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12-1931年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1912-1931年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
  • 石方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708476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史-黑龙江省-1912~1931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1912-1931年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行政机构的嬗变与地方秩序的维护1

第一节 行政机构的三级设置与变迁1

一、省级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变迁2

二、道级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变迁5

三、县级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变迁7

四、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9

第二节 黑龙江省议会与地方自治10

第三节 士绅对地方秩序的维护21

一、进而为官者22

二、退而为绅者24

三、地方绅耆者25

第二章 人口增长、土地开发与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28

第一节 以移民为主体的人口增长28

一、民国前期黑龙江区域移民的主要阶段29

二、移民路线与地理分布34

三、移民的机构设置与移民的生活状况37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几大粮食主产区的形成51

一、呼兰县54

二、绥化县55

三、海伦县57

四、木兰县59

五、汤原县61

六、嫩江县63

七、肇州县64

八、巴彦县66

九、兰西县68

十、庆安县70

第三节 松花江流域的地主与农民72

第四节 围绕农业开发所形成的北满民族工商业89

第三章 商人群体的社会角色变迁95

第一节 商会——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体95

第二节 提倡实业教育,培养实业人才111

第三节 由传统商人向现代精英的过渡121

一、民族工商业巨子——武百祥122

二、哈尔滨机器制粉业巨擘——邵乾一126

三、哈尔滨民族工业资本首富——张廷阁132

四、哈尔滨成记制针厂经理——任守卿135

五、百年药店——锦合盛139

第四章 社会阶层与社会生活143

第一节 人口概述与从业概况143

一、农业人口156

二、矿业人口156

三、工业人口157

四、商业人口158

第二节 社区、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159

一、下层社会生活160

二、中层社会生活164

三、上层社会生活169

第三节 民风、民俗及其变化173

第四节 精英阶层的兴起壮大189

一、由外省调任或本省成长起来的各级官吏190

二、由外省迁入或留学归来及本地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知识群体197

三、脱离传统束缚的工商界人士201

第五节 妇女步入社会与时代进化203

一、娼妓业的兴盛及其职业化205

二、女艺人的形式及其社会角色215

三、女佣、女工的出现227

四、兴女学与女知识群体229

第五章 聚落形态与乡村控制的社会史考察235

第一节 聚落形态的类型236

一、渔猎聚落形态237

二、农耕的聚落形态241

三、汉族移民的聚落形态243

第二节 村屯聚落的规模245

一、从无到有的实例245

二、从小到大的实例247

第三节 村屯聚落的外观251

一、史料记载中的村屯聚落251

二、政府安排的村屯聚落253

三、村屯聚落的崛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256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控制258

一、史料记载中的乡村社会控制259

二、乡村社会控制实施的多样性262

三、乡村政权的建立264

第六章 嬗变中的现代文化教育266

第一节 教育机构的转型与事业的发展266

一、地方教育机构设置的转型267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268

三、特种教育的开展279

四、从数据到数据的推定281

第二节 东省特别行政区的教育概况282

一、东省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历史背景283

二、东北特别行政区的教育概况283

三、俄人教育对国人教育的影响291

第三节 平民教育与其读写能力分析296

一、平民教育的目的与内容296

二、屡见报端的平民教育300

三、平民的读写能力分析301

第四节 报刊业的兴起与繁荣310

一、以哈尔滨为代表的黑龙江区域报业概况310

二、中外报纸的特色321

三、雨后春笋般的刊物兴起327

第五节 俄侨文学与国人的新文学萌芽334

一、俄侨文学与作家群335

二、国人新文学萌芽342

三、图书印制与发行网络的形成344

第六节 文化娱乐业的多元化发展346

一、文化娱乐业的多元化背景347

二、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社会史考察371

第七章 半工业化、工业化的发展与社会变迁378

第一节 农业的再改良379

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采388

一、地方政府对矿业开采的重视388

二、商民采矿的成功尝试389

三、其他矿产资源的同步开采394

第三节 交通的现代化进程396

一、铁路建设渐进高潮397

二、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400

三、航运业的百舸争流404

四、邮电通讯业的迅猛发展406

第四节 向现代飞速迈进的金融业417

一、国有银行(包括合资)418

二、民族资本银行427

三、日商银行429

四、俄商银行430

五、欧美银行433

六、钱庄435

七、钱桌子436

第五节 多元的工业经济结构438

一、传统城市——齐齐哈尔的多元工业经济结构439

二、新兴城市——哈尔滨的多元工业经济结构441

第六节 人们心理与素质的现代化449

一、“西学东渐”对人们生活空间与物质文化上的影响449

二、“西学东渐”对人们心理与素质现代化的影响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