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工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区工作
  • 林胜义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16225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区工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1

第一节 社会工作取向的转变2

一、介入时机的转变3

二、指涉范围的转变3

三、责任归属的转变3

四、服务焦点的转变4

第二节 社区工作名词的界定5

一、社区工作6

二、社区组织7

三、社区发展8

四、社区营造9

五、社区服务10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不同面向11

一、社区发展工作v.s.社会计画12

二、自助或服务取向v.s.影响取向12

三、综融社区工作v.s.专精社区工作13

四、著重「过程」v.s.著重「结果」13

五、促成或使能者的角色v.s.组织的角色14

六、放在人们拥有的权利v.s.放在一种取向或态度14

七、无酬的社区工作v.s.有酬的社区工作15

第四节 社区工作与相关名词的整合17

一、以社区工作包容其他相关名词17

二、将社区工作朝向多元面向发展19

三、将社区工作方法运用于相关领域19

四、将社区工作目的聚焦于增进居民福利20

第二章 社区工作的发展脉络21

第一节 英国社区工作的发展22

一、睦邻运动开启社区工作的先河(1900年前后)22

二、经济消沈引发社区工作的改革(1930年代)23

三、社会民主共识促成社区方法的发展(1940-1967)24

四、社区工作的「黄金岁月」(1968-1970年代中葉)25

五、石油危机导致社区工作衰退(1970年代)29

六、新右派对社区工作的重新定位(1980年代)30

七、社区工作面临都市方案衰退的挑战(1990年代)31

八、「社区新政」计画的实施(1997年-)32

第二节 美国社区工作的发展34

一、早期社区发展的启动(1889-1959)34

二、社区发展联盟的兴起(1960年代)36

三、社区邻里组织的扩大发展(1970年代)37

四、社区发展联盟的转型(1980年代)38

五、社区发展联盟加强社区关怀行动(1990年-)39

第三节台湾社区工作的发展40

一、社区发展概念的萌芽(1950-1964)40

二、社区发展列入社会政策(1965-1967)41

三、县市颁行社区发展计画(1968-1982)42

四、社区发展组织转型为人民团体(1983-1991)43

五、社区营造与福利社区化双元发展(1994-1999)45

六、社区发展的整合工作(2000年-)48

第三章 社区工作的理论53

第一节 社会科学中的相关理论54

一、系统理论和组织54

二、社会学习理论55

三、现实建构56

四、社会交换理论和权力57

五、组织相互关系理论58

六、冲突理论59

七、其他解释架构59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宏观理论61

一、多元主义社区工作理论61

二、基进与社会主义社区工作理论63

三、女性主义社区工作理论65

四、黑人及反种族主义社区工作评论67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微观理论68

一、社区系统理论69

二、社区网络理论70

三、社区充权理论72

第四章 社区工作的模式77

第一节 楼斯曼的社区组织实务模式78

一、地区发展79

二、社会计画80

三、社会行动80

第二节 波普罗的社区工作实务模式81

一、社区照顾83

二、社区组织84

三、社区发展84

四、社会/社区计画85

五、社区教育85

六、社区行动86

七、女性主义社区工作87

八、黑人及反种族主义社区工作88

第三节 韦罗等人的综合性社区工作模式90

一、韦罗与甘布尔的综合性实务模式90

二、杰弗梨丝的社区实务四方块模式92

三、布鲁吉曼的社区组织四个模式93

第四节 克里兹曼与麦克奈的ABCD模式96

一、基本观点96

二、工作目标98

三、实施的过程98

四、工作者的角色99

第五章 接触社区及居民101

第一节 与社区及居民接触的主要目的103

一、建立初步的关系103

二、进行探索性互动103

三、认识社区的空间分布104

四、探查社区的交通网络104

五、了解社区的文化、风俗、语言104

六、蒐集社区人口相关资讯105

七、观察社区权力结构的情况105

八、留意社区可能发生的问题106

九、留意社区内部的资源106

第二节 与社区及居民接触的过程108

一、接触之前108

二、正式接触109

三、接触之后111

第三节 与社区成员接触的原则111

一、不错过进行接触或再次接触的任何机会111

二、考量你在进行接触中有什么感觉112

三、学习如何去倾听和观察112

四、为建立接触而开创机会113

五、为了「获得」必须「给予」114

六、切勿轻信人们所说的每一件事114

第六章 评估社区需求117

第一节 社区评估的类型118

一、综合性评估118

二、熟悉性评估119

三、问题取向评估120

四、次级系统评估120

第二节 由硬体资讯进行社区需求评估122

一、机构纪录122

二、研究报告122

三、官方资料122

四、服务案例122

五、地方报纸122

六、网络资讯122

七、其他122

第三节 由社区软体资讯进行需求评估123

一、问卷调查123

二、重要人物访谈124

三、焦点团体125

四、社区会议126

五、登门拜访127

六、就补助款项询问社区居民的需求128

七、利用社区活动进行创意调查128

八、由某些议题找出社区需求129

九、由广角与狭角扫描社区需求130

十、自己动手做社区需求轮廓130

十一、滚雪球131

十二、撒播种子132

第七章 建立社区组织与团体133

第一节 建立社区组织的步骤134

一、了解社区居民135

二、界定社区问题136

三、积极进入社区之中136

四、使充权成为变迁的力量137

五、完成一个适当组织的建立137

第二节 建立社区团体的步骤139

一、接触139

二、聚会139

三、了解需求139

四、确定目标139

五、形成组织139

六、确认资源139

七、设计行动方案139

八、任务分工140

九、评估成果140

第三节 协助社区成立发展协会的步骤140

一、发起及连署142

二、召开筹备会议及徵求会员142

三、举行成立大会及通过组织章程142

四、设立内部组织单位143

五、申请立案143

第四节 社区组织与相关单位的连结144

一、沟通145

二、合作145

三、协商146

四、夥伴147

五、联盟147

第八章规划社区工作方案149

第一节 规划方案的前置作业150

一、成立方案规划工作小组151

二、了解资金的赞助者151

三、考量方案的成本152

四、处理一些实务上的细节152

第二节 规划方案的重要程序153

一、目标的确立154

二、工作的进度155

三、经费的编列156

四、方案的评估157

第三节 方案计画书的基本架构159

一、缘起159

二、依据159

三、目标160

四、办理单位160

五、实施时间160

六、实施地点161

七、服务对象/参加对象161

八、服务内容/实施内容161

九、经费预算162

十、预期效益162

十一、附则162

第四节 方案执行前的整备程度163

一、社区整备程度的概念163

二、社区整备程度的评估程序164

三、评估计分及因应策略165

第九章 执行社区工作方案167

第一节 召开社区会议以启动社区组织168

一、会议的时间169

二、会议的地点169

三、会议的流程170

四、会议的主持171

第二节 加强社会行销以发动居民参与171

一、在产品方面172

二、在价格方面174

三、在场所方面175

四、在促销方面176

第三节 落实资源管理以动用社区资源177

一、盘点社区资源177

二、发掘社区资源179

三、建立资源档案180

四、规划社区资源180

五、动用社区资源180

六、维系社区资源181

第十章 评量社区工作绩效183

第一节 一般社区工作方案的绩效评量184

一、评量指标的建构184

二、评量的实施方式185

三、评量的实施步骤186

四、评量的实施方法187

第二节 卫服部社区发展工作的绩效评鉴189

一、社区发展工作绩效评鉴的指标190

二、社区发展工作绩效评鉴的实施方式191

三、社区发展工作绩效评鉴的实施步骤192

第三节 社区工作绩效评量的基本原则194

一、受评单位对于评量指标有清楚的了解194

二、评量的实施过程必须公平194

三、评量标的是工作而不是个人195

四、评量应该在合作的气氛下进行195

五、受评单位应该有完成指定工作所需资讯和资源195

第十一章 社区工作在人群服务领域的运用197

第一节 社区工作在社区照顾的运用198

一、社区照顾的概念198

二、在英国社区照顾的运用199

三、在台湾社区照顾的运用200

第二节 社区工作在福利社区化的运用202

一、福利社区化的概念202

二、在福利社区化实验方案的运用202

三、在社区发展工作绩效评鉴的运用204

第三节 社区工作在其他个人服务的运用204

一、社区工作与儿童及少年205

二、社区工作与妇女208

三、社区工作与身心障碍者210

第十二章 社区工作在社区相关领域的运用215

第一节 社区工作在社区营造的运用216

一、社区营造的概念216

二、在社区营造实务的运用217

第二节 社区工作在社区产业的运用218

一、社区产业的概念218

二、在社区产业实验研究方案的运用219

第三节 社区工作在其他社区领域的运用221

一、社区工作与住宅服务221

二、社区工作与环境保护223

三、社区工作与健康服务226

四、社区工作与犯罪防治227

第十三章 社区工作在灾后社区重建的运用231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灾害防救的任务232

一、减灾期232

二、整备期233

三、应变期233

四、重建期233

第二节 灾后社区重建的实施过程234

一、台湾世展会灾后原乡社区生活与产业重建234

二、屏东县万丹生活重建服务中心的灾后生活重建236

第三节 灾后社区重建的国际经验238

一、日本阪神地震灾后的重建经验239

二、印度海啸灾后的重建经验240

三、海地大地震灾后的重建经验241

四、中国四川地震灾后的重建经验242

第十四章 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及团体工作的整合运用247

第一节 社区工作与个案工作及团体工作之比较248

一、相异处250

二、相同处250

三、关联性250

第二节 社区个案工作在社区的运用251

一、进行初步的社区评估251

二、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251

三、确定达成目标的资源需求252

四、分配现有资源或透过交换取得资源253

五、评估个案工作计画相关的各种资源253

六、协商交换及连结案主与资源拥有者254

七、监视资源网络的公平交换254

八、教导案主管理他的资源系统254

第三节 社会团体工作在社区的运用257

一、将成员聚集在一起257

二、决定工作项目及其顺序258

三、面对衰败加以补救259

四、与团体及成员一起工作260

五、撤退及结束261

第十五章 社区工作的下一步265

第一节 运用优势、充权、复原力的观点266

一、优势267

二、充权267

三、复原力268

第二节 建立社区组织本身及其成员的能力269

一、建立社区能力的前提条件270

二、建立社区组织本身的能力270

三、建立社区成员个人的能力272

四、建立社区能力的策略273

第三节 建构正式与非正式的社区支持网络273

一、社区支持网络建构的功能274

二、正式与非正式的社区支持网络275

三、社区工作者在支持网络建构中的角色277

第四节 营造一个卓越及永续发展的社区277

一、健全社区的组织及人事278

二、树立正确的社区价值观278

三、弹性运用社区组织的规范279

四、善用社区固有的资产279

五、贴近社区居民的需求280

六、强调以行动为工作取向280

七、启发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280

八、持续强化社区成员的能力281

参考书目283

附录 社区工作者的典范——陆光老师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