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典中国艺术史 卷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典中国艺术史 卷1
  •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978754610413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467页
  • 主题词:艺术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典中国艺术史 卷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原始艺术之光 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4千年前)一、陶器的发明6

陶器之祖——红陶7

彩陶之美9

成为礼器的黑陶15

原始的造型美17

完备的制作工艺21

二、玉器时代26

最早的玉器27

红山文化玉器——北玉之冠28

良渚文化玉器——南玉翘楚32

遍地开花的玉文化35

三、绘画的萌芽42

陶器上的画作43

史前岩画46

汉字的起源47

第二章 文明之初的艺术成就 夏商周(约前21世纪——前771

一、辉煌的青铜艺术54

冶铜术的萌芽55

崭露头角的夏代青铜器57

渐趋繁盛的商代前期青铜器66

造型与装饰艺术75

发达的商代后期青铜器78

繁缛富丽的纹饰87

完美的工艺91

全面鼎盛的西周青铜器94

铭文记载的历史105

二、陶向瓷的过渡110

仿青铜礼器的白陶110

印纹硬陶112

最早的瓷器——原始青瓷113

三、重礼的玉器116

神秘的夏代玉器117

商玉的辉煌118

追求装饰美的西周玉器126

四、书法艺术的初现134

清俊隽秀的甲骨文134

端庄浑厚的金文136

五、装饰为主的金银器140

商代金器地域性分明141

西周金银器装饰为主145

六、独特的工艺门类146

漆工艺的进步146

牙骨雕刻工艺初兴151

第三章 变革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

一、青铜艺术的变革156

器类的转变156

装饰风格的变化163

新工艺的涌现165

强烈的地域特征171

二、人文化的玉器174

玉器品种完备174

纹饰的时代特征186

制玉技术的提高189

三、青瓷的发展190

陶器时代进入尾声191

瓷器进入生活192

四、风格多样的书法194

装饰化的金文195

石刻名作197

五、绘画艺术的初级阶段200

青铜器图案丰富201

漆画最具艺术性202

帛画的独立发展205

六、金银器初露锋芒206

金银器广泛运用206

金银器皿出现212

金银工艺多样性215

南北风格迥异216

七、漆器的兴盛218

漆器进入生活218

工艺进步221

八、锦绣初繁荣224

织锦名天下224

刺绣显成熟228

第四章 集权下的辉煌 秦汉(前221——200

一、青铜艺术的余晖234

高质量的秦代青铜器235

实用为主的汉代青铜器237

装饰新工艺247

二、美玉成器250

玉器新品种251

实用玉器广泛应用258

时代特征鲜明263

三、陶瓷器艺术化266

陶俑盛行266

功能齐全的建筑明器272

铅釉陶的发明274

瓷器时代的到来277

四、书法典范280

删繁就简的秦篆280

汉隶辉煌283

五、绘画艺术发达290

内容丰富的壁画290

技法成熟的帛画296

瓦当图案299

画像砖石鼎盛300

民间绘画木板画303

六、金银器独立发展304

金器大观304

银器渐多309

摆脱传统的金银工艺312

七、漆器的辉煌314

前所未见的品种314

纹饰绘画性318

工艺新成就321

官民共造323

八、织绣的推广326

发达的织物326

针法丰富的刺绣332

九、玻璃器初兴334

玻璃器的诞生334

早期玻璃器品种336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新气象 魏晋南北朝(220——589

一、青铜艺术的衰落344

青铜器的民族特色344

铜镜业依然繁盛347

二、玉器:低谷期的亮色348

三、瓷业初兴350

青瓷的成就350

白瓷的诞生364

黑瓷的兴起366

陶塑的突破368

铅釉陶的进步373

四、书法进入大师时代376

楷书:从钟繇到魏碑376

章草:皇象与陆机381

今草:羲之父子称雄384

行书:最具创造性的书体388

写经:艺术传播宗教393

五、绘画艺术的飞跃396

绘画大师的涌现396

石窟壁画成就最著402

墓室壁画填补空白408

画像砖盛行417

六、中西交流的金银器新面貌420

西方金银器登陆中国420

民族风格的首饰423

金印与佛像428

中西结合的金银工艺432

七、漆艺的短暂辉煌434

填补空白期的三国漆艺434

两晋南北朝的颓势438

八、锦绣风靡天下440

蜀锦独领风骚440

刺绣用途的扩大443

九、舶来品带动玻璃器成长444

第六章 盛世风华 隋唐五代(581——960

一、玉器新风452

佩玉成主流452

美化生活的实用器454

制玉新风尚457

二、唐三彩的世界460

瑰丽色彩轰动世界461

造型生动反映开放的民风462

多样的装饰470

精湛的工艺471

彩绘陶的成就476

三、南北瓷器共兴480

“南青北白”的定局481

青瓷为主流485

风靡一时的白瓷490

注重装饰美的长沙窑494

花瓷与绞胎瓷498

四、书法艺术的高峰500

开启盛唐的隋代书法500

主宗二王的初唐书法504

盛唐书法全面繁荣508

中晚唐柳书称雄515

摹拓名帖成风518

唐人写经的成熟520

杨凝式书法一枝独秀522

五、绘画艺术体系完备524

隋代绘画承前启后524

唐代人物画最著名529

创立青绿山水画538

牛马画传神541

内容丰富的壁画543

五代人物画技法成熟549

山水独立成科554

花鸟画两大风格558

六、工艺美术全面发展560

金银工艺的高峰561

唐代金银器的外来之风571

漆器的创新577

织绣的兴盛580

精美的玻璃器584

第七章 婉约的文人气质 两宋(960——1279

一、世俗化的玉器590

玉器进入生活590

强调寓意的纹饰594

制玉技术的飞跃597

二、瓷艺新境界600

雨过天青的汝窑600

色彩缤纷的钧窑604

开片为装饰的哥窑与官窑610

定窑白瓷追随者众614

耀州窑精比琢玉618

不受官方青睐的磁州窑620

代越窑而兴的龙泉窑624

景德镇闻名遐迩的青白瓷628

交融南北的吉州窑632

斗茶产生的建窑黑瓷636

三、书法成为表现艺术638

北宋前期继承为主638

宋四家代表宋人书风643

南宋书风余绪649

帝王书法家653

刻帖的兴起656

四、院画典范658

宋徽宗与画院658

妍丽的花鸟画660

师法自然的山水画665

人物画技法的突破680

文人画倡兴692

壁画风貌696

五、轻巧婉约的工艺美术698

金银器的商品化698

继承与创新并举的金银工艺704

民用化的漆器707

织绣书画化711

第八章 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情 辽、西夏、金、元(907——1368

一、玉器的唐宋传统与民族风情722

辽金玉器承继汉风722

元代玉器从无到有725

二、瓷器的民族风格728

半农半牧的辽代瓷器728

媲美唐三彩的辽三彩738

金瓷承宋风740

西夏瓷反映浪漫游牧生活749

元青花从诞生到成熟753

平民化的色釉瓷763

元代的彩绘瓷774

三、书法回归传统776

汉字书法为主流776

元代书法的复古潮流780

四、绘画语言的转变790

辽代绘画人马为主题790

金代人物画昌盛798

元代山水画新风804

元代花鸟画的变革816

元代人物画的寥落826

五、工艺美术全面开花832

金银器的民族风832

元代金银器求新变化849

元代漆器大家辈出856

多彩织绣861

洋为中用的珐琅器868

第九章 多流派的艺术风潮 明(1368——1644

一、玉器:实用玩赏为主流878

礼玉的复兴879

纹饰之美888

精雕细琢出美器892

二、瓷器名品至精至美896

不惜工本的御窑厂897

青花成主流900

彩瓷争奇斗艳917

颜色釉大观928

陶器称紫砂944

三、书法的多流派时代950

台阁体开启尚态书风950

吴门书派强调个性956

古典与浪漫并存962

四、文人画的洪流968

早期院画为主流968

中期吴门画派最盛984

后期画派林立994

五、工艺美术集历代大成1004

不惜工本的金银器1005

漆器的极盛1014

织绣新高潮1023

景泰蓝名扬一时1029

竹木雕刻的文人意趣1036

珍稀难得的牙角雕1051

古典家具的典范1058

第十章 末代帝国的艺术光辉 清(1644——1911

一、玉器的最后辉煌1070

继承明风的清初玉器1071

盛况空前的乾隆玉1073

晚清玉器庸俗化1087

二、瓷器的黄金时代1090

顺治瓷器民窑为主1091

康熙瓷开创繁荣1093

雍正瓷仿古创新1125

叹为观止的乾隆瓷1157

走下坡路的晚清瓷器1170

宜兴紫砂蔚成大观1177

三、书法的中兴1182

帖学尚盛的早期书法1182

碑学勃兴的中期书法1188

崇尚北碑的晚期书法1198

四、绘画的兴盛1204

正统与反正统并存1204

宫廷与民间共兴1219

海上与岭南创新派1240

五、皇家垄断的工艺1250

金银器宫廷化1250

集百工之长的漆器1256

官民竞秀 织绣高峰1268

珐琅工艺创新法1276

竹木雕巧手成群1287

牙角雕的鼎盛1298

玻璃器推陈出新1307

家具新风尚1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