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稳定的周期性演变研究 以资产证券化为分析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稳定的周期性演变研究 以资产证券化为分析视角
  • 李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33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稳定的周期性演变研究 以资产证券化为分析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4

一 研究思路4

二 研究方法7

三 创新之处8

第三节 结构安排9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4

第一节 金融稳定的基本理论14

一 关于金融稳定内涵的讨论14

二 金融稳定的相关理论16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23

一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内涵23

二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及运作流程26

三 资产证券化的功能31

四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品种33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相关文献47

一 资产证券化对资产均衡价格波动的影响47

二 资产证券化对流动性的影响50

三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转移和扩散机制52

四 关于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其他观点53

第三章 金融稳定性的维护:基于资产证券化创新及发展的视角54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对金融稳定的维护54

一 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的本质:一种新型“信用中介”55

二 资产证券化发挥“信用中介”功能的具体形式: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57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对金融稳定的维护58

一 资产证券化增加流动性功能对金融稳定的维护59

二 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对金融稳定的维护60

第三节 从美国市场看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的维护61

一 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例62

二 次贷危机前美国金融市场发展概况68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交易特性:金融稳定出现“脆弱性”因素的主要原因72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交易特性72

一 资产证券化的产品特性72

二 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交易特性74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中存在的“脆弱性”77

一 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存在的问题77

二 资产证券化存在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77

三 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78

四 资产证券化监管存在的问题80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导致的“脆弱性”81

一 资产证券化“增加流动性”功能导致的“金融脆弱性”82

二 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导致的“金融脆弱性”86

第五章 资产证券化导致金融脆弱性转化为金融不稳定的主要途径94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导致金融不稳定的总体概览94

一 资产证券化导致了风险的转移和扩散94

二 资产证券化导致流动性的过度扩张96

三 资产证券化导致了流动性危机的扩散97

四 资产证券化导致了投资者对高风险的偏好97

五 资产证券化导致金融不稳定的具体案例——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98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影响金融稳定的简化模型106

一 证券化市场与房地产价格反馈的模型106

二 房地产与证券化市场的价格反馈机制112

三 房地产与证券化市场的价格反馈机制的实证分析114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导致金融不稳定的实证分析116

一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机构杠杆率影响的实证分析116

二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122

第六章 金融稳定背景下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构建135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监管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基于金融稳定的考虑135

一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极其复杂且难以计量135

二 资产证券化使传统融资中介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136

三 资产证券化基本功能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136

四 资产证券化投资者的高杠杆性对金融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137

第二节 关于资产证券化监管缺陷的讨论137

一 关于资产证券化监管缺陷的第一个维度:微观审慎监管的偏差138

二 关于资产证券化监管缺陷的第二个维度:宏观审慎监管的缺位138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改进:强化宏观审慎监管139

一 资产证券化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目标140

二 资产证券化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框架140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构建143

一 资产证券化监管主体的确定143

二 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构建——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有机结合144

第七章 金融稳定背景下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内在需求146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有利于银行体系转移风险146

一 住房价格过度上涨给消费者、投资者和开发商带来的风险146

二 住房价格上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148

三 我国住房价格上涨导致风险上升的实证分析150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154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创新是完善资本市场的需要155

一 资产证券化创新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155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有利于完善债券市场的结构156

三 资产证券化创新有利于拓宽资本市场中的投资渠道156

四 资产证券化创新可以解决我国金融市场的功能错位及割裂状况157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创新有助于货币政策高效传导157

一 多层次金融市场逐渐形成158

二 金融中介机构的迅速发展158

三 金融市场的法律环境初步完善159

第五节 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59

一 必须要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159

二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159

三 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要以市场客观条件为基础160

四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必须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160

五 其他若干启示160

第八章 金融稳定背景下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模式选择163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基本模式的选择163

一 我国资产证券化基本模式之争163

二 我国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现实选择166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市场参与主体的设计169

一 特设目的机构(SPV)的模式选择169

二 资产证券化相关服务机构的模式选择170

三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行主体及投资者的选择172

第三节 基础资产构建的理论基础——投资组合理论173

一 基础资产构建的理论基础——投资组合理论173

二 基础资产池的构建标准177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体系的创建179

一 我国发展信用评级体系的必要性分析179

二 关于信用评级对资产证券化的作用180

三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体系的设计181

四 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体系的构建191

第五节 资产证券化的品种设计193

一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初期的品种选择193

二 我国资产证券化品种的长期选择194

第六节 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195

参考文献198

后记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