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绿色虚拟数据中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绿色虚拟数据中心](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3281504.jpg)
- (美)舒尔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1827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数据库系统-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绿色虚拟数据中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绿色IT和绿色鸿沟——现实还是虚拟?第1章 IT数据中心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3
1.1 绿色的多面性——环境与经济方面3
1.2 绿色鸿沟在扩大:误导信息、采取行动的机会4
1.3 IT数据中心的“绿色”误解和事实6
1.4 PCFE趋势、问题、驱动力和相关因素7
1.5 填补IT数据中心的绿色鸿沟10
1.5.1 能源消费和排放:绿色焦点12
1.5.2 EHS和回收:其他绿色焦点14
1.5.3 建立一个绿色PCFE策略14
1.6 本章小结16
第2章 节能和生态环保的数据中心18
2.1 电力和冷却挑战18
2.2 电力——供应和需求的配送20
2.3 确定用电量22
2.4 从避免使用能源到提高能源效率23
2.5 能源效率激励措施、退款和可替代能源25
2.6 PCFE与环境健康和安全标准26
2.7 本章小结27
第2部分 下一代虚拟数据中心31
第3章 下一代虚拟数据中心的定义31
3.1 为什么要虚拟化数据中心31
3.2 整合以外的虚拟化——实现透明性34
3.3 虚拟数据中心的组成部分35
3.3.1 基础设施资源管理软件工具37
3.3.2 深入了解测量和管理37
3.3.3 为技术提供设施和场所38
3.3.4 分层服务器和软件38
3.3.5 分层存储和存储管理38
3.3.6 分层网络和I/O虚拟化39
3.3.7 虚拟办公室、台式计算机和工作站39
3.4 本章小结39
第4章 IT基础设施资源管理41
4.1 常见的IRM活动42
4.2 (逻辑上和物理上的)数据安全43
4.3 虚拟环境下的数据保护和可用性44
4.3.1 重建和升级数据保护的时间掌握45
4.3.2 技术和方法——虚拟服务器数据保护可选方案45
4.3.3 虚拟机的移动和迁移47
4.3.4 高可用性47
4.3.5 快照47
4.3.6 基于代理和无代理的数据保护48
4.3.7 基于委托代理的备份49
4.3.8 本地和远程的数据复制50
4.3.9 存档和数据存储51
4.3.10 全面数据保护51
4.4 数据保护管理和事件的关联性52
4.5 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资源管理54
4.5.1 搜索和电子化数据发现54
4.5.2 抢救孤立的资源55
4.5.3 容量、可用性和性能的计划编制55
4.5.4 能源效率和PCFE管理软件56
4.6 本章小结57
第5章 IT资源的测量、度量指标和管理58
5.1 与数据中心相关的指标60
5.2 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指标62
5.3 性能与活动资源利用率的测量66
5.4 容量和闲置资源利用率的测量70
5.5 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测量71
5.6 各种指标和测量的运用71
5.7 度量指标、基准测试和仿真工具的来源72
5.8 本章小结73
第3部分 建造绿色和虚拟的数据中心的技术77
第6章 高效的数据中心设施及技术环境77
6.1 数据中心的挑战与关键问题77
6.2 数据中心的组成80
6.3 数据中心电源与能源的管理82
6.3.1 备用电力84
6.3.2 可替换能源与直流电源85
6.4 冷却、HVAC和消防85
6.4.1 冷却和HVAC86
6.4.2 物理安全性89
6.4.3 火灾烟雾的探测与消防89
6.4.4 机柜与设备机架92
6.4.5 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92
6.5 数据中心选址93
6.6 目前的与未来的虚拟数据中心93
6.7 云计算、外包和管理服务95
6.8 数据中心提示和行动97
6.9 本章小结98
第7章 (物理、虚拟)服务器和软件99
7.1 服务器的问题和挑战99
7.2 物理服务器的原理104
7.2.1 中央处理器106
7.2.2 内存和外存108
7.2.3 外围设备的I/O连接109
7.2.4 机柜、机架和电源109
7.2.5 测量和比较服务器性能110
7.3 服务器的种类、类别和层次111
7.3.1 刀片服务器和刀片中心111
7.3.2 虚拟服务器113
7.4 机群和网格121
7.5 本章小结122
第8章 磁盘、磁带、光盘和内存等存储器123
8.1 数据存储技术面临的趋势、挑战和问题123
8.2 解决与存储相关的PCFE问题125
8.3 数据生命周期和存取模式126
8.4 利用分层存储技术平衡应用服务和PCFE需求127
8.4.1 分层存储系统体系结构128
8.4.2 分层存储媒介或设备131
8.4.3 智能电源管理和MAID 2.0135
8.4.4 利用分层存储平衡PACE以解决PCFE问题136
8.5 数据和存储安全138
8.6 减少数据足迹的技术及最佳实例138
8.6.1 合约和一般数据的存档139
8.6.2 (实时和离线)数据的压缩139
8.6.3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140
8.6.4 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等减少数据足迹的综合方法141
8.7 未充分利用的存储容量的处理142
8.7.1 自动精简配置和空间节约克隆技术142
8.7.2 RAID对PCFE和PACE的影响143
8.8 存储器虚拟化——聚合、仿真和迁移145
8.8.1 卷管理器和全局命名空间145
8.8.2 虚拟化和存储服务145
8.9 存储系统能源效率和有效性的比较148
8.10 基准测试149
8.11 本章小结150
第9章 服务器和存储器组网技术151
9.1 I/O和网络的需求和挑战151
9.2 基本原理和组成153
9.3 服务器和存储器的本地和远程分层访问155
9.3.1 外设互连总线155
9.3.2 局域网、存储器和外设I/O157
9.3.3 以太网158
9.3.4 光纤通道:1GFC、2GFC、4GFC、8GFC和16GFC159
9.3.5 基于以太网的光纤通道159
9.3.6 InfiniBand160
9.3.7 串行连接SCSI160
9.3.8 串行ATA162
9.3.9 TCP/IP162
9.4 虚拟数据中心的抽象距离163
9.4.1 城域网和广域网164
9.4.2 广域文件服务和广域应用服务166
9.5 虚拟I/O和I/O虚拟化166
9.5.1 N Port ID虚拟化167
9.5.2 刀片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虚拟化的外部特性169
9.5.3 汇聚网络170
9.5.4 PCI-SIG IOV171
9.5.5 汇聚增强型以太网和FCoE172
9.5.6 InfiniBand IOV174
9.6 虚拟化和管理工具课题174
9.6.1 虚拟环境的网络选项175
9.6.2 超额开通:不只针对网络176
9.6.3 安全176
9.6.4 布线和缆线管理177
9.7 本章小结178
第4部分 学以致用181
第10章 绿色和虚拟数据中心的组建181
10.1 绿色和虚拟数据中心的实现181
10.2 解决PCFE和绿色问题的机会183
10.2.1 获取和利用激励措施和退款183
10.2.2 最佳实例和IRM184
10.2.3 度量体系和测量方法的实现188
10.2.4 掩盖或转移问题188
10.2.5 整合189
10.2.6 减少数据足迹190
10.2.7 分层服务器、存储器和I/O网络接入192
10.2.8 避免使用能源——战术194
10.2.9 能源效率——战略194
10.2.10 设施的评估和增强195
10.2.11 环境健康与安全;电子垃圾;回收、降耗和再利用195
10.3 本章小结195
第11章 综述与总结197
11.1 处于哪个阶段197
11.2 何去何从——新兴技术和趋势198
11.3 怎样达到目的——最佳实例和技巧199
11.4 本章小结与本书总结200
附录A 参考资料来源简介203
附录B 注意事项一览表205
B.1 设施、电力、冷却、占地空间、环境健康与安全205
B.2 服务器的各种能源使用方法205
B.3 存储器的各种能源使用方法205
B.4 数据足迹对降耗的影响206
B.5 安全和数据保护207
B.6 如何使虚拟化适合现有环境207
B.7 台式计算机、ROBO、SMB和SOHO用户207
B.8 向厂家或解决方案提供商所提的问题208
B.9 通用一览表和注意事项208
附录C 术语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