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颠覆与重建 博客主流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颠覆与重建 博客主流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3424521.jpg)
- 侯宏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990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播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颠覆与重建 博客主流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课题形成的背景和研究动机1
二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4
三 研究的价值、目的和方法9
第一章 博客的科学内涵及主流渐变11
第一节 博客概念辨析11
一 博客定义12
二 博客的类别15
第二节 Web2.0核心技术的主流应用17
一 XML:高灵活性的标记语言18
二 RSS:发布丰富的网站目录19
第三节 网络沟通新工具的现实突破23
一 突破BBS的杂乱无序24
二 突破个人主页的技术壁垒25
第四节 博客的主流渐变27
一 博客的产生和发展27
二 边缘向主流渐变31
第二章 博客传播的后现代生存33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表征33
一 对基础主义的颠覆35
二 对总体性的消弭36
三 对宏大叙事的瓦解37
四 对理性主义的冲击37
五 对主客二元论的解构38
六 对主体性的摧毁38
七 对历史性的消解39
第二节 网络文化传播的后现代性40
一 电子媒介具有超强的仿真功能,“仿真”就是一种后现代主义倡导的理念41
二 电子媒介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高技术性就是后现代性的体现42
三 电子媒介是一种真实的符号指涉,电子符号世界凸显了后现代文化的风格43
一 网络化生存状态即是后现代生存状态44
二 网络传播的后现代特征49
一 开放性50
二 交互性50
三 虚拟性51
四 全球性51
三 网络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播范式52
四 网络文化传播的解构学意义54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博客传播56
一 反权威:消解大众媒体信息霸权57
二 个人化:公共领域中的个人声音74
三 互文性:链接和评论构建超文本84
四 非主体:虚拟空间主体性的消失91
第三章 博客传播的主流形态96
第一节 博客中的人际传播96
一 博客人际传播的方式97
二 博客人际传播的特点99
三 博客人际传播的误区102
四 博客人际传播带来的启示107
第二节 博客中的组织传播108
一 博客中组织传播的方式110
二 博客组织传播的特点111
三 博客组织传播的优势117
第三节 博客中的大众传播122
一 博客大众传播的条件124
二 博客大众传播的路径125
三 博客大众传播与价值导向131
第四章 博客传播的主流应用135
第一节 政治博客135
一 博客的力量在政治领域彰显135
二 博客成为政治传播重要的新兴渠道141
三 政治博客的长尾力量144
四 政治博客的成功法则150
第二节 教育博客151
一 教育博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52
二 教育博客改善教师的工作方式154
三 促进跨学科知识交流和整合155
第三节 生态博客157
一 生态博客的分类157
二 生态博客的编辑思想综述172
第四节 企业博客174
一 用博客推动企业营销174
二 用博客进行企业内部管理178
三 企业博客的潜在危险182
第五章 新闻博客:博客传播的主流趋势184
第一节 新闻博客的传播优势187
一 新闻博客与“把关人”187
二 新闻博客与“沉默的螺旋”模式189
三 新闻博客与“意见领袖”191
第二节 新闻博客的传播缺失192
一 “新闻博客”与平民新闻传播权实现的冲突192
二 “新闻博客”与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冲突194
三 “新闻博客”个体性和主观性与新闻客观公正性的冲突196
第三节 新闻博客与传统主流媒体的关系197
一 博客对传统主流媒体造成冲击197
二 博客对传统主流媒体的依赖200
三 传统主流媒体与博客的共生关系203
第六章 博客管理现况与策略212
第一节 博客管理法规的欠缺213
第二节 博客行业自律217
一 行业的自律217
二 服务提供者的自律219
第三节 实名制博客管理220
一 博客实名制与网络传播环境优化221
二 博客实名制与文化个性化发展224
三 推行博客实名制的难点224
第四节 博客素养培育与博客污染的治理225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1
后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