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学
  • 贺石林,王键,王净净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73245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医药科研基本知识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医药学现代化与科研1

第二节 中医科研的主要任务与基本程序2

第二章 中医科研选题与申报5

第一节 中医科研选题概述5

第二节 中医科研选题的主要来源9

第三节 中医科研选题的基本方法11

第四节 医学文献资料的查阅13

第五节 中医科研课题申报的基本程序15

第六节 中医科研课题的申报要点19

第三章 假说与中医科研21

第一节 假说的作用21

第二节 假说的特性22

第三节 假说形成的方法24

第四节 正确对待假说检验26

第四章 中医药科研的基本要素及特点28

第一节 被试因素28

第二节 受试对象29

第三节 试验效应30

第四节 “三要素”在中医药科研领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2

第五章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33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33

第二节 对照原则34

第三节 盲法原则35

第四节 随机原则35

第五节 重复原则38

第六节 均衡原则40

第六章 动物实验与体外实验的基本知识42

第一节 动物实验的特点42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分类方法42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及应用选择43

第四节 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44

第五节 选择实验动物应注意的问题44

第六节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45

第七节 体外实验50

第八节 中医科研动物模型的研制54

第七章 实验误差及其控制57

第一节 误差公理57

第二节 系统误差58

第三节 随机误差59

第四节 实验误差的表达60

第五节 实验误差的控制61

第二篇 统计学基本概念64

第八章 医学统计学概述64

第一节 医学统计学在科研中的应用64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65

第三节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65

第九章 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69

第一节 频数表和频数图69

第二节 数值变量的集中趋势描述71

第三节 数值变量的离散趋势描述74

第四节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77

第三篇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与临床科研方法第十章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79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79

第二节 配对设计80

第三节 交叉设计82

第四节 配伍组设计83

第五节 层次分组设计85

第六节 拉丁方设计86

第七节 尧敦方设计87

第八节 析因设计88

第九节 裂区设计89

第十节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的选择90

第十一章 病因学研究与评价91

第一节 病因病机的概念与范畴92

第二节 病因的确定93

第三节 现况调查93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95

第五节 队列研究96

第六节 干预试验研究98

第七节 病因研究报道评价的若干问题99

第十二章 诊断试验的分析与评价100

第一节 诊断试验的设计要点100

第二节 试验结果的评价指标及临床意义102

第三节 提高诊断试验临床价值的策略105

第四节 诊断试验的选择原则108

第五节 诊断试验的评价原则108

第十三章 中医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109

第一节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必要性110

第二节 临床疗效研究的设计111

第三节 疗效的统计处理与综合评价112

第四节 联合用药的效应判断113

第五节 不同疗程的疗效比较问题114

第六节 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115

第七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116

第八节 疗效研究的评价119

第十四章 疾病预后的研究和评价120

第一节 疾病预后研究概述120

第二节 生存分析123

第三节 Cox回归分析130

第四节 预后研究的评价原则133

第十五章 中药新药研究与技术要求134

第一节 新药的定义与中药新药的分类134

第二节 中药新药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35

第三节 中药新药的处方研究136

第四节 中药新药的药学研究137

第五节 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药理与毒理评价141

第六节 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144

第七节 中药新药的申报与审批147

第四篇 常用统计学方法150

第十六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两均数的假设检验150

第一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50

第二节 t值与t分布151

第三节 总体均数的估计152

第四节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53

第五节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154

第六节 成对资料均数的t检验155

第七节 成组资料两样本均数的比较156

第八节 方差不齐时两小样本均数的比较158

第九节 假设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159

第十节 可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关系160

第十七章 方差分析161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原理、条件及应用162

第二节 完全随机化设计的方差分析162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164

第四节 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165

第五节 多个方差的齐性检验168

第六节 变量变换168

第七节 拉丁方设计的方差分析170

第八节 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170

第九节 层次分组设计的方差分析172

第十节 尧敦方设计的方差分析173

第十一节 析因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175

第十二节 裂区设计的方差分析176

第十八章 一元相关与回归179

第一节 直线相关179

第二节 直线回归181

第三节 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注意事项183

第四节 曲线回归184

第五节 等级相关186

第十九章 协方差分析187

第一节 完全随机化实验的协方差分析188

第二节 简化协方差分析191

第二十章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193

第一节 相对数的意义193

第二节 常用相对数194

第三节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97

第四节 标准化法198

第二十一章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与负二项分布202

第一节 二项分布202

第二节 泊松分布206

第三节 负二项分布209

第二十二章 x2检验211

第一节 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211

第二节 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213

第三节 多个率(或构成比)的两两比较215

第四节 2×2列联表资料的x2检验216

第五节 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217

第六节 频数分布拟合优度的x2检验219

第二十三章 秩和检验220

第一节 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220

第二节 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221

第三节 单因素多组资料的比较222

第四节 多组秩和的两两比较224

第五节 配伍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225

第六节 配伍组设计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226

第二十四章 圆分布资料的分析227

第一节 圆分布资料的分类与特点227

第二节 位置、时间转换为角度228

第三节 圆分布资料的统计描述230

第四节 集中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232

第五节 角均数的可信区间233

第六节 两样本角均数的比较233

第七节 多个样本角均数的比较234

第二十五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235

第一节 统计表236

第二节 统计图238

第二十六章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方法242

第一节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意义243

第二节 医学参考值的基本要求243

第三节 制定医学参考值的常用方法245

第五篇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250

第二十七章 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250

第一节 多元线性相关250

第二节 多元线性回归252

第二十八章 逐步回归分析256

第一节 逐步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256

第二节 逐步回归分析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257

第二十九章 判别分析263

第一节 分类变量资料的判别分析263

第二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判别分析268

第三十章 主成分分析271

第一节 概述271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273

第六篇 适用于中医经验方研究的设计与统计方法第三十一章 序贯试验设计与分析277

第一节 概述277

第二节 开放型单向质反应序贯试验279

第三节 开放型单向量反应序贯试验280

第四节 开放型双向质反应序贯试验281

第五节 开放型双向量反应序贯试验283

第六节 闭锁型序贯试验的设计与分析284

第七节 成组序贯试验287

第八节 序贯试验的注意事项289

第三十二章 正交试验的设计与分析290

第一节 正交设计的工具290

第二节 表头设计291

第三节 多水平与混合水平的正交设计293

第四节 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294

第五节 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296

第六节 正交试验的注意事项303

第三十三章 均匀设计试验303

第一节 概述304

第二节 工具表304

第三节 设计步骤306

第四节 资料分析307

第五节 混合水平均匀设计309

第三十四章 汇后分析310

第一节 概述310

第二节 汇后分析方法311

第三节 汇后分析评价315

第七篇 统计软件应用概要与论文撰写第三十五章 SPSS统计软件应用概要316

第一节 SPSS for windows概述316

第二节 建立数据文件317

第三节 基本统计分析321

第四节 均数比较329

第五节 普通线性模型333

第六节 相关分析343

第七节 回归分析345

第八节 非参数统计348

第九节 主成分分析353

第三十六章 中医实验性科研论文的撰写355

第一节 科研论文撰写的程序及格式355

第二节 文题与署名356

第三节 摘要与关键词357

第四节 正文357

第五节 参考文献361

附录 常用统计用表363

附表1 随机区组试验所需样本含量363

附表2 随机数字表364

附表3 随机排列表365

附表4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366

附表5 t界值表367

附表6 配对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368

附表7 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368

附表8 百分率的95%可信区间369

附表9 F界值表(方差齐性检验用)370

附表10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370

附表11 Newman-Keuls检验用q界值表371

附表12 Dunnett t检验用界值表372

附表13 x2界值表374

附表14 多个样本率两两比较x2界值375

附表15 符号秩和检验用T界值表375

附表16 两组资料秩和检验的界值范围376

附表17 三组计量数据秩和检验H界值表378

附表18 M界值表378

附表19 平均角可信区间的δ(度)值379

附表20 相关系数界值表380

附表21 等级相关系数界值表382

附表22 配对比较秩和检验T界值表383

附表23 开放型单向质反应序贯试验边界系数表384

附表24 开放型单向量反应序贯试验边界系数表386

附表25 开放型双向质反应序贯试验数值用表387

附表26 开放型双向量反应序贯试验数值用表387

附表27 小样本翼型设计的边界点坐标388

附表28 楔型设计中界坐标389

附表29 成组序贯试验设计参数表389

附表30 L8(27)正交表389

附表31 L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389

附表32 L16(215)正交表389

附表33 L16(215)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389

附表34 L9(34)正交表390

附表35 L27(313)正交表390

附表36 L27(313)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390

附表37 L16(45)正交表390

附表38 L25(56)正交表391

附表39 L8(41×24)正交表391

附表40 L16(42×29)正交表391

附表41 Poisson 分布λ的可信区间391

附表42 Watson-Willian检验用校正因子,K值表392

附表43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392

参考文献3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