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创新
  • 陈勇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化战争呼唤军事理论创新1

一、令人瞩目的世界军事理论创新大潮2

(一)军事理论创新发端于信息战个体研究3

(二)美国走在信息化军事理论创新的前列6

(三)世界主要国家广泛进行军事理论创新9

二、引发军事理论创新大潮的主要因素13

(一)军事技术发展推动军事理论创新13

(二)国家战略需求牵引军事理论创新16

(三)局部战争实践促进军事理论创新21

三、军事理论创新是新军事变革的灵魂24

(一)军事理论创新为军事变革提供主观动力25

(二)军事理论创新为军事变革提供智力支持28

(三)军事理论创新为军事变革提供思想环境34

四、重塑性是军事理论创新的重要特征37

(一)军事理论创新烙上信息时代印记37

(二)军事理论创新以信息化为着眼点40

(三)军事理论创新基于新的思维方式41

第二章 变动更新中的国家安全理论47

一、时代嬗变中的国家安全观47

(一)国家安全观变化的复杂动因48

(二)国家安全观变化的基本内容51

二、延续至今的传统安全理论56

(一)内涵扩大的综合安全理论56

(二)非对抗性的共同安全理论61

(三)追求共赢的合作安全理论63

三、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及其实践67

(一)江泽民提出“新安全观”67

(二)实践“新安全观”的“上海合作组织”73

四、备受争议的国际安全理论78

(一)牵强的“民主和平论”78

(二)逆流而动的“新干涉主义”理论83

(三)渲染冲突的“文明冲突论”88

(四)谋求美国霸权的“新帝国论”90

(五)维护美国霸权的“力量平衡论”97

第三章 应对新挑战的军事战略理论101

一、“先发制人”上升到战略层次101

(一)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背景101

(二)“先发制人”战略的特点103

(三)“先发制人”战略的影响108

二、面向信息社会的战略革新112

(一)国家安全的基础是信息安全112

(二)作战优势的基点是信息优势114

(三)基本的作战方式是网络中心战116

三、具有进攻性的核战略调整119

(一)美国:向新“三位一体”转变120

(二)俄罗斯:具有“先发制人”的因素123

(三)英法:确保“有限核威慑”125

(四)其他国家:谋求“最低限度核威慑”127

四、争夺太空优势的战略竞争129

(一)美国:从“争夺空间”到“控制空间”129

(二)俄罗斯:打造“天军”132

(三)欧盟:力量整合,军民互促134

第四章 全方位突破的作战理论136

一、一体化的联合作战理论136

(一)联合作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37

(二)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的核心思想139

(三)一体化联合作战理论的主要特点141

二、震慑制敌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146

(一)“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产生的背景147

(二)“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基本内容149

(三)“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对美军建设的影响153

三、确保对敌优势的信息作战理论154

(一)信息作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55

(二)信息作战理论的主要内容157

(三)信息作战理论的新发展161

四、注重效能的精确作战理论162

(一)精确作战理论的提出162

(二)精确作战理论的物质基础和主要内容164

(三)精确作战理论的影响166

(四)精确作战理论的主要特点167

五、着眼效果的非接触作战理论169

(一)非接触作战理论产生的动因169

(二)非接触作战理论的主要内容172

(三)“三非”作战理论的关系175

第五章 着眼信息化的军队建设理论179

一、提升整体作战能力的军事转型理论179

(一)美国的军事转型理论180

(二)其他主要国家的军事转型理论193

二、构建一体化力量的系统集成理论194

(一)系统集成理论的基本内涵195

(二)系统集成理论的实践应用198

三、与战争需求相一致的军种建设理论203

(一)规模适度协调发展的总体结构理论204

(二)加强战略反应能力的陆军建设理论206

(三)拓宽力量运用范围的海军建设理论209

(四)战略地位继续提高的空军建设理论212

四、日益完善发展的军事管理与领导理论216

(一)建设“事业型”军队的管理理论217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军事领导理论221

第六章 适应新战争形态的动员理论225

一、重建动员理论225

(一)重建动员理论适应了全面战争向局部战争的转变226

(二)重建动员理论强调搭建一个良好的动员基础平台227

(三)重建动员理论依赖于动员转化能力的建设228

(四)重建动员理论的现实意义230

二、联合军事动员理论231

(一)联合军事动员的实质是一体化动员232

(二)一体化动员的主要内容234

(三)联合军事动员理论的未来236

三、其他动员理论238

(一)快速动员理论239

(二)逐级反应动员理论240

(三)精确动员理论242

(四)联盟动员理论243

第七章 充满活力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245

一、统一的规划协调机制245

(一)战略定位,确定方向246

(二)顶层设计,统一规划247

(三)风险管理,监督协调250

二、多层面的理论交流机制252

(一)理论创新主体多元252

(二)学术争鸣平台多样256

(三)思想交流渠道多层258

三、研演结合的试验评估机制261

(一)专家系统的理论价值评估261

(二)作战实验室的虚拟实践263

(三)演习和实战的综合检验269

四、配套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271

(一)以法规形式实现转化271

(二)以顺畅渠道促进转化273

(三)以配套措施保障转化274

第八章 走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创新之路276

一、坚持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276

(一)深刻理解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科学体系276

(二)努力掌握运用贯穿始终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78

(三)认真学习领悟蕴含其中的求实品格和创新勇气280

二、正确审视军事理论创新的时代方位281

(一)创新军事理论刻不容缓282

(二)创新军事理论具备有利条件284

(三)创新军事理论面临诸多挑战287

三、准确把握军事理论创新的主攻方向288

(一)加强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理论研究288

(二)创新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作战理论290

(三)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制胜之道292

(四)研究新形势下军队正规化建设特点规律294

四、不断完善军事理论创新的运行机制296

(一)完善创新型军事理论人才培养机制296

(二)完善军事理论研究的组织协调机制298

(三)完善军事理论创新的检验评估机制300

(四)完善军事理论成果的应用转化机制302

参考资料304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创新》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