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光谱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光谱分析
  • 陈海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982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光谱分析-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光谱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紫外吸收光谱1

第一节 光的某些性质1

一、电磁波的基本性质与分类1

二、吸收光谱与能级跃迁1

三、原子或分子的能量组成与分子轨道2

第二节 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概念4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4

二、紫外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6

三、影响紫外吸收光谱的因素9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1

一、饱和有机化合物11

二、不饱和烃中的共轭烯烃11

三、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12

四、共轭二烯化合物吸收波长的计算法12

五、含羰基的共轭系统化合物的吸收波长计算14

六、长共轭系统16

七、芳香族化合物16

第四节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9

一、确定检品是否为某已知化合物19

二、确定未知不饱和化合物的结构骨架19

三、确定构型22

四、测定互变异构现象23

第五节 几种常见天然产物的紫外光谱23

本章要求与思考题27

第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28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概念28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28

二、简正振动、振动类型和振动自由度31

三、选律、基频、倍频及组频33

第二节 红外光谱实验仪器及样品处理技术34

一、仪器设备34

二、仪器性能36

三、样品处理技术37

第三节 化学基团频率39

一、内部因素39

二、外部因素43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44

一、特征频率区、指纹区及相关峰的概念44

二、典型光谱44

第五节 图谱解析方法54

一、鉴定是否为已知成分54

二、鉴定未知结构的官能团54

三、几种天然产物的IR图谱实例55

本章要求与思考题63

第三章 核磁共振氢谱64

第一节 概述64

第二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65

一、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nuclear spin and magnetic moment)65

二、外加磁场中核的自旋取向数(number of orientation)66

三、核的回旋(nuclear precession)67

四、核的共振(nuclear resonance)68

五、弛豫过程(relaxation processes)68

六、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70

第三节 核磁共振谱71

一、三种主要参数71

二、常用几个术语73

三、化学位移与分子结构的关系73

第四节 自旋偶合及其裂分79

一、偶合裂分的基本原理(principle of spin coupling and splitting)80

二、偶合常数(coupling constants)81

三、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81

四、核的等价性质85

第五节 图谱解析88

一、一级类型光谱88

二、高级类型光谱(higher-order splitting)90

三、AB型光谱92

四、A2X型和A2B型图谱96

第六节 波谱简化的方法104

一、提高磁场强度104

二、复杂谱线的简化104

三、位移试剂(shift reagent)106

四、溶剂效应108

五、去偶法(自旋去偶spin decoupling)108

第七节 NOE和NOE差谱(NOEDS)112

一、NOE(nuclear overhauser enhancement)112

二、NOE差谱113

三、几种不同类型天然产物的1HNMR谱图116

本章要求与思考题122

第四章 核磁共振碳谱123

第一节 概述123

一、13CNMR技术的发展123

二、13C核与1H核的性质比较123

三、弛豫和核的奥氏效应(relaxation and 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124

第二节 13CNMR的测绘技术126

一、提高灵敏度的方法126

二、脉冲NMR光谱(pulsed NMR spectroscopy)127

三、双共振技术(double resonance techniquer)130

四、极化转移技术133

五、其他技术144

第三节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149

一、13C与1H化学位移的比较149

二、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149

三、化学位移等价(chemical shift equivalence)157

第四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中13C的化学位移157

一、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159

二、取代烷烃(Ry)160

三、环烷和饱和杂环162

四、烯烃类163

五、炔烃类164

六、芳香族化合物165

七、芳香杂环化合物168

八、羰基化合物羰基碳的化学位移170

第五节 偶合常数172

一、碳与杂原子偶合173

二、碳-碳偶合173

三、偶合常数与化学位移的鉴别173

第六节 图谱分析的辅助手段174

一、同位素取代效应174

二、位移试剂175

三、与模型化合物比较176

第七节 碳谱在天然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176

一、生物碱类177

二、甾体类181

三、萜类184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187

五、黄酮类192

六、单糖类196

第八节 碳谱的解析与常见几种天然产物的碳谱图206

一、碳谱解析的一般步骤206

二、几种常见天然产物的13C-NMR和DEPT谱图208

本章要求与思考题213

第五章 二维核磁共振谱215

第一节 概述215

第二节 二维谱的实验过程218

一、实验方法218

二、二维谱的记录218

三、线型和相位220

四、二维谱共振峰的命名220

第三节 二维J分解谱222

一、同核二维J分解谱222

二、异核二维J分解谱225

三、门控去偶二维J分解谱225

第四节 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228

一、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228

二、相敏COSY谱233

三、与COSY谱有关的实验235

第五节 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240

一、13C-1H COSY谱241

二、与13C-1H COSY谱有关的实验243

三、异核接力相干转移谱(heteronuclear relayed coherelleo transfer spectroseopy,RELAY)248

四、1H检测的异核位移相关谱251

第六节 二维NOE谱254

一、NOESY谱(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255

二、谱图归属256

三、确定化合物结构256

四、构象研究260

五、HOESY谱(two-dimensional heteronuclear NOE spectroscopy)261

第七节 旋转坐标系2D NMR263

一、HOHAHA(TOCSY)技术264

二、同核2D TOCSY(HOHAHA)谱264

三、ROESY谱270

第八节 质子检测异核相关谱272

一、1H检测的异多量子相干相关谱(HMQC)273

二、1H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HMBC)谱275

本章要求与思考题279

第六章 质谱法及其应用280

第一节 概述280

一、质谱及质谱仪280

二、离子源及离子化技术281

第二节 质量分析器及质量分离原理288

一、扇形磁场质谱仪(magnetic sector mass spectrometer)288

二、四极质谱仪(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290

三、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TOFMS)291

四、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er,FT-ICRMS)291

五、进样系统292

六、离子检测器293

七、质谱仪的主要技术指标294

第三节 质谱信息与分子结构295

一、质谱中的离子295

二、质谱裂解规律的基本概念302

第四节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质谱310

一、烷烃310

二、芳烃类312

三、醇和醚类312

四、醛和酮类315

五、有机酸及其酯类315

第五节 常见天然产物的质谱317

一、黄酮类317

二、香豆素类323

三、醌类325

四、强心苷元类326

五、甾体皂苷元类328

六、三萜类330

七、生物碱类331

八、木脂素类334

九、糖苷类335

第六节 质谱解析336

本章要求与思考题342

第七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344

第一节 LC-MS硬件及接口装置345

一、LC/MS仪器的硬件组成345

二、质谱仪的硬件组成346

第二节 ESI和APCI的离子化机制354

一、电喷雾(ESI)的离子化机制354

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的电离机制356

三、电喷雾(ESI)与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的比较357

第三节 L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357

一、接口的选择357

二、正、负离子模式的选择358

三、流动相的选择358

四、流量和色谱柱的选择358

五、辅助气体流量和温度的选择359

六、样品的预处理359

七、串联质谱工作模式的选择359

第四节 LC-MS的应用及研究实例363

一、药物代谢研究364

二、天然产物、天然药物的研究364

三、临床诊断和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分析364

四、残留、法医学和环境样品测定364

第八章 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373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373

一、样品的纯度检查373

二、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373

三、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373

四、化合物的结构确定373

第二节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实例373

参考文献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