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心理学与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展心理学与你
  • (英)朱莉娅·贝里曼 戴维·哈格里夫 马丁·赫伯特 安·泰勒著 陈萍 王茜译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展心理学与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1

为什么研究心理发展?2

什么是正常的发展?4

研究发展的方法6

纵向研究与横断研究6

心理学中的实验7

提出问题与形成假说8

研究中的伦理问题9

其它研究方法10

第二章 对世界的最初认识14

知觉何时产生?15

婴儿出生前“知道”母亲的声音吗?16

嗅觉17

婴儿的视觉19

颜色视觉21

婴儿知觉研究21

注意模式22

模式知觉22

面孔知觉与再认25

深度和距离知觉26

知觉组织性28

客体知觉和大小恒常性30

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31

双眼视觉32

观看水平物与竖直物33

小结34

第三章 最初的关系41

出生时即形成亲密关系吗?41

母爱的重要性42

父亲在照料婴儿中的作用46

爱的成长48

爱的表现49

“陌生情境”50

依恋状况与气质51

兄弟姊妹51

兄弟姊妹间的竞争52

短期分离53

抗议和绝望53

“超脱”54

日托婴儿55

长期分离与替代照料56

寄养儿童56

领养儿童57

未能形成亲密关系58

用猴子进行的研究59

“野孩”和“狼孩”59

四十四名小偷60

同伴亲密关系:能弥补“母爱”的缺乏吗?60

从早期剥夺中复原61

第四章 早期影响与人格67

人格与自我觉知67

爱的联结69

忽视及其影响69

依恋的安全性71

人格的生物社会因素72

子宫内的环境72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73

表现型73

人格类型75

外向——内向75

环境决定论76

气质77

“困难”儿童77

“轻松”儿童78

早期经验79

易受影响的年龄79

养育儿童的方式80

后期亲子关系80

人格发展的破坏83

第五章 游戏与学习88

探索在先,游戏在后89

儿童游戏的发展91

女孩和男孩的游戏有什么不同吗?93

男孩是否比女孩更爱运动、更具竞争性?94

游戏的目的95

弗洛伊德的游戏观96

皮亚杰对游戏的看法97

儿童从游戏中学到什么?97

游戏研究98

社会角色的学习99

媒体的影响100

成人的角色100

儿童能够通过观察他人而进行学习101

家庭和学校中的学习102

儿童与电视103

电视促进学习吗?104

电视能促进暴力行为吗?104

第六章 语言发展108

语言的特征108

存在先天语言潜能吗?109

语言发展的过程110

语言的起点111

咿呀学语和语音发展111

最初的词汇112

词和句子:发明和遵循的规则113

屈折变化115

复杂句116

儿童怎样学习语言?118

婴儿语119

模仿122

我们怎样向儿童教授体语言?122

第七章 儿童的思维128

让·皮亚杰及其理论129

生物学、哲学和发生认识论129

皮亚杰的工作130

婴儿怎样感知世界?131

真的是“眼不见,心不想”吗?133

皮亚杰的观点对吗?135

学前儿童的象征性世界136

假扮游戏和绘画137

前概念和直觉思维137

学龄儿童的逻辑思维138

将物体归类、排序138

幼小儿童是自我中心的吗?140

“三山”实验140

“认知意义”还是“人际意义”?141

皮亚杰理论与儿童思维研究143

第八章 智力与经验147

智力和智商148

智力测验149

什么是心理年龄?149

智力测验150

智力和成就的个体差异150

筛选和分流151

教育成就151

补偿教育152

对“抢先起步”方案的评价152

米尔沃基规划153

是奇迹还是神话?154

慈善机构和收养154

一项追踪研究155

语言和社会阶层156

语言编码156

“精细”编码和“有限”编码157

是缺陷抑或仅仅是差异?158

“温室”儿童159

任何一个儿童都能成为天才吗?160

替代“智商”的方法161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评估161

第九章 创造力与艺术性发展167

改变对艺术课程的态度167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168

创造性思维的起伏变化168

培养成人的创造力170

测量杰出创造力170

培养审美能力172

儿童的绘画172

乱涂乱画173

知识性现实主义174

图式绘画175

视觉现实主义177

对乐曲的描记图177

描记节奏178

有节奏的乱涂乱画179

音乐教育是否抑制了音乐创造力?181

儿童的歌唱182

儿童讲故事184

第十章 道德与社会性发展191

内心的道德准则:道德心之声191

道德意识的性质193

互惠原则194

学习道德准则194

道德心的发展195

学习理论的观点196

认同和模仿197

让·皮亚杰197

劳伦斯·科尔伯格199

道德推理199

青少年期的道德200

社会认知201

社会理解和道德判断201

少年犯的道德203

关于道德和社会训练的建议203

批评204

第十一章 童年期问题212

什么时候问题成其为问题?212

父母和老师的知觉213

流行的观点214

情境特异性215

情绪和行为问题不同于疾病215

常模和常态217

常模的本质218

统计学标准219

一些有用的标准220

家庭治疗221

自我意象的重要性222

儿童问题的分类222

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223

行为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223

违法行为224

脆弱的儿童:原因与结果225

多重诱因225

行为治疗227

一个案例228

第十二章 青春期与青少年期233

青少年期的特点234

父母的担忧:骚动的年龄234

青少年期的模糊性235

生活任务236

青春期的变化236

生长爆发237

发现个人同一性238

回答“我是谁?”的问题238

早熟者和晚熟者240

青少年期的问题240

毒品使用和滥用241

学校环境及其影响242

认知发展243

亲子关系243

代沟是一个问题吗?244

性行为244

收养及其效果246

父母的成见247

第十三章 逐渐变老253

工作与休闲254

职业妇女255

老年工人256

失业257

退休258

结婚和养育孩子260

婚姻的阶段261

婚姻幸福261

母亲就业262

离婚263

丧偶264

成年期和老年期的认知变化265

是年龄差异还是年龄变化?266

智力266

注意、学习和记忆268

无关变量与“年龄公平性”269

态度与人格270

态度变化270

晚年的人格272

活动与疏离273

老年与“年龄歧视”274

第十四章 研究发展的方法281

坐而观之284

假说285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85

相关研究285

实验法286

实验设计的问题287

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289

沃纳·谢耶的研究289

保罗·巴尔茨的方法291

研究毕生发展292

生命中的问题和危机293

其它研究方法295

双生子研究295

个案研究298

调查299

信度与效度299

结论300

心理学家在人际关系上是否高人一筹?301

专业词汇306

译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