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的拐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的拐点
  • 张志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41507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教育事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的拐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教育强,则国家强——牢牢把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1

第1章 中国教育正在进入优先发展战略全面确立阶段19

引言:世纪伟人的教育情怀19

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确立20

(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0

(二)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21

(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2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3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4

(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6

(七)建设“创新型国家”27

(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8

(九)全民参与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30

二、4%: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确立的重要标志31

(一)战略意识:中央高层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31

(二)战略指标:时隔13年中央再次确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4%的战略目标32

(三)战略举措:“三个优先”重要思想的提出与落实34

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国际视野36

(一)教育立国战略与日本经济腾飞36

(二)教育优先战略与韩国经济振兴38

(三)教育发展与美国的全球经济领导地位40

四、展望与对策:提高国家教育领导力42

(一)出台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指标体系42

(二)制定“教育投资法”,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教育投资的责任43

(三)制定落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战略目标的时间表44

(四)中央继续带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45

(五)释放民间教育投资的巨大潜力45

(六)中央和地方教育投资预算每年提交同级人大单独审议46

第2章 中国教育正在进入全面依法治教阶段47

引言:“赢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4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立法进程48

(一)《义务教育法》48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50

(三)《教师法》52

(四)《教育法》54

(五)《职业教育法》56

(六)《高等教育法》57

(七)《民办教育促进法》59

二、新《义务教育法》:依法治教的标志61

(一)建立新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61

(二)建立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62

(三)确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律地位63

(四)明确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64

(五)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5

(六)明确教师的地位和待遇65

(七)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66

(八)实行教育问责制67

三、规范与约束:发达国家教育法治精神的要义67

(一)美国《国防教育法》67

(二)德国《职业教育法》69

(三)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71

(四)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73

四、展望与对策:释放教育法治能量76

(一)呼唤全社会的教育法治精神77

(二)尽快健全和完善教育法律体系77

(三)努力提高教育立法质量79

(四)建立健全教育执法机构80

(五)加快推进教育法律问责81

第3章 中国教育正在进入公共教育体制全面建立阶段83

引言:谁来关注农村教育?83

一、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演变轨迹85

(一)义务教育“农民办”85

(二)高中教育发展主要靠成本分担86

(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型88

(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91

(五)民办教育在曲折中发展92

二、还义务教育以“公共产品”属性:建立我国公共教育体制的积极探索94

(一)管理体制:以县为主94

(二)投资体制:省级统筹95

(三)保障机制:分项目按比例97

(四)意义与启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我国公共教育体制98

三、公共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外的做法99

(一)美国: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99

(二)日本:重视并依法加大教育投入100

(三)韩国:重视基础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公平102

(四)芬兰:追求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典范104

四、展望与对策:确立教育投资在国家投资中的优先地位107

(一)加快调整教育投资结构107

(二)政府必须承担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108

(三)继续提高义务教育在教育投资中的比重109

(四)普通高中教育总投入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份额不应低于65%109

(五)加快高等教育的“分权”步伐110

(六)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教育投资监督机制112

第4章 中国教育正在进入全面关注教育公平阶段113

引言:教育公平的路还有多远?113

一、当代教育的伟大成就:从“上学难”到“有学上”114

(一)学前教育获得大发展115

(二)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段115

(三)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逐步扩大117

(四)职业教育获得大发展118

(五)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19

二、我国保障教育公平的政策演进122

(一)对贫困地区的倾向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122

(二)逐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124

(三)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实施“两为主”教育政策124

(四)中等职业教育的补偿政策125

(五)高等教育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126

三、国际比较视角下的教育公平127

(一)机会均等128

(二)过程均等与结果公平129

(三)对弱势群体的补偿130

四、展望与对策:保障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131

(一)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132

(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133

(三)继续完善“基于差异的弱势群体补偿政策”133

(四)建立“普通高中贫困生国家资助制度”134

(五)实施“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134

(六)改革资助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135

(七)建立欠发达地区地方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36

(八)制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要向农村高中倾斜136

第5章 中国教育正在全面进入质量提高阶段138

引言:没有质量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138

一、中国教育深陷“质量困境”139

(一)基础教育持续不退的“择校热”139

(二)高中教育质量的“两极分化”140

(三)职业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困境140

(四)高等教育质量令人担忧141

二、我国全面关注教育质量问题的政策演进142

(一)纠正城市取向的政策方向:取消重点学校制度143

(二)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43

(三)启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44

(四)建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146

(五)启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146

(六)实施高校评估147

三、国际社会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举措148

(一)《达喀尔纲领》——世界教育从追求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148

(二)国际学生评价项目——TIMSS与PISA150

(三)提高教育质量的典范——韩国和芬兰152

(四)美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绩效评价155

四、展望与政策:努力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158

(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质量框架158

(二)尽快启动“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程”159

(三)实施“国家课程师资和设施配备保障工程”160

(四)推动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60

(五)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162

第6章 中国教育正在全面进入结构调整阶段164

引言:优化教育结构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164

一、新时期我国教育结构变迁的历史脉络165

(一)义务教育逐渐普及166

(二)高中阶段教育曲折发展168

(三)高等教育快速实现大众化170

二、当代中国教育结构变革的历史转折171

(一)义务教育从普及到均衡发展172

(二)高中阶段教育从推进普及到协调发展173

(三)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稳定发展174

(四)非学历非正规教育不断发展,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形成176

三、世界现代教育结构变革的历史进程176

(一)学前教育趋向普及与地位提升177

(二)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与初等教育普及179

(三)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综合与分流181

(四)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184

四、我国教育结构调整面临的新挑战186

(一)经济体制转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结构调整186

(二)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推动着教育结构调整187

(三)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结构调整影响越来越大187

(四)城镇化不断加快对教育提出了高质量、高层次、多样化发展需求187

(五)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教育结构体系提出挑战188

五、展望与对策:解放教育生产力189

(一)将学前教育置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189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适当实施“8+1”分流190

(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实行“2+1”分流192

(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分工合理的功能体系195

(五)建立各类教育互联互通“立交桥”,实施“学历等值、教育等价”制度198

(六)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变学校为地方公共服务机构200

第7章 中国教育正在全面进入内涵发展阶段201

引言:5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201

一、我国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历史轨迹202

(一)义务教育的“低水平普及”202

(二)高中教育:“最宽松”的政府管理204

(三)职业教育实训条件严重匮乏205

(四)高等学校的“圈地运动”与“合校热潮”206

(五)高等教育的趋同性发展与粗放式管理207

二、内涵发展: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转折208

(一)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208

(二)义务教育从普及到巩固和提高209

(三)职业教育从“知识本位”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210

(四)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提高质量211

(五)教师队伍建设迈向专业化212

三、必要的借鉴:国外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213

(一)国外教师专业化的新进展213

(二)国外校长专业化的现状215

(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大学—企业”关系模式217

(四)德国柏林大学与教授治校的大学精神219

(五)英国白金汉大学——卓有成效的袖珍大学221

(六)英国伊顿公学——注重学生人格塑造的名校223

四、展望与对策:人是第一教育资源225

(一)教育家办学225

(二)“教授治校”势在必行227

(三)校长“去官员化”228

(四)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229

(五)建立现代学校制度230

(六)叫停“巨无霸”学校230

(七)特色立校231

第8章 中国教育正在进入教育价值观全面转型阶段233

引言:中国教育价值观转变的历史画卷233

一、素质教育:从“负担过重”到“教育工作的主题”234

(一)学习负担过重:一个民族的苦恼234

(二)“三代领导核心”谈学习负担过重236

(三)胡锦涛:教育工作的主题238

二、素质教育:中国人解决教育问题的独特的理论探索238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讨论239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重要论述242

(三)对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认识244

(四)对素质教育特征的若干认识246

三、素质教育:从“草根行动”到“国家战略”248

(一)素质教育的“草根行动”248

(二)素质教育的“学界探索”251

(三)素质教育的“地方行动”255

(四)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257

四、睁眼看世界:素质教育的国际视野260

(一)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261

(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分析262

(三)各国对学生发展素质要求与措施举隅262

五、展望与对策:寻找教育回家的路269

(一)找回教育的人文精神270

(二)素质教育是最大的教育公平271

(三)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推进素质教育272

(四)普通高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273

(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274

(六)规范办学行为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275

(七)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276

(八)加快教育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276

(九)体制机制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277

(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育行政执行力278

附录28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行动纲领——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若干认识与体会280

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体制改革302

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导向的县级政府教育评价307

公共财政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进行体制创新347

关于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研究和思考356

教育家办学需要加快制度建设369

后记 “拷问”自己的心灵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