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 上
  • 房列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82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文官制度-研究-中国-近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

二、学术回顾4

三、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研究的方法和创新7

第一编 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转型13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构建的依据13

第一节 外国文官制度的示范效应13

一、外国文官考试任用制度的建立14

二、外国文官的考绩、奖惩、培训及其他20

三、外国文官制度的特点2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内在传承31

一、科举制建立的基础32

二、科举制的建立与发展34

三、科举制的历史贡献37

第二章 晚清时期中国文官制度的改革3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39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衰落39

二、晚清时期经济、社会领域的新质细胞40

三、晚清时期的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41

第二节 科举考试制度改革42

一、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历程42

二、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43

三、科举制度改革评析57

第三节 文官任用制度改革58

一、文官任用制度改革的历程59

二、文官任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59

三、晚清文官任用制度改革评析66

第四节 文官考绩制度改革67

一、1840—1899年文官考绩制度的沿用和补充67

二、1900—1912年2月文官考绩制度的改革69

三、晚清时期文官考绩制度改革评析71

第五节 文官俸禄制度改革72

一、外交官的设立与官俸改革72

二、清末新政时期的文官俸禄制度改革74

三、晚清时期文官俸禄制度改革评析77

第六节 文官惩戒制度改革和文官培训的探索78

一、官制改革以前文官惩戒制度的传承和发展78

二、官制改革以后文官惩戒制度的改革80

三、文官培训制度的探索83

第三章 中国近代文官制度不能转换为现代文官制度的原因85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85

一、科举制度种种弊端86

二、科举制度的废除88

三、废除科举制度之善后90

第二节 封建专制与吏治腐败92

一、科举制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92

二、科举制度主宰者的腐败破坏了科举考试制的正常发展94

第三节 辛亥革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97

一、辛亥革命97

二、民主共和的历史新纪元97

第二编 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101

第四章 孙中山对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设计101

第一节 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101

一、考试权独立是文官考试思想的核心101

二、为国举才、德才兼备是文官考试思想的新理念107

三、考试、选举和委任制度是文官选拔的途径109

第二节 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113

一、育才有道113

二、任用得法114

三、抚恤从厚115

四、监察有方116

第三节 孙中山设计文官制度的作用和贡献118

一、完成了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118

二、奠定了我国文官制度的基础121

三、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作出了贡献121

第五章 南京临时政府文官制度的初创125

第一节 考试制度的规划125

一、高等文官、普通文官考试法规126

二、外交官、领事官考试法规128

三、司法官、巡警官考试的实践129

第二节 文官铨叙制度的初创130

一、文官任用制度130

二、文官官俸制度133

三、文官考绩与奖惩制度134

四、文官抚恤制度135

第三节 其他文官制度的创新137

一、文官礼节137

二、文官服务规则137

三、文官的官服138

第六章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文官制度的蓝图140

第一节 文官考试140

一、广州国民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140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146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评析150

第二节 文官任用151

一、广州国民政府的文官任用制度152

二、武汉国民政府文官任用制度154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文官任用制度评析159

第三节 文官奖惩160

一、广州国民政府的文官奖惩制度161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文官奖惩制度165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文官奖惩制度评析167

第四节 文官官等与薪俸168

一、广州国民政府的文官官等与薪俸制度168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薪俸制度174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文官薪俸制度评析174

第五节 文官养老、抚恤176

一、广州国民政府的文官养老、抚恤制度176

二、武汉国民政府的文官抚恤制度178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文官养老、抚恤制度评析179

第六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文官考绩及其他制度179

一、考绩制度179

二、文官的义务及其他制度180

三、文官制度的诸多层面尚未付诸实践183

第三编 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187

第七章 北京民国政府的文官考试187

第一节 文官管理机构187

一、铨叙局188

二、考绩司189

第二节 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189

一、典试委员会190

二、文官考试法草案190

第三节 文官考试制度的推行191

一、文官高等考试192

二、文官普通考试197

三、特种文官考试203

四、归国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220

五、学绩试验222

第四节 文官考试制度评析223

一、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性224

二、文官考试制度的局限性227

第八章 北京民国政府的文官任用230

第一节 考试分发任用230

一、铨叙局咨送毕业生分发任用230

二、留学生甄拔及格分发任用231

三、文官高等考试及格分发任用231

四、文官普通考试分发任用234

五、文官特殊考试分发任用237

六、保荐分用240

第二节 各类文官的任用240

一、高等文官与普通文官任用241

二、特殊文官的任用246

第三节 甄别和甄用267

一、甄别268

二、甄用272

第四节 聘用和雇用277

一、聘用277

二、雇用279

第五节 文官任用制度评析280

一、文官任用制度的合理因素280

二、文官任用制度之弊282

第九章 北京民国政府的文官考绩285

第一节 中央政府机关的考绩和全国官吏考绩办法285

一、中央政府机关的考绩286

二、全国官吏考绩办法287

第二节 赋税征收官的考成287

一、关厘征收考成287

二、征收田赋考成291

三、销盐考成296

四、征收所得税考成296

五、监督财政长官考成298

第三节 其他官员的考绩299

一、司法官的考绩299

二、县知事的考绩301

三、办学兴学官员的考绩303

第四节 文官考绩制度评析303

一、文官考绩制度的合理因素304

二、文官考绩制度存在的问题307

第十章 北京民国政府文官的奖惩310

第一节 文官的奖励310

一、颁勋与颁爵311

二、奖励的标准、条件与种类313

第二节 文官的惩戒319

一、惩戒机构319

二、惩戒的对象、种类与程序325

第三节 文官奖惩制度评析329

一、文官奖惩制度之利329

二、文官奖惩制度之弊332

第十一章 北京民国政府的文官培训336

第一节 中央文官的培训336

一、文官学习规则336

二、普通文官的培训337

三、司法、警察等官的培训341

第二节 各省、区文官的培训349

一、省吏治研究所350

二、省政治研究所352

三、从省政治研究所到吏治视察所354

四、京兆自治研究所355

第三节 文官培训制度的评析356

一、文官培训制度的合理因素356

二、文官培训制度的缺点358

第十二章 北京民国政府文官的官等薪俸361

第一节 北京民国政府的文官官等361

一、行政官官等362

二、特殊文官官等364

第二节 北京民国政府的文官薪俸365

一、行政官薪俸365

二、外交官薪俸367

三、技术官薪俸369

四、司法官薪俸369

第三节 文官官等薪俸制度评析372

一、文官官等薪俸制度的特点372

二、文官官等薪俸制度存在的问题373

第十三章 北京民国政府文官的服务与保障378

第一节 文官的服务378

一、文官的服务379

二、文官的纪律380

第二节 文官的保障385

一、职业保障385

二、工作保障388

三、恤金制度389

第三节 文官服务与保障评析394

一、文官服务评析394

二、文官保障评析396

第四编 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发展401

第十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的设置与沿革401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的推行与考试院的设置401

一、五院制政府的建立402

二、公务员制度的推行405

三、考试院的设置及其职权414

第二节 人事管理制度的统一与考试院机构的扩大420

一、考试院西迁重庆421

二、人事管理制度的统一423

三、考试院机构的扩大426

四、各省铨叙处的成立431

第三节 “行宪”以后考试院的改组及其职权433

一、总统府考试院434

二、总统府考试院考选部436

三、总统府考试院铨叙部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