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比较研究
  • 常会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ISBN:978754022344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儒家;论语-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围绕《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几个问题1

第一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著述背景与动机1

一、《论语集解》的著述背景与动机2

二、《论语集注》的著述背景与动机8

第二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作者、成书时间15

一、《论语集解》的作者、成书时间15

二、《论语集注》的作者、成书时间38

第三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学术评价44

一、何晏《论语集解》的学术评价44

二、朱熹《论语集注》的学术研究及评价50

第二章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之文字、章义疏解探析59

第一节 分章断句之比较60

第二节 字义训释之比较67

一、字义训释之继承性比较70

二、字义训释之差异性比较87

第三节 章义疏解之比较127

一、“学而时习”章之不同疏解127

二、“孝弟为仁之本”章之不同疏解130

三、“君子不重则不威”章之不同疏解140

四、“信近于义”章之不同疏解145

第三章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之义理比较(上)153

第一节 对“知天命”之不同解析153

一、汉儒的“知天命”思想154

二、宋儒的“知天命”思想160

三、《集解》与《集注》对其他论“天命”篇章的注解比较163

第二节 重内与重外——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168

一、管仲非仁者与169

二、《集解》与《集注》对其他论“仁”章节的注解比较探析176

第三节 情与理——对亲情伦理的态度178

一、《集解》与《集注》对亲情伦理的相同态度179

二、《集解》与《集注》对亲情伦理的不同理论分析181

第四节 天性与理欲——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184

一、《集解》与《集注》对君子、小人的评判标准(一)185

二、《集解》与《集注》对君子、小人的评判标准(二)190

第四章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之义理比较(下)195

第一节 道、德、仁等的不同解释195

一、对“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不同理解195

二、对《论语》其他论道、德、仁章节注解比较197

三、《集解》与《集注》论道、德、仁之比较综括206

第二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为学之比较211

一、“学”之含义及其内容211

二、知行与忠信217

三、学以至圣与圣贤气象221

四、圣贤气象与中和之道225

第三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对“异端”之不同态度233

一、《集解》与《集注》对“异端”之理解233

二、《集解》与《集注》对异端之态度比较236

第五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一种历史性考察241

第一节 古典解释学源流略考241

第二节 普世经典文本与时代背景张力下的不同解读249

第三节 解释者个人思想体系与经典文本的互动254

第四节 中国古典解释学方法略例259

附录一 《论语》版本及注本考略263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语》版本及注本266

二、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论语》注本268

三、民国以来的《论语》版本及注本269

附录二 《论语》在经学史上地位之变迁273

一、《论语》在先秦历史地位之变迁274

二、秦汉时期《论语》历史地位之变迁276

三、唐代以来《论语》历史地位之变迁279

附录三 《论语集解》何晏注之思想新探282

一、以《易传》解《论语》为何注之一大特色282

二、“圣人无情”说及“屡空”说辨289

三、论何注之“道”非道家或道教之“道”293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