失聪290
第五节 其他感觉291
一、嗅觉和味觉291
二、皮肤感觉292
三、动觉和平衡觉293
四、内脏感觉294
复习与思考294
扩展阅读书目294
第十章 知觉295
第一节 概述295
一、什么是知觉295
二、知觉的种类296
[专栏10-1]超感知觉297
三、知觉的信息加工机制299
[专栏10-2]人脸识别302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304
一、知觉的对象性304
二、知觉的整体性305
[专栏10-3]大范围首先?308
三、知觉的理解性309
四、知觉的恒常性311
[专栏10-4]眼见为实?313
第三节 空间知觉315
一、空间知觉的参考系315
二、视空间知觉316
三、听空间知觉320
第四节 时间知觉321
一、时间知觉的参考系321
二、时点、时序与时距322
三、时间知觉与空间事件325
第五节 运动知觉326
一、运动知觉的参考系327
二、真动知觉327
三、似动知觉328
第六节 错觉329
一、错觉及其种类329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331
[专栏10-5]月亮错觉332
复习与思考333
扩展阅读书目334
第十一章 学习335
第一节 概述335
一、什么是学习335
二、学习的基本问题336
三、学习稳定性的神经机制338
第二节 经典条件作用338
一、巴甫洛夫的实验范式339
二、经典条件作用原理341
三、经典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343
第三节 操作条件作用345
一、斯金纳的实验范式345
二、操作条件作用原理346
三、操作条件作用原理的运用349
[专栏11-1]该不该惩罚?351
第四节 认知学习352
一、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认知因素352
二、操作条件作用中的认知因素354
三、潜伏学习354
四、观察学习355
[专栏11-2]媒体暴力357
第五节 学习迁移359
一、学习迁移及其种类359
二、迁移理论360
[专栏11-3]自我调节学习361
复习与思考363
扩展阅读书目363
第十二章 记忆364
第一节 概述364
一、什么是记忆364
二、记忆系统365
三、记忆的种类366
[专栏12-1]内隐记忆与虚假记忆367
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368
第二节 感觉记忆371
一、图像记忆372
二、音响记忆373
三、感觉记忆的特征373
第三节 短时记忆374
一、双重记忆理论的证据374
二、短时记忆的特征376
第四节 长时记忆381
一、记忆的构建381
[专栏12-2]自传体记忆与记忆扭曲383
二、记忆的组织385
三、记忆的测量387
四、信息储存的动态变化389
[专栏12-3]记忆术394
第五节 遗忘395
一、编码缺失396
[专栏12-4]闪光灯记忆397
二、衰退397
三、干扰398
四、提取失败401
五、动机性遗忘402
[专栏12-5]定向遗忘403
复习与思考405
扩展阅读书目405
第十三章 思维406
第一节 概述406
一、什么是思维406
二、思维的种类407
[专栏13-1]表象加工408
三、思维的神经生理机制409
第二节 概念形成412
一、概念及其结构412
二、概念形成的过程413
三、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416
第三节 推理418
一、推理及其种类418
二、影响推理的因素420
第四节 问题解决422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422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423
[专栏13-2]人工智能425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28
[专栏13-3]直觉433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436
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436
[专栏13-4]“啊哈”体验438
二、创造者的思维特点440
三、创造性思维的测量441
[专栏13-5]创造力442
复习与思考445
扩展阅读书目445
第十四章 言语447
第一节 概述447
一、语言与言语447
[专栏14-1]语言决定思维吗?448
二、言语的种类450
三、言语的生理机制452
第二节 言语获得457
一、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457
二、言语获得的理论460
[专栏14-2]言语获得的关键期463
第三节 言语产生466
一、言语产生的过程466
二、言语产生的转换机制468
三、影响言语产生的因素469
第四节 言语理解470
一、言语理解及其水平470
二、言语理解的过程471
三、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473
[专栏14-3]言语知觉475
第五节 非言语交流477
一、目光接触477
二、体态语479
三、空间语480
[专栏14-4]个人空间481
复习与思考482
扩展阅读书目483
第十五章 情绪484
第一节 概述484
一、什么是情绪484
二、情绪的功能485
三、情绪的生理机制486
[专栏15-1]测谎仪489
第二节 情绪体验491
一、基本情绪491
二、情绪体验的维度493
三、情绪维度与分类494
第三节 情绪状态496
一、情调497
二、心境498
三、激情499
四、应激499
[专栏15-2]应激评定量表500
五、情操502
[专栏15-3]人类信仰与情感503
第四节 表情505
一、文化与表情505
二、情绪识别510
[专栏15-4]识破欺骗512
第五节 情绪理论514
一、詹姆斯和兰格的外周情绪理论514
[专栏15-5]“笑”对人生516
二、坎农和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518
三、沙赫特和辛格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518
四、阿诺德和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520
复习与思考521
扩展阅读书目522
第十六章 意志523
第一节 概述523
一、什么是意志523
二、意志与自由524
三、意志过程525
四、意志的生理机制526
[专栏16-1]生存“实验”527
第二节 意志的心理结构529
一、目标529
二、抱负水平532
三、冲突与矛盾心理533
四、决策534
[专栏16-2]期望效应535
第三节 意志控制与失控538
一、意志控制538
二、失控539
[专栏16-3]内控与外控541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543
一、独立性543
二、坚定性544
三、果断性544
四、自制力545
[专栏16-4]时间管理545
复习与思考547
扩展阅读书目547
第十七章 智力548
第一节 概述548
一、什么是智力548
二、与智力相关的几个概念549
三、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550
第二节 智力测验552
一、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与心理年龄553
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与智商554
三、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与离差智商556
[专栏17-1]智力测验的文化公平问题558
第三节 智力结构560
一、智力的因素说560
二、智力结构说563
三、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567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568
五、情绪智力569
第四节 智力发展570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570
二、影响智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572
[专栏17-2]智力的种族差异问题574
[专栏17-3]性别与智力577
第五节 智力特殊者578
一、超常儿童579
二、智能不足者582
[专栏17-4]白痴学者583
复习与思考584
扩展阅读书目584
第十八章 人格585
第一节 概述585
一、什么是人格585
二、气质和性格586
三、人格的基本特性589
[专栏18-1]“历史终结”错觉591
第二节 气质学说594
一、气质学说源起594
二、几种有关的学说596
[专栏18-2]星座的诡辩599
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600
第三节 性格形成601
一、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601
二、性格形成的环境条件602
[专栏18-3]认知风格与人格605
第四节 人格理论607
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608
二、人格的人本论611
三、人格的特质论614
[专栏18-4]“大七”618
四、人格的学习论620
[专栏18-5]幸福进取者模型622
第五节 人格评鉴624
一、自陈量表624
二、投射测验628
三、其他方法630
[专栏18-6]幸福追踪632
复习与思考634
扩展阅读书目635
参考文献636
中文文献636
译文文献646
外文文献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