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代散文名句鉴赏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代散文名句鉴赏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3299248.jpg)
- 游光中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ISBN:978780682556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名句-鉴赏-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代散文名句鉴赏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先秦2
《尚书》2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2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3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4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5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6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7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7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8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9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10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11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12
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13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14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15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15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16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17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18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19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20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21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21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22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23
《周易》2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4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25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6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27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28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28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29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0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30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31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32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32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33
一阴一阳之谓道。34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3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35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36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37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38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39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40
《左传》40
多行不义必自毙。41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42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43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44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44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45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46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46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47
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48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49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49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50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1
三折肱知为良医。52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52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53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54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54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55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56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57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57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8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59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60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61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62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62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63
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64
《国语》65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65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66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67
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67
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68
《战国策》68
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69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70
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71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72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73
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73
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74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75
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75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76
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有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77
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78
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79
知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79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80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81
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82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83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84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85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86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87
日月辉于外,其贼在于内;谨备其所憎,而祸在于所爱。88
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89
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90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90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91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92
夜行者无能为奸,不能禁狗使无吠己也。故臣能无议君于王,不能禁人议臣于君也。93
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93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94
因其强而强之,乃可折也;因其广而广之,乃可缺也。95
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96
《春秋公羊传》97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97
《论语》9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99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0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0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0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0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04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05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105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06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0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0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109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1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11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113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1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1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1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6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16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11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1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12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2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21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22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12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2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25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25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26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2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128
小不忍,则乱大谋。128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29
当仁,不让于师。130
道不同,不相为谋。131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31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32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3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34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3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35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36
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137
《墨子》138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138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139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140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140
溪狭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埆者其地不育。141
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141
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142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143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143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144
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145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146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147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147
〖老子〗14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4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50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151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52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153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154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15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55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156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157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58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158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159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60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6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62
治大国若烹小鲜。16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63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164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165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65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166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66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6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168
〖孙子〗169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169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171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72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17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74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175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176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177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178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179
〖孟子〗180
五十步笑百步。181
仁者无敌。18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82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18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184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184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85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186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187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18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89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8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90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191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19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矣。193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194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195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196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196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197
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198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199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199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200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01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201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20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04
人皆可以为尧舜。205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0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7
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208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209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20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10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11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212
〖庄子〗213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13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214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216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216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18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麇鹿见之决骤。218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219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220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1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22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223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224
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225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226
彼知?美,而不知?之所以美。226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27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28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22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229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230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31
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232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233
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234
〖管子〗235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235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236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36
〖尹文子〗237
昔齐桓好衣紫,阖境不鬻异采;楚庄爱细腰,一国皆有饥色。237
〖商鞅〗238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39
〖屈原〗240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240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24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24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243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244
〖宋玉〗245
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浸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扬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蹙石伐木,梢杀林莽。245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247
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248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249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250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251
〖鬼谷子〗252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253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254
〖荀子〗25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55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25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5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57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258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258
〖韩非子〗259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260
《晏子春秋》26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61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262
《礼记》262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263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264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26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66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67
《吕氏春秋》268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268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69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270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271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272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273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274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275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275
〖李斯〗276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