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典型范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典型范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3265286.jpg)
- 邓小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737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经济发展-研究-宁波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典型范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相关概念界定1
二、研究背景意义6
三、本书体系结构10
第一章 国际产业转移动因14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视角14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14
二、垄断优势理论16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7
四、梯度转移理论20
五、雁行模式理论27
六、边际产业转移理论31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视角34
一、中心—外围理论35
二、小规模技术理论36
三、技术地方化理论37
四、重合产业转移理论38
第三节 综合分析的视角44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44
二、投资发展周期理论46
第二章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49
第一节 产业顺向转移49
一、转移的地区层次50
二、转移的产业层次53
三、转移的主要方式58
第二节 产业水平转移69
一、水平转移的极化现象69
二、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国并购73
三、跨国战略联盟的兴起77
第三节 产业逆向转移81
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81
二、发展中国家的逆向并购84
三、中国企业的逆向并购85
四、逆向转移的非均衡解析90
第三章 国际产业转移效应9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效应93
一、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93
二、产业转移与就业100
三、产业转移与国际收支105
四、产业转移与市场环境107
第二节 中观经济效应108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竞争力108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113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组织114
四、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116
五、产业转移与产业政策118
第三节 微观经济效应120
一、产业转移与企业发展战略120
二、产业转移与企业经营管理122
三、产业转移与企业组织形态126
第四章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130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历史轨迹130
一、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130
二、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132
三、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133
四、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137
五、历史的有益启示139
第二节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142
一、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142
二、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144
三、制造业转移新趋势149
第三节 国际产业转移比较153
一、美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比较153
二、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比较158
第五章 国际产业对华转移的总体态势166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阶段特征166
一、产业转移阶段划分167
二、产业转移新特点169
第二节 产业转移的主要来源地174
一、美国对华产业转移174
二、欧盟对华产业转移175
三、日本对华产业转移176
四、韩国对华产业转移177
五、台湾对中国大陆产业转移178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180
一、长江三角洲对产业转移的承接180
二、珠江三角洲对产业转移的承接183
三、环渤海地区对产业转移的承接186
四、东北地区对产业转移的承接187
第四节 制造业对华转移189
一、主要制造业的转移承接189
二、制造业转移的利益驱动198
三、制造业转移的模型分析200
第六章 宁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204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204
一、宁波利用外资概况204
二、宁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211
第二节 宁波制造业对产业转移的承接222
一、石化工业222
二、机械工业224
三、电子信息产业226
四、纺织服装业227
第三节 宁波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用分析229
一、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229
二、有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230
三、有助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231
四、有助于扩大对外出口贸易231
五、有助于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输入233
第七章 宁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234
第一节 比较优势234
一、区位交通优势234
二、港口资源优势235
三、体制机制优势238
四、人力资源优势240
五、人文环境优势242
第二节 基础条件245
一、综合经济实力较强245
二、工业化水平较高247
三、产业竞争力较强249
第三节 制约因素250
一、用水紧张250
二、缺电严重252
三、土地供需矛盾突出253
四、贷款融资趋紧254
五、原材料供应紧张256
六、高层次人才缺乏257
第八章 宁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260
第一节 战略目标260
一、制造业发展战略优化260
二、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定位261
第二节 基本框架263
一、三大产业带263
二、三大产业群265
三、八大产业基地267
第三节 配套基础275
一、能源原材料基地275
二、现代物流基地276
三、区域金融中心278
四、区域总部中心279
第四节 战略举措280
一、增强产业竞争力281
二、实施产业联动战略282
三、采取“抓大扶强”策略283
四、重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284
五、发展循环经济288
主要参考文献291
后记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