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材料添加剂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材料添加剂化学
  • 辛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6986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合成材料-助剂-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材料添加剂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绪论1

第1章 高分子合成材料1

1.1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1

1.2合成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

1.3合成材料的种类3

1.4合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5

1.5合成材料的加工7

参考文献7

第2章 添加剂8

2.1添加剂在合成材料加工中的地位8

2.2添加剂的类别9

2.2.1稳定化的添加剂9

2.2.2物理改性添加剂9

2.2.3化学改性剂10

2.2.4功能性添加剂11

2.3添加剂发展概况11

2.4添加剂工业特点13

2.5添加剂工业的经济特点14

2.6添加剂工业的商业特点14

参考文献14

第2篇 材料加工添加剂15

第3章 抗氧剂15

3.1抗氧剂的作用机理16

3.1.1聚合物的热氧降解机理16

3.1.2抗氧剂的作用机理17

3.2抗氧剂的结构与性能21

3.2.1胺类抗氧剂22

3.2.2酚类抗氧剂27

3.2.3辅助抗氧剂31

3.3金属离子钝化剂34

3.4抗氧剂的选用原则36

3.5抗氧剂的研究进展36

3.5.1协同效应的研究37

3.5.2均协同作用38

3.5.3非均协同作用39

3.5.4分子内复合的自协同作用42

3.5.5新型抗氧剂的发展趋势43

参考文献45

第4章 稳定剂46

4.1热稳定剂46

4.1.1原理46

4.1.2热稳定剂的种类、结构与性能48

4.1.3典型应用实例及制备方法51

4.1.4热稳定剂的发展方向54

4.2光稳定剂57

4.2.1光稳定剂原理58

4.2.2常用光稳定剂的种类、性能及用途62

4.2.3典型应用实例及制备方法73

4.2.4光稳定剂的发展方向78

参考文献80

第5章 促进剂81

5.1橡胶的硫化81

5.1.1硫化中的特性变化和正硫化81

5.1.2硫化的过程82

5.2硫化促进剂83

5.2.1促进剂的分类83

5.2.2促进剂的作用机理85

5.2.3促进剂的功能和选择85

5.2.4工业上常用的硫化促进剂86

5.2.5促进剂的选择标准91

5.2.6促进剂的发展91

5.3促进剂的最新发展92

5.3.1催化氧化工艺92

5.3.2造粒93

5.3.3表面处理技术和微胶囊化技术94

5.3.4预分散体94

5.3.5对人类安全的促进剂94

5.3.6多功能促进剂98

参考文献98

第6章 润滑剂100

6.1高分子材料加工用润滑剂作用机理100

6.1.1塑化机理100

6.1.2界面润滑机理101

6.1.3涂布隔离机理101

6.2材料加工用润滑剂101

6.2.1烃类润滑剂101

6.2.2脂肪酸酰胺类润滑剂102

6.2.3脂肪酸酯类润滑剂102

6.2.4脂肪酸及其金属皂103

6.2.5脂肪醇103

6.2.6有机硅氧烷103

6.2.7聚四氟乙烯104

6.3润滑剂发展趋势104

参考文献105

第3篇 物理改性剂106

第7章 增塑剂106

7.1增塑机理106

7.1.1增塑作用的表观理论106

7.1.2增塑作用的微观机理107

7.1.3反增塑109

7.2增塑剂的结构与增塑性能的关系110

7.2.1结构与相容性的关系110

7.2.2结构与增塑效率的关系110

7.2.3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110

7.2.4结构与耐老化性的关系111

7.2.5结构与耐久性的关系111

7.2.6结构与毒性的关系112

7.3增塑剂的种类、合成及性质112

7.3.1增塑剂的种类112

7.3.2有机酸酯类113

7.3.3磷酸酯116

7.3.4聚酯117

7.3.5环氧化物117

7.3.6其他类型的增塑剂117

7.4增塑剂的应用118

7.4.1增塑剂的性能要求及选用118

7.4.2 PVC中增塑剂的选用118

7.4.3其他热塑性塑料中增塑剂的选用119

7.5增塑剂的发展趋势120

参考文献121

第8章 成核改性剂122

8.1聚合物成核结晶机理122

8.1.1聚合物成核结晶机理122

8.1.2异相成核结晶动力学123

8.2聚丙烯用成核剂的种类及性能124

8.2.1 α晶型成核剂125

8.2.2 α晶型成核剂对聚丙烯宏观性能的影响128

8.2.3 α晶型成核剂对聚丙烯微观形态的影响130

8.2.4β晶型成核剂131

8.3聚酯用成核剂133

8.4聚甲醛用成核剂134

8.5聚酰胺(尼龙)用成核剂135

8.6聚烯烃用成核剂发展方向135

参考文献136

第9章 抗冲改性剂137

9.1抗冲改性剂的抗冲机理137

9.2抗冲改性剂的类型与特征139

9.3影响抗冲改性剂增韧性能的因素140

9.3.1基体树脂特性的影响140

9.3.2橡胶相的影响141

9.3.3橡胶相与基体树脂之间黏合力的影响142

9.4抗冲改性剂实例143

9.4.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43

9.4.2氯化聚乙烯146

9.4.3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148

9.4.4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0

9.4.5丙烯酸酯聚合物152

9.4.6其他抗冲改性剂153

9.5抗冲改性剂的应用154

9.5.1抗冲改性剂改性聚氯乙烯154

9.5.2抗冲改性剂改性聚丙烯159

参考文献160

第4篇 化学改性剂161

第10章 交联剂161

10.1交联剂作用机理162

10.1.1有机交联剂的作用机理162

10.1.2无机交联剂的交联机理164

10.1.3光交联及辐射交联机理165

10.2交联剂的合成及特性167

10.2.1过氧化物交联剂167

10.2.2胺类交联剂170

10.2.3有机硫化物交联剂175

10.2.4树脂类交联剂178

10.2.5醌及对醌二肟类交联剂181

参考文献182

第11章 偶联剂183

11.1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及性能表征183

11.1.1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183

11.1.2钛酸酯偶联剂的作用机理184

11.1.3偶联效果的表征184

11.2偶联剂主要品种及应用185

11.2.1硅烷偶联剂的主要品种及其具体应用185

11.2.2钛酸酯偶联剂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特点189

11.2.3其他偶联剂的应用191

11.3偶联剂的合成192

11.3.1硅烷偶联剂的合成192

11.3.2钛酸酯偶联剂的合成195

11.4偶联剂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196

参考文献197

第12章 相容剂198

12.1相容作用机理198

12.1.1酸酐、羧基200

12.1.2环氧基201

12.1.3哑唑啉基201

12.2相容剂的分类202

12.2.1按结构分类202

12.2.2按反应性和非反应性分类203

12.3相容剂的合成204

12.3.1大分子单体法204

12.3.2过氧化物单体法204

12.3.3就地形成法205

12.4增容效果的表征205

12.4.1玻璃化温度(Tg)测定的方法205

12.4.2显微镜观察205

12.5工业上常用相容剂品种及性能206

12.5.1反应性相容剂206

12.5.2非反应性相容剂209

12.6相容剂的发展与展望210

参考文献211

第13章 发泡剂212

13.1发泡原理212

13.2发泡剂的结构及其特点213

13.2.1主要分类及其性能特点213

13.2.2发泡剂性能评价以及选用原则214

13.3常用化学发泡剂215

13.3.1无机化学发泡剂215

13.3.2有机化学发泡剂217

13.3.3发泡助剂221

13.4发泡剂的发展趋势222

参考文献222

第5篇 功能性添加剂223

第14章 着色剂223

14.1着色剂作用机理223

14.2着色剂的分类及典型实例224

14.2.1无机颜料224

14.2.2有机颜料228

14.2.3染料231

14.2.4色母粒231

14.3着色剂的应用性能232

14.4着色剂的选择233

14.5材料着色方法234

参考文献235

第15章 荧光增白剂236

15.1荧光增白剂增白机理236

15.2荧光增白剂的分类及典型实例237

15.2.1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237

15.2.2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240

15.2.3苯并噁唑型荧光增白剂241

15.2.4萘酰亚胺型荧光增白剂241

15.2.5吡唑啉类荧光增白剂242

15.3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应用242

参考文献243

第16章 阻燃剂244

16.1材料的燃烧和阻燃剂的作用机理244

16.1.1燃烧机理244

16.1.2合成材料燃烧性标准245

16.1.3阻燃机理246

16.2阻燃的种类及合成249

16.2.1阻燃剂的分类249

16.2.2添加型阻燃剂249

16.2.3反应型阻燃剂255

16.3阻燃剂的应用257

16.3.1阻燃剂的用量及使用要求257

16.3.2阻燃剂在塑料中的应用258

16.3.3阻燃剂在纤维中的应用259

16.4阻燃剂的发展趋势260

16.4.1无机阻燃剂的超细化260

16.4.2有机阻燃剂的高分子量化260

16.4.3阻燃剂的无卤化260

16.4.4新型复合增效体系261

16.4.5反应性261

参考文献261

第17章 抗静电剂262

17.1抗静电作用机理262

17.1.1静电的产生与积累262

17.1.2静电的逸散264

17.1.3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264

17.2抗静电剂的类型与合成265

17.2.1阳离子型抗静电剂266

17.2.2阴离子型抗静电剂269

17.2.3非离子型抗静电剂270

17.2.4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272

17.2.5高分子型抗静电剂274

17.3抗静电剂在塑料及纤维中的应用275

17.3.1抗静电剂在塑料中的应用275

17.3.2抗静电剂在纤维中的应用278

17.4抗静电剂的发展趋势280

17.4.1含抗静电剂的浓缩母粒280

17.4.2开发抗静电剂新品种280

17.4.3复配型抗静电剂281

17.4.4永久性抗静电剂281

参考文献282

第18章 透明剂284

18.1透明剂增透机理284

18.2透明剂的种类及代表性产品285

18.2.1二亚苄基山梨醇类透明剂285

18.2.2有机磷酸酯盐类透明剂287

18.2.3松香脂类透明剂288

18.3透明剂浓度对聚丙烯透明性能的影响288

18.4透明剂对聚丙烯其他性能的影响288

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