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白人驹,张雪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06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301MB
- 文件页数:705页
- 主题词:影像诊断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诊断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
一、X线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
二、CT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3
三、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6
第二节 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11
一、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11
二、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11
第三节 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13
一、医学影像诊断原则13
二、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15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18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18
一、正常X线表现18
二、正常CT表现21
三、正常MRI表现22
第二节 异常影像学表现28
一、异常X线表现28
二、异常CT表现30
三、异常MRI表现31
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33
一、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33
二、CT的应用价值和限度33
三、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33
四、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33
第四节 颅内肿瘤34
一、星形细胞肿瘤36
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41
三、室管膜肿瘤42
四、髓母细胞瘤44
五、脑膜瘤44
六、垂体腺瘤47
七、颅咽管瘤50
八、生殖细胞瘤50
九、听神经瘤52
十、脑转移瘤53
第五节 颅脑损伤55
一、颅骨骨折56
二、脑挫裂伤57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58
四、颅内血肿60
五、硬膜下积液62
六、脑外伤后遗症63
第六节 脑血管疾病63
一、脑梗死63
二、颅内出血70
三、脑血管畸形74
四、颅内动脉瘤76
五、海绵窦综合征78
六、脑白质疏松症79
第七节 颅内感染性疾病80
一、颅内化脓性感染80
二、颅内结核83
三、颅内寄生虫病85
四、病毒性脑炎87
第八节 颅脑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90
一、脑膜膨出和脑膜脑膨出90
二、先天性脑积水91
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92
四、先天性第四脑室中孔和侧孔闭锁92
五、脑灰质异位93
六、胼胝体发育不全93
七、蛛网膜囊肿94
八、神经皮肤综合征95
第九节 脑变性疾病97
一、阿尔茨海默病97
二、帕金森病98
三、肝豆状核变性98
第十节 脱髓鞘疾病99
一、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99
二、多发性硬化100
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02
第十一节 脊髓和椎管内疾病103
一、椎管内肿瘤103
二、脊髓外伤107
三、椎管内血管畸形109
第三章 头颈部111
第一节 眼及眼眶111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11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12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14
四、眼眶炎性病变114
五、眼和眼眶肿瘤116
六、眼眶脉管性病变119
七、眼部异物和眼眶骨折121
第二节 鼻和鼻窦122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22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24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24
四、鼻窦炎性病变125
五、鼻和鼻窦肿瘤128
六、鼻和鼻窦骨折131
第三节 耳部132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32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35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36
四、耳部肿瘤136
五、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139
第四节 口腔颌面部142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42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44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44
四、牙源性囊肿145
五、牙源性肿瘤146
六、非牙源性肿瘤147
七、涎腺疾病147
第五节 咽部149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49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50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50
四、咽部肿瘤151
五、咽部感染性疾病156
六、咽部异物157
第六节 喉部158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58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59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61
四、喉部肿瘤161
五、喉气囊肿163
六、喉外伤165
七、喉异物165
第七节 颈部166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166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167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68
四、颈部淋巴结病变169
五、颈血管鞘区病变170
六、甲状腺病变171
七、甲状旁腺病变173
第四章 呼吸系统175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175
一、正常X线表现175
二、正常CT表现178
三、正常MRI表现181
第二节 异常影像学表现183
一、异常X线表现183
二、异常CT表现188
三、异常MRI表现191
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193
一、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193
二、CT的应用价值和限度193
三、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193
四、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193
第四节 气管和支气管疾病194
一、先天性支气管囊肿194
二、支气管扩张195
三、慢性支气管炎196
第五节 肺先天性疾病197
一、肺隔离症197
二、肺动静脉瘘198
第六节 肺部炎症200
一、大叶性肺炎200
二、支气管肺炎202
三、支原体肺炎202
四、间质性肺炎203
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05
六、肺炎性假瘤206
七、肺脓肿207
八、艾滋病的肺部感染208
第七节 肺结核212
一、原发型肺结核212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13
三、继发型肺结核214
四、结核性胸膜炎216
第八节 肺真菌病219
一、肺曲菌病219
二、肺隐球菌病219
第九节 肺寄生虫病221
一、血吸虫病221
二、肺吸虫病221
三、肺棘球蚴病222
第十节 原因不明性肺疾病223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223
二、结节病224
三、韦格肉芽肿224
第十一节 肺肿瘤226
一、肺癌226
二、肺转移瘤230
三、肺良性肿瘤231
第十二节 肺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232
一、肺水肿232
二、肺血栓栓塞疾病234
三、肺梗死235
第十三节 尘肺236
一、矽肺和混合矽肺237
二、有机粉尘尘肺240
第十四节 胸膜病变240
一、胸膜炎241
二、气胸与液气胸242
三、胸膜增厚、粘连与钙化242
四、胸膜肿瘤243
第十五节 纵隔疾病245
一、纵隔肿瘤和瘤样病变245
二、纵隔其他非肿瘤性疾病250
第十六节 膈肌病变252
一、膈疝252
二、膈膨升253
三、膈麻痹254
第十七节 胸部外伤254
一、肋骨骨折254
二、气胸与液气胸255
三、肺挫伤255
四、肺撕裂伤与肺血肿256
五、气管及支气管裂伤256
第五章 循环系统258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258
一、正常X线表现258
二、正常CT表现261
三、正常MRI表现264
第二节 异常影像学表现265
一、异常X线表现265
二、异常CT表现271
三、异常MRI表现274
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276
一、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276
二、CT的应用价值和限度276
三、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277
四、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279
第四节 先天性心脏、大血管位置和连接异常279
一、镜面右位心279
二、左旋心和右旋心279
三、右位主动脉弓279
四、迷走右锁骨下动脉280
五、肺静脉异位引流280
六、腔静脉异位引流281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282
一、房间隔缺损282
二、室间隔缺损283
三、动脉导管未闭285
四、法洛四联症286
第六节 后天性心脏病287
一、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287
二、高血压性心脏病289
三、风湿性心脏病290
四、肺源性心脏病291
五、心肌病292
第七节 心包疾病294
一、心包积液294
二、缩窄性心包炎295
第八节 大血管病变296
一、主动脉瘤296
二、主动脉夹层297
三、周围血管病变298
第六章 乳腺300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300
一、正常X线表现300
二、正常CT表现303
三、正常MRI表现303
第二节 异常影像学表现303
一、异常X线表现303
二、异常CT表现306
三、异常MRI表现307
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311
一、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311
二、CT的应用价值和限度311
三、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311
四、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312
第四节 乳腺感染性疾病312
第五节 乳腺增生313
第六节 乳腺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315
一、乳腺纤维腺瘤315
二、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316
三、乳腺脂肪瘤318
四、乳腺错构瘤319
五、乳腺积乳囊肿320
第七节 乳腺叶状肿瘤322
第八节 乳腺恶性肿瘤324
一、乳腺癌324
二、乳腺肉瘤328
第七章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331
第一节 胃肠道331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331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337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341
四、食管炎症341
五、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342
六、食管肿瘤343
七、食管其他疾病345
八、胃炎347
九、胃溃疡348
十、胃肿瘤350
十一、胃其他疾病355
十二、十二指肠溃疡357
十三、十二指肠憩室358
十四、十二指肠癌358
十五、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359
十六、小肠克罗恩病359
十七、小肠肿瘤360
十八、小肠其他疾病362
十九、溃疡性结肠炎363
二十、回盲部肠结核364
二十一、结肠、直肠癌365
二十二、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367
二十三、阑尾疾病369
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370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370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373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376
四、肝脏弥漫性疾病377
五、肝脓肿381
六、肝脏寄生虫病382
七、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385
八、肝脏恶性肿瘤389
九、肝移植395
十、胆系先天性疾病395
十一、胆系结石症398
十二、胆囊炎399
十三、胆系肿瘤与胆囊增生性疾病400
十四、胆道梗阻404
十五、胰腺炎405
十六、胰腺肿瘤408
十七、脾先天性发育异常416
十八、脾弥漫性病变417
十九、脾脓肿417
二十、脾肿瘤和瘤样病变418
二十一、脾梗死420
第三节 肠系膜和腹膜腔421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421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421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21
四、腹腔积液422
五、肠系膜和腹膜腔感染性病变422
六、肠系膜和腹膜肿瘤424
第四节 急腹症425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425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426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27
四、胃肠道穿孔428
五、肠梗阻429
六、肠系膜血管病变432
七、腹部外伤433
第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436
第一节 泌尿系统436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436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441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43
四、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444
五、泌尿系统结石448
六、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变451
七、泌尿系统肿瘤455
八、肾囊性疾病463
九、肾外伤466
十、肾移植的影像学467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468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468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470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71
四、良性前列腺增生471
五、前列腺癌472
六、睾丸肿瘤474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475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475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477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77
四、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478
五、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479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480
第四节 肾上腺490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491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492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492
四、库欣综合征493
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95
六、嗜铬细胞瘤497
七、肾上腺结核498
八、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和转移瘤499
九、肾上腺囊肿和髓脂瘤501
十、肾上腺意外瘤501
第五节 腹膜后间隙502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502
二、异常影像学表现503
三、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03
四、腹膜后纤维化504
五、腹膜后肿瘤505
第九章 骨骼肌肉系统510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510
一、正常X线表现510
二、正常CT表现514
三、正常MRI表现516
第二节 异常影像学表现518
一、异常X线表现518
二、异常CT表现522
三、异常MRI表现523
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525
一、X线的应用价值和限度525
二、CT的应用价值和限度526
三、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526
四、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526
第四节 骨关节发育畸形和骨软骨发育障碍527
一、骨关节发育畸形527
二、骨软骨发育障碍530
第五节 染色体病和遗传性疾病532
一、染色体病532
二、遗传性疾病534
第六节 骨与关节创伤535
一、骨折535
二、关节创伤541
第七节 骨坏死和骨软骨病544
一、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545
二、剥脱性骨软骨炎547
三、骨梗死548
第八节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550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550
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551
三、化脓性关节炎552
四、化脓性脊椎炎552
第九节 骨关节结核553
一、脊椎结核553
二、关节结核554
三、骨结核556
第十节 骨肿瘤与瘤样病变557
一、概述557
二、成骨性肿瘤558
三、成软骨性肿瘤564
四、骨髓源性肿瘤568
五、骨纤维组织肿瘤571
六、转移性骨肿瘤575
七、骨巨细胞瘤577
八、骨肿瘤样病变578
第十一节 代谢及营养障碍性疾病582
一、骨质疏松症582
二、骨质软化症583
三、肾性骨病583
第十二节 内分泌性骨病585
一、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585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585
第十三节 慢性关节病587
一、类风湿关节炎587
二、强直性脊柱炎589
三、退行性骨关节病590
四、髌股关节对合关系异常591
五、滑膜骨软骨瘤病592
六、痛风592
第十四节 脊柱病变594
一、脊椎退行性变594
二、椎间盘突出596
三、椎管狭窄598
第十五节 软组织病变599
一、软组织钙化与骨化性疾病599
二、软组织炎症602
三、软组织损伤603
四、软组织肿瘤605
第十章 儿科病变610
第一节 儿科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技术610
一、检查前准备610
二、X线检查610
三、CT检查611
四、MRI检查611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611
一、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特点611
二、胚胎脑病612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13
第三节 头颈部615
一、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特点615
二、腺样体肥大615
三、先天性发育畸形616
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618
五、视网膜母细胞瘤619
第四节 呼吸系统620
一、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特点620
二、新生儿肺疾病620
三、气管、支气管和肺发育异常622
四、呼吸道异物623
第五节 循环系统624
一、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特点624
二、主动脉畸形625
三、血管环畸形所致呼吸道和消化道压迫626
第六节 消化系统626
一、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特点626
二、先天性胃肠道发育畸形627
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31
四、肠套叠632
五、肝母细胞瘤633
第七节 泌尿与生殖系统633
一、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特点633
二、肾母细胞瘤634
三、神经母细胞瘤635
四、新生儿肾上腺出血635
第八节 骨骼与肌肉系统636
一、正常和异常影像表现的特点636
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638
三、维生素D缺乏症和维生素C缺乏症639
四、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641
五、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42
中英文名词索引645
英中文名词索引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