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文学名句精华 散文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文学名句精华 散文卷
  • 肖寒,锡锚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4994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代文学名句精华 散文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画1

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1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1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

一言出口,驷马难追。2

一食而求永饱者必死,一劳而求永逸者必亡。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

二画4

人一生大罪过,只在“自私自利”四字。4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4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4

人之自失也,以其所长者也。5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5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5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5

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6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6

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6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6

人无十全,事无尽美。7

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7

人无元气则死,国无人才则亡。7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8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8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8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8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9

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9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9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之;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之。9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10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0

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者有矣夫,未有不求而得之者也。10

人各有能有不能,有明有不明。若能为能,不能为不能,明为明,不明为不明,乃所谓明。1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1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1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12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1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12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12

人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13

力不敌众,智不尽物。13

三画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4

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4

三折肱知为良医。15

三思而后行。15

干将之刃,人不推顿,菰瓠不能伤;筱簵之箭,机不动发,鲁缟不能穿。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16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16

士可杀,不可辱。16

士有争友,不为不义。16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17

士贵成功,不必文辞。17

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17

大丈夫心事,当如青天白日,使人得而见之。17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18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18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18

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取所短。19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19

大抵学问只有二途,致知力行而已。19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19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20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20

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弃,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逐。20

上下不和,虽安必危。20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20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21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21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21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2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2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22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22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23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23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益民之役,非役民而已也。23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24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24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24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24

小人之过也必文。25

小不忍则乱大谋。25

小过不生,大罪不至。2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5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25

四画27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27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2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27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28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28

天下之事,急之则丧,缓之则得,而过缓则无及。28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29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29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29

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29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30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30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30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30

天下虽兴,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31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3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1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31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32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32

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32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3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3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3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4

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34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34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34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显昌,失贤者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也。35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35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35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36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36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36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6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37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37

不以一眚掩大德。37

不以义得者,必以不义亡。37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38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3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3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8

不必其贤于我,而可师者皆师也。39

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39

不自由,毋宁死。39

不肖用事而贤良伏,无功贵而劳苦贱,如是则下怨,下怨者可亡也。39

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40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40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40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40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41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41

不胜其位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41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41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42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4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2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4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4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43

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也。44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44

不强人所不能及,不绝人所不能已。4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45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45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45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45

不藏贿,不从欲。46

太山之高,倍而不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46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46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47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47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47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47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48

见义不为,无勇也。48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4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9

见得思义,见利思害。49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49

见善若惊,疾恶若仇。49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50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50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50

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50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51

公生明,偏生暗。51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51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5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52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52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52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3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53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53

为人者重,自为者轻。53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5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54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54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54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55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55

为政于天下,使天下之为善者劝,为暴者沮。55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55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56

为善者赏,为不善者罚。56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56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56

心正则笔正。57

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赡,本固则邦宁。5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57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57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58

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58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58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58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59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59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59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59

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60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60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60

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6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61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61

水性虽善流,不导则不通;人性虽能智,不教则不达。61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6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62

五画63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63

正则用之,邪则去之;是则行之,非则改之。6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63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64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64

巧言令色,鲜矣仁!64

巧辨纵横而可喜,忠言质朴而多讷。64

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65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6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65

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66

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66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66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66

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67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6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67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67

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68

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得失之地。68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68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68

只怕无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不成。69

只做向上人,只问向上路。6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9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69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0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70

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70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70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71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71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71

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材。72

务公正者,必无邪佞之朋。72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72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7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73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73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73

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73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74

礼,与其奢也,宁俭。74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74

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7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75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75

民怨则国危。75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76

民智愈开者,则其国势愈强。76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76

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76

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77

圣王以贤为宝,不以珠玉为宝。7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77

六画78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78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78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78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79

动必三省,言必三思。7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7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9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80

芝兰生于深林,非为无人而不香。80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80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81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81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8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81

百至秉权之门而不一至无势之家,难以称义也。82

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82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82

百闻不如一见。82

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83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83

有功而不能赏,有罪也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83

有志者事竟成。83

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知而不能用,与不知同;用而不能信,与不用同。84

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84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84

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85

有赏不足以功,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85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85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85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86

达者未必知,穷者未必愚。8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87

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8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87

过则勿惮改。87

执辔非其人则马奔驰,执轴非其人则船覆伤。88

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88

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88

因材任人,国之大柄;考绩进秩,吏之常法。88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89

当仁,不让于师。89

当功以受赏,当罪以受罚。赏不当,虽与之必辞;罚诚当,虽赦之不外。89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8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0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及作。90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9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0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91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91

任人之道,要在不疑。91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92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92

自古奇人伟士,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学。92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92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93

行一棋不足以见智。93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93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93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94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9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94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94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95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95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95

多见者博,多闻者知,拒谏者塞,专己者孤。95

多行不义必自比毙。96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96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96

交不审则惑,行不笃则危。97

交不信,非吾友也。97

问事弥多而见弥博。97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97

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98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98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98

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98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99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99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99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99

好称人恶,人亦道其恶;好憎人者,亦为人所憎。99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100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100

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100

七画101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101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101

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10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02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102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102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102

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苟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生不得闻过矣。10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03

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104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104

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104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04

技无大小,贵在能精。105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105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105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105

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106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106

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106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107

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107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107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07

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10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08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108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108

言必信,行必果。108

言而无益,不若勿言;为而无益,不若勿为。109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109

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109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109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110

言简必信,法简必严。11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10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10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111

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11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111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1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12

灾人者,人必反灾之。112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112

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113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113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113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114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114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114

君子不为无益之事,不履辱身之行。114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15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115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115

君子处身,宁人负己,己无负人;小人处事,宁己负人,无人负己。11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11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1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1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1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17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117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1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18

君子善善而恶恶。118

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118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119

八画120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120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20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120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2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21

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121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121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122

苦心焦思,以日继夜,苟利于国,知无不为。12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122

苛政猛于虎。122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123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123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23

苟富贵,无相忘。123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124

事无大小,为之必成;害无大小,除之必去。124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124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124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125

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12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5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125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126

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12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26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26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127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27

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127

尚贤者,政之本也。128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28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128

国之强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独在人才之多少。128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129

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者。129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29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129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130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130

明主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130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130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131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131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131

易为而难成者,事也;难成而易败者,名也。132

败莫大于不自如。132

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13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3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3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133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133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133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13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34

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134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134

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135

物不得其平则鸣。135

使贤者居上,使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135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136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13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36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136

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136

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13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37

朋友之道,德业相长为本。137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37

备之常时,祸从何来?138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138

性相近,习相远也。138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138

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139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139

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139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140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140

学不可以已。14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4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40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1

学行足以立身而进不止,才能足以高人而志愈下。141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141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142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42

诛不避权贵,赏不遗贱。142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142

九画144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144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144

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露如泣。144

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145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145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145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145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146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46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146

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146

贱不害智,贫不妨行。147

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147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147

俭节则昌,淫逸则亡。147

信而又信,谁人不亲?148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148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48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148

哀莫大于心死。149

恃人不如自恃也。149

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149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149

举不失德,赏不失劳。150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50

测浅者不可以图深,见小者不可以虑大。150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150

既来之,则安之。151

十画152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152

唇亡则齿寒。15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52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153

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15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53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153

称身之过者,强也;治身之节者,惠也;不以不善归人者,仁也。15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54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15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54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155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155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155

读书学问,必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155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156

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156

十一画157

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157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157

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也。157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158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158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158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158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159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159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159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15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60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160

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160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160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161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161

欲强兵者,务富其民。161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6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62

祸莫大于不知足。162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162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6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163

十二画16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6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64

朝闻道,夕死可矣。164

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16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65

赏及无功则恩不足劝,罚失有罪则威无所惧。165

赏不厚于所爱,罚不重于所憎。165

智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165

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166

智者之所短,不若愚者之所长。16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166

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166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167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167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167

善治天下者,必明于天下之情,然后得御天下之术。167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168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168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6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68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6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69

富贵未必可重,贫贱未必可轻。169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飘鸿毛。170

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巍巍焉山在其上。170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70

十三画171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71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171

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171

嗜欲无穷,则必有贪鄙悖乱之心、淫佚奸诈之事矣。172

愚而自专,事不治。172

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其大害。172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172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173

满招损,谦受益。173

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173

塞翁失马,未必非福。173

十四画174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17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74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畋,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174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175

十五画以上176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76

德不孤,必有邻。176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176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17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77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177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177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177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178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1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