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其保护利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其保护利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372564.jpg)
- 景怀宇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其保护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体系2
1.1.1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体系2
1.1.2 本书的研究重点8
1.2 显著的成绩与堪忧的问题9
1.2.1 取得的主要成绩9
1.2.2 堪忧的问题11
1.3 政府的重视与现实的无奈13
1.4 对遗产价值体系研究的必要性22
第二章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及其特性24
2.1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概念24
2.1.1 国内外研究综述24
2.1.2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价值体系27
2.2 本底价值28
2.2.1 科学价值28
2.2.2 历史文化价值34
2.2.3 美学价值37
2.3 直接应用价值41
2.3.1 科学研究42
2.3.2 教育启智44
2.3.3 山水审美47
2.3.4 旅游休闲51
2.3.5 实物产出52
2.4 间接衍生价值53
2.4.1 产业发展53
2.4.2 社会促进56
2.5 遗产价值体系的特性61
2.5.1 类型的多样性——全面认识61
2.5.2 要素的有机性——整体保护61
2.5.3 系统的层次性——保护为先63
2.5.4 发展的阶段性——有序演替64
2.5.5 主体的差异性——统筹兼顾70
2.5.6 利用的公平性——永续利用71
第三章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因由74
3.1 表象问题74
3.1.1 错位的开发74
3.1.2 超载的利用81
3.1.3 低下的效益84
3.1.4 多头的管理87
3.1.5 多样的破坏87
3.2 深层因缘101
3.2.1 异化的思潮——哲学的解释101
3.2.2 认识的偏差——社会学的解释102
3.2.3 公地悲剧——经济学的解释115
3.2.4 权力失衡——行政管理学的解释117
3.2.5 监管失效——法律上的解释120
第四章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126
4.1 严格保护本底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126
4.1.1 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内涵126
4.1.2 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关系128
4.2 适度利用直接应用价值——综合效益原则129
4.2.1 功能综合利用129
4.2.2 品综合开发131
4.2.3 业综合发展134
4.3 大力开发间接衍生价值——催化效应原则134
4.3.1 间接衍生价值作用的特点134
4.3.2 空间结构关联效应135
4.3.3 产业发展乘数效应136
第五章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139
5.1 一个主线——科学的区域发展观139
5.2 两个核心——遗产地经济的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141
5.2.1 遗产地经济的概念141
5.2.2 遗产地经济的空间布局划分142
5.2.3 遗产地经济的空间消长规律144
5.2.4 遗产地经济空间布局的原则155
5.2.5 遗产地经济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160
5.2.6 遗产地门内经济的发展161
5.2.7 遗产地门外产业的发展167
5.2.8 遗产地域外产业的发展168
5.3 三个层次——点、线、面169
5.3.1 历史的真实体现——景点的保护170
5.3.2 布局的景位指向——服务网点的布局171
5.3.3 合理的城镇体系——居民点的发展174
5.3.4 动物迁徙的通道——生态走廊180
5.3.5 内外有别的纽带——道路交通线181
5.3.6 强制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184
5.3.7 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层面190
第六章 实例研究——大理的启示196
6.1 苍山-洱海风景资源形成的区域自然文化背景197
6.1.1 自然背景197
6.1.2 人文背景198
6.2 苍山-洱海风景资源的价值体系199
6.2.1 本底价值199
6.2.2 直接应用价值202
6.2.3 间接衍生价值206
6.3 苍山-洱海风景片区现状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208
6.3.1 旅游开发区问题208
6.3.2 城镇建设问题209
6.3.3 违背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景区景点建设问题211
6.3.4 旅游问题212
6.3.5 矿产开发问题213
6.3.6 整体生态环境问题214
6.3.7 管理体制问题214
6.4 苍山-洱海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的主要对策215
6.4.1 正确的认识215
6.4.2 健康的城镇化道路215
6.4.3 科学的城市空间结构215
6.4.4 合理的功能分区217
6.4.5 详细的整治规划220
6.4.6 深层次的价值利用220
6.4.7 建立统一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