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279994.jpg)
- 李小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0590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
第一节 古老的东方大国,灿烂的中华文明1
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1
二、“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3
第二节 清王朝的由盛而衰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9
一、清王朝的建立与“康乾盛世”9
二、清王朝的衰落12
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15
第三节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6
二、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21
第四节 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30
一、爱国军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30
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34
三、洋务运动和变法维新运动38
四、辛亥革命及其后的中国社会43
第二章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53
第一节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53
一、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与工人队伍的壮大53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影响54
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成长56
四、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57
第二节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创立62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三个条件62
二、中共一大的召开66
三、中共二大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69
四、工农运动的初步发展70
第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73
第一节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73
一、中共关于统一战线主张的演变73
二、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75
三、孙中山决心改组国民党76
四、国民党一大与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77
第二节 全国范围大革命的兴起81
一、工农运动的恢复与发展81
二、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83
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与巩固85
第三节 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高潮87
一、统一战线内部的危机87
二、北伐前的准备88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90
四、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92
第四节 大革命的惨痛失败95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右倾错误95
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97
三、汪精卫七一五“分共”100
四、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02
第四章 土地革命战争与抗日救亡运动105
第一节 武装斗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开辟105
一、八一起义、八七会议和各地武装起义105
二、“左”倾盲动错误的出现及纠正112
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12
第二节 革命运动的复兴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的提出114
一、中共六大的召开114
二、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斗争116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18
四、土地革命的开展和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121
五、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的提出124
第三节 革命斗争的曲折发展和“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126
一、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的出现及纠正126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128
三、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29
四、日本侵占东北与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131
五、左翼文化运动的开展132
六、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34
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红军长征135
第四节 遵义会议的转折和红军长征的胜利138
一、遵义会议138
二、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140
三、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142
第五节 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144
一、西北地区停战抗日局面的形成144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145
三、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策略的转变146
四、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148
五、中共为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努力150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52
第一节 全民族抗日战争局面的形成152
一、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152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53
三、中共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54
四、全民族抗日战争局面的出现155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156
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和八路军的配合作战156
二、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58
三、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160
四、王明右倾错误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61
五、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和伪南京政府的成立163
第三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发展敌后抗战165
一、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165
二、中共统一战线策略的发展166
三、敌后抗日战争的发展168
四、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169
第四节 敌后根据地克服严重困难的斗争171
一、打退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171
二、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172
三、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175
第五节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77
一、世界局势的急剧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177
二、挫败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179
三、中共七大的召开180
四、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182
五、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83
第六章 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87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87
一、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87
二、政治协商会议和“停战令”的签订189
三、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准备191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反攻192
一、全面内战爆发192
二、打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3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斗争194
四、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201
第三节 战略决战及其胜利202
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纲领202
二、济南战役——攻打大城市的演习204
三、辽沈战役205
四、淮海战役206
五、平津战役206
六、历史性的胜利——三大战役的伟大战果207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08
一、粉碎国民党“隔江而治”的和谈阴谋208
二、渡江战役的胜利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10
三、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212
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212
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214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217
大事记218
1919年218
1920年218
1921年219
1922年219
1923年221
1924年221
1925年222
1926年223
1927年224
1928年228
1929年229
1930年230
1931年231
1932年234
1933年235
1934年235
1935年238
1936年240
1937年242
1938年245
1939年246
1940年248
1941年249
1942年252
1943年253
1944年254
1945年256
1946年259
1947年261
1948年263
1949年266
参考文献269
后记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