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化学基础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化学基础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279473.jpg)
- 张枫,房晨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6357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医用化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化学基础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溶液1
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1
第二节 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2
一、质量分数2
二、体积分数3
三、质量浓度3
四、物质的量浓度3
五、分子浓度4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4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5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7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9
四、溶液的渗透压11
第四节 溶胶16
一、溶胶的性质16
二、胶团的结构19
三、溶胶的聚沉20
第五节 高分子溶液20
一、高分子的盐析21
二、高分子对溶胶的絮凝作用和保护作用21
第六节 凝胶22
一、凝胶的形成22
二、凝胶的性质23
小结23
习题24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26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6
一、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26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能27
三、等压反应热和焓28
第二节 热化学28
一、热化学方程式28
二、Hess定律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9
三、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反应热30
四、由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反应热31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32
一、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推动力32
二、熵与熵变33
三、自由能34
四、Gibbs方程式34
五、自由能变的计算35
第四节 热力学在医学上的应用36
一、食物的能量含量36
二、人体与熵37
小结37
习题38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0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40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40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42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4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5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5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7
第三节 化学平衡48
一、标准平衡常数48
二、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50
三、多重平衡规则51
四、平衡常数的计算51
五、平衡常数与可逆反应的方向53
第四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53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3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4
三、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4
小结55
习题56
第四章 电解质溶液58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58
一、质子理论58
二、水溶液的pH值60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解离平衡61
一、酸和碱的解离平衡常数61
二、共轭酸及其共轭碱常数之间的关系62
三、平衡的移动63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64
一、强酸和强碱溶液pH的计算64
二、一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64
三、一元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65
四、人体的pH值与合理饮食65
第四节 缓冲溶液66
一、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66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68
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70
四、缓冲溶液的配制71
五、血液中的缓冲系72
第五节 难溶强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73
一、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73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75
三、多相平衡在医学中的应用77
小结78
习题79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82
第一节 基本概念82
一、氧化值82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82
三、氧化还原电对83
第二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84
一、原电池84
二、电极电势的产生及原电池的电动势86
三、标准氢电极和标准电极电势87
第三节 能斯特方程及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89
一、能斯特方程89
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90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91
一、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91
二、计算电池电动势92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93
第五节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94
一、传感器概述94
二、传感器应用举例94
小结95
习题96
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98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排布98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98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01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06
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08
一、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11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13
第三节 生命元素与人体健康115
一、人体必需元素115
二、必需元素的生物功能简介116
三、环境污染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118
第四节 共价键理论与分子结构119
一、共价键理论119
二、杂化轨道理论122
第五节 分子间作用力126
一、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126
二、van der Waals力128
三、氢键130
小结131
习题132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134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34
一、配合物的组成134
二、配合物的命名135
三、配合物的类型136
四、配合物的异构现象137
第二节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38
一、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38
二、配合物的空间构型139
三、配合物的类型与磁性141
第三节 配位平衡142
一、配位平衡常数142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144
第四节 配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148
一、生物体内的配合物148
二、配合物药物148
三、配位剂的解毒作用149
小结149
习题151
第八章 滴定分析153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概论153
一、滴定分析法153
二、滴定方式154
三、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配制155
四、滴定分析的计算155
五、误差和偏差156
六、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59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160
一、酸碱指示剂161
二、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161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64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166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167
一、高锰酸钾法简介167
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67
三、高锰酸钾法的应用168
第四节 配位滴定法169
一、EDTA滴定法概述170
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71
三、EDTA滴定法的应用171
小结172
习题173
第九章 分光光度法176
第一节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176
一、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176
二、光的吸收定律178
第二节 分光光度计180
一、分光光度计的组成180
二、仪器测定误差181
第三节 测定方法及其应用182
一、标准曲线法182
二、标准对照法183
三、比吸光系数比较法183
小结183
习题184
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185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185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86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187
一、有机物结构的价键理论187
二、共价键的基本性质189
三、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191
四、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191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93
一、根据分子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分类194
二、根据官能团分类194
第五节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196
一、均裂及自由基反应196
二、异裂及离子型反应196
三、协同反应196
小结197
习题197
第十一章 烷烃和环烷烃199
第一节 烃的分类199
第二节 烷烃200
一、烷烃的命名200
二、烷烃的结构202
三、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203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206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208
第三节 环烷烃210
一、环烷烃的命名210
二、环烷烃的结构211
三、环烷烃的性质214
第四节 重要的化合物215
一、天然气215
二、石油醚216
三、液体石蜡216
四、凡士林216
小结216
习题217
第十二章 烯烃和炔烃219
第一节 烯烃219
一、烯烃的命名219
二、烯烃的结构219
三、烯烃的异构现象221
四、烯烃的物理性质225
五、烯烃的化学性质225
第二节 炔烃230
一、炔烃的命名230
二、炔烃的结构230
三、炔烃的异构现象231
四、炔烃的物理性质232
五、炔烃的化学性质232
第三节 二烯烃234
一、二烯烃的分类234
二、二烯烃的命名234
三、共轭二烯烃的结构235
四、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235
五、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236
第四节 重要的化合物237
一、乙烯237
二、乙炔237
三、1,3-丁二烯238
小结238
习题239
第十三章 对映异构242
第一节 手性与对称性242
一、手性分子和对映异构体242
二、对称因素243
第二节 对映异构体的旋光性245
一、偏振光245
二、旋光性与旋光仪245
三、比旋光度247
第三节 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247
第四节 构型的标记法249
一、D, L构型标记法249
二、R, S构型标记法250
第五节 具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251
一、具有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251
二、具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252
第六节 无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253
一、丙二烯型分子253
二、联苯型分子253
三、螺旋型分子253
第七节 对映异构体的生物活性254
小结255
习题256
第十四章 芳 香烃258
第一节 芳香烃的分类和命名258
一、芳香烃的分类258
二、芳香烃的命名259
第二节 苯的结构261
一、苯的凯库勒结构261
二、苯分子结构的现代解释262
第三节 单环芳香烃的物理性质262
第四节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263
一、亲电取代反应及反应机制264
二、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267
三、芳烃侧链的反应270
第五节 稠环芳香烃271
一、萘271
二、蒽和菲273
第六节 非苯型芳香烃274
一、轮烯274
二、芳香离子274
三、稠环烃275
四、富勒烯275
小结276
习题277
第十五章 卤代烃279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279
一、卤代烃的分类279
二、卤代烃的命名279
第二节卤代烃的物理性质281
第三节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282
一、取代反应282
二、消除反应283
三、与金属的反应283
第四节 亲核取代反应机制284
一、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制(SN1)285
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制(SN2)286
三、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287
第五节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香烃288
一、卤代乙烯型288
二、卤代烯丙型288
三、孤立型不饱和卤代烃289
第六节 重要的化合物290
一、三氯甲烷290
二、四氯化碳290
三、氯乙烷290
四、氯乙烯290
五、四氯乙烯290
小结291
习题291
第十六章 醇、酚、醚294
第一节醇294
一、醇的分类和命名294
二、醇的结构296
三、醇的物理性质296
四、醇的化学性质297
第二节酚303
一、酚的分类和命名303
二、苯酚的结构304
三、酚的物理性质305
四、酚的化学性质306
第三节醚309
一、醚的分类和命名309
二、醚的结构311
三、醚的物理性质311
四、醚的化学性质312
五、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313
第四节 硫醇、硫酚和硫醚314
一、硫醇、硫酚和硫醚的命名314
二、物理性质314
三、化学性质315
第五节 重要的化合物317
一、甲醇317
二、乙醇317
三、苯甲醇317
四、苯酚318
五、甲酚318
六、乙醚318
七、冠醚318
小结319
习题320
第十七章 醛、酮、醌323
第一节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323
一、醛酮的分类323
二、醛酮的命名324
第二节 醛酮的结构325
第三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326
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327
一、亲核加成反应327
二、α-氢的反应332
三、氧化还原反应336
第五节醌339
一、醌的命名339
二、醌的化学性质339
三、α-萘醌和维生素K340
第六节 重要的化合物341
一、甲醛341
二、乙醛341
三、苯甲醛341
四、丙酮341
五、鱼腥草素342
小结342
习题343
第十八章 羧酸、取代羧酸和羧酸衍生物346
第一节 羧酸346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346
二、羧酸的结构347
三、羧酸的物理性质347
四、羧酸的化学性质348
第二节 取代羧酸353
一、羟基酸353
二、酮酸355
第三节 羧酸衍生物356
一、羧酸衍生物的命名356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358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358
第四节 重要的化合物362
一、甲酸362
二、乙酸362
三、乳酸362
四、苹果酸362
五、水杨酸362
六、尿素363
七、胍363
八、丙二酰脲363
小结364
习题365
第十九章 胺367
第一节 胺的分类和命名367
一、胺的分类367
二、胺的命名367
第二节 胺的结构368
第三节胺的物理性质369
第四节 胺的化学性质370
一、胺的碱性370
二、烃基化反应371
三、芳香胺的亲电取代反应371
四、酰化和磺酰化反应371
五、与亚硝酸的反应372
六、重氮盐的反应373
第五节 重要的化合物375
一、多巴胺375
二、胆碱375
三、新洁尔灭375
四、苯丙胺类药物375
五、磺胺类药物376
小结376
习题377
第二十章 杂环化合物379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379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379
二、杂环化合物的命名380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381
一、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381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化学性质382
三、五元杂环衍生物384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386
一、吡啶的结构386
二、吡啶的化学性质386
三、六元杂环衍生物387
四、嘌呤及其衍生物388
第四节 生物碱389
一、生物碱的结构和性质390
二、重要的生物碱390
小结391
习题392
第二十一章 糖类394
第一节 单糖394
一、单糖的分类394
二、单糖的结构395
三、单糖的性质398
四、重要的单糖400
第二节 二糖401
一、蔗糖401
二、麦芽糖402
三、乳糖402
四、纤维二糖403
第三节 多糖403
一、淀粉403
二、糖原405
三、纤维素405
四、黏多糖405
第四节 糖缀合物406
小结407
习题407
第二十二章 脂类和甾族化合物409
第一节 油脂409
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命名409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411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411
第二节 磷脂和糖脂412
一、磷脂413
二、糖脂414
第三节 甾族化合物415
一、胆固醇416
二、胆甾酸417
第四节 生物膜417
一、生物膜的化学组成418
二、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419
小结420
习题420
第二十三章 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422
第一节 氨基酸422
一、氨基酸的结构422
二、氨基酸的命名和分类422
三、氨基酸的性质425
第二节 多肽426
一、肽的结构426
二、生物活性肽428
第三节 蛋白质429
一、蛋白质的结构429
二、蛋白质的性质432
小结435
习题436
第二十四章 核酸437
第一节 核酸的分类与功能437
第二节 核酸的组成437
一、元素组成437
二、核酸的基本成分438
第三节 核酸的结构440
一、DNA的一级结构440
二、DNA的二级结构441
第四节 核酸的性质443
一、一般理化性质443
二、核酸的酸碱性444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444
四、DNA的变性与复性444
小结444
习题445
附录一 常见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和标准摩尔熵446
附录二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热448
附录三 常见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449
附录四 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450
附表五 常见化合物标准电极电势451
附录六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453
附录七 SI基本单位453
附录八 常用的SI导出单位454
附录九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454
中英文词汇455
主要参考书目464
习题参考答案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