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越研究 第4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百越研究 第4辑
  • 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等编;吴春明,蓝达居,何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919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百越-民族历史-中国-文集;百越-民族文化-中国-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百越研究 第4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族群源流1

1.江南对虎神的崇拜——兼探虎方之地望&郭静云(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1

2.岭南总名陆梁出自越语说新证&周运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28

3.百越民族考古学文化考证瑶族千家洞在灌阳——瑶族千家洞问题研究之九&盘立(广西桂林靖江王陵博物馆) 盘福东(广西桂林博物馆)35

4.南越国内的汉越文化融合例证&张启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46

5.略论闽越族与南岛语族的关系&朱燕英(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57

6.以吴简为例看叛逃人口与山越关系&张玉林(广西防城港市博物馆)63

7.六朝时期东南地区族群关系综说&林校生(福建宁德师范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69

8.从考古资料探讨黎族族源&郝思德(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黄兆雪(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81

9.试论黎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高泽强(海南三亚琼州学院)92

10.瓯越名城温州历史上的王国、开拓、海防&龚剑锋、宋文犇(浙江师范大学)100

11.再论木佬即仡佬&吴国富(广西民族大学) 陈明君(云南大学)108

12.畲民最早入迁景宁时间辨析——雷进裕等人于明万历年间而非唐永泰二年迁入景宁&雷必贵(厦门大学人文学院)119

文化内涵130

13.华南“洞穴人家”的文化性质&佟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30

14.汉至南朝岭南地区的陆路交通工具&蒋廷瑜(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143

15.瘴疠保护西瓯、骆越人及其后裔得以存在繁衍&范宏贵(广西民族大学)152

16.从口头传统看侗台语族的鳄崇拜及其遗存&李斯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158

17.试析侗族龙纹饰的文化内涵及造型艺术&周羽(广西桂林博物馆)168

18.壮族山歌当下的生境与传承现状——以桂西那贯屯的田野调查为例&平锋(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177

19.“道体”师用:广西上林县西燕壮族师公《大斋请圣科》分析&覃延佳(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186

20.试析黎族有关文身的神话、传说与歌谣&王献军(海南师范大学)194

21.从文化边缘到耕读传家——浙南培头村钟姓畲族的历史抗争&王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204

22.桂林宋代“判隅知寨碑”初探&蓝冰(广西临桂县文物管理所)217

23.“苗图”浅议&干小莉(云南民族大学)225

考古研究231

24.海南岛昌化江流域史前文化及相关问题&何国俊(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31

25.台湾海峡两岸史前聚落的扩张和海洋适应&程玲(福建厦门市博物馆)240

26.马岭文化的初步分析&黄运明(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252

27.浅论闽西山地的浮滨文化——以长汀河田镇赢坪、山塘坑遗址墓葬资料为中心&张闻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范雪春、王芳、危长福(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273

28.浮滨文化玉(石)器中的夏商因素&石荣传(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86

29.广东横岭山墓地墓葬布局初探&游晓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99

30.试论广西古代崖洞葬中的独木棺&彭书琳(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310

31.湘北地区商至西周时期的器物模仿现象——兼谈早期越式鼎的出现背景&盛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23

32.越国贵族墓葬的文化因素与文化性质&葛琮源、曹峻(上海大学历史系)333

33.华南秦汉越人窄坑墓&刘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344

34.越南Mán B?c陶鼓刍议&卢智基(香港中文大学)358

35.百越“乐制”初探&付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66

36.闽北六朝墓葬与族群变迁——以建瓯东峰六朝墓葬为例&王新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76

37.东南地区六朝墓葬中的越文化因素&刘中伟(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