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转移联盟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转移联盟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246530.jpg)
- 张晓凌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718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技术转让-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技术转移联盟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技术与技术转移1
引言1
1.1 众说纷纭话技术:定义、特性与分类1
1.1.1 技术:制作的智慧1
1.1.2 技术的特性3
1.1.3 技术的分类5
1.1.4 科学的技术和经验的技术7
1.2 技术转移:概念与形成模型9
1.2.1 概念起源及其演变9
1.2.2 相关概念的诠释及其比较10
1.2.3 技术转移的理论模型及其形成12
1.3 技术转移的特点、途径与方式14
1.3.1 技术转移内涵及其特点14
1.3.2 技术转移途径及方式15
1.3.3 技术转移的实现形式与方法17
1.4 新时期技术转移发展趋向19
小结20
2 技术转移理论和蓬勃发展的技术22
引言22
2.1 技术转移是一种必须,而不是一种选择22
2.2 走向成熟和不断发展的技术转移理论24
2.2.1 技术转移研究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历程24
2.2.2 从供方考察的技术转移理论25
2.2.3 从接受方考察的技术转移理论:技术理论28
2.3 世界范围技术转移的兴起和发展30
2.3.1 加速推进的技术转移30
2.3.2 国际范围技术转移蓬勃发展的动因及其机制33
小结36
3 中国技术转移:发展的历程、问题和对策38
引言38
3.1 中国技术转移的发展历程38
3.1.1 改革开放前的技术转移38
3.1.2 改革开放后的技术转移40
3.2 中国技术转移的路径和组织体系43
3.2.1 转移路径43
3.2.2 转移组织体系46
3.3 中国技术转移发展存在的问题52
3.3.1 技术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52
3.3.2 技术转移体系与转移环节存在的问题54
3.4 中国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56
3.4.1 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历程56
3.4.2 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特点57
3.4.3 技术转移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9
3.5 创新:促进中国技术转移及其服务业发展的主题61
3.5.1 创新:经济、技术发展的源泉61
3.5.2 组织创新:建立完全新型的技术转移服务组织——技术转移联盟62
3.5.3 环境创新:营造技术转移及其服务业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63
3.5.4 技术转移方式创新: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64
3.5.5 技术转移体系创新:建立健全、完善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66
小结67
4 技术联盟理论与实践70
引言70
4.1 技术联盟范畴界定与分类形式70
4.1.1 从不同角度理解并界定的技术联盟概念70
4.1.2 技术联盟的基本特征71
4.1.3 技术联盟的本质及意义72
4.1.4 技术联盟形式72
4.2 诠释和指导技术联盟发展的基本理论74
4.2.1 经济、技术组织理论74
4.2.2 范围经济和非规模经济理论74
4.2.3 合作经济理论75
4.2.4 价值链理论75
4.2.5 交易成本理论76
4.2.6 资源基础理论77
4.2.7 组织能力理论78
4.2.8 知识与组织学习理论79
4.2.9 网络经济理论79
4.2.10 合作竞争理论和博弈论80
4.2.11 其他理论81
4.3 中国技术联盟与技术转移联盟的实践探索82
4.3.1 技术联盟实践: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82
4.3.2 长三角技术转移联盟83
4.3.3 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87
4.3.4 东北技术转移联盟88
小结90
5 知识创新及共享与技术进步及技术联盟92
引言92
5.1 基于知识创新、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技术联盟92
5.2 知识的内涵、本质及其构成93
5.2.1 知识是资源本身,而不仅是资源的一种93
5.2.2 知识的分类和构成94
5.3 知识的转换、转化、创造与创新96
5.3.1 知识转化与组织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96
5.3.2 知识创新:内涵与模式97
5.3.3 技术联盟知识共享的协同分析103
5.4 影响技术联盟知识共享的因素106
5.5 提高技术联盟知识创新与共享能力的措施109
小结110
6 技术创新与技术研发及应用联盟112
引言112
6.1 一个国家、民族、企业需要技术创新112
6.1.1 文明的延续,需要传统,也需要不断的创新112
6.1.2 不同视角下的技术创新113
6.1.3 技术创新相关的重要概念:技术扩散、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115
6.2 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范式与创新模型116
6.2.1 技术推动的线性模型117
6.4.2 市场拉动模型117
6.2.3 技术与市场混合作用模型117
6.2.4 技术创新网络化模型119
6.2.5 集群创新模型119
6.2.6 技术创新进化模式120
6.3 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121
6.3.1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121
6.3.2 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122
6.4 技术创新的推进措施:技术联盟与技术创新政策124
6.4.1 技术联盟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和发展124
6.4.2 技术创新政策:来自欧盟的经验和启示126
小结131
7 技术转移服务组织与技术转移133
引言133
7.1 技术转移的实现过程133
7.1.1 从技术供方到接收方133
7.1.2 从技术的创意到产品市场化135
7.2 影响和制约技术转移的基本要素135
7.2.1 技术本体136
7.2.2 技术供体137
7.2.3 技术受体138
7.2.4 技术环境和技术流140
7.2.5 社会环境140
7.3 技术转移服务及其组织:促进技术转移的强力保障141
7.3.1 技术转移服务:消除或弱化技术转移制约因素的制约作用141
7.3.2 技术转移服务组织:类型与职能141
7.3.3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技术转移服务组织143
7.4 国外的技术转移服务组织145
7.4.1 美国的技术转移机构145
7.4.2 英国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149
7.4.3 日本技术转移方式及其服务组织152
7.4.4 韩国的技术转移机构159
7.5 构建全新的技术转移组织机构161
7.5.1 技术转移服务组织从独立个体到技术转移联盟161
7.5.2 技术转移联盟建设发展原则及任务163
小结164
8 技术转移联盟组织形态与建设模式166
引言166
8.1 技术转移联盟组织形态166
8.2 技术转移联盟形成的条件与动因167
8.2.1 技术促动167
8.2.2 企业创新带动168
8.2.3 政府启动168
8.3 技术转移联盟建设定位169
8.3.1 科技资源整合169
8.3.2 科技信息服务170
8.3.3 科技研发协作体系170
8.3.4 技术转移保障促进体系170
8.3.5 技术转移服务包171
8.4 技术转移联盟建设原则与规则171
8.4.1 技术转移联盟建设原则171
8.4.2 技术转移联盟运行规则172
8.5 技术转移联盟的实现形式及其营运组织建设173
8.5.1 联盟成员大会173
8.5.2 联盟理事会174
8.5.3 联盟技术转移促进指导委员会175
8.5.4 专家委员会176
8.5.5 用户管理委员会176
8.5.6 联盟经营职能机构176
8.6 技术转移联盟信息服务平台180
8.6.1 技术转移信息发布的未来趋势180
8.6.2 技术转移联盟信息服务系统181
8.6.3 技术转移联盟信息服务系统总体功能架构182
8.6.4 技术转移联盟网络平台建设策略184
小结186
9 技术转移联盟外围组织建设188
引言188
9.1 技术转移联盟外围组织建设的目的、内涵与方法188
9.1.1 技术转移联盟外围组织及其建设的必要性188
9.1.2 技术转移联盟外围组织建设的任务与目的189
9.1.3 技术转移联盟外围组织建设的内容与方法190
9.2 技术中心、知识中心与技术研发联盟191
9.2.1 技术创新和技术中心与知识中心191
9.2.2 技术研发联盟及其作用193
9.3 技术转移与科技中介机构196
9.3.1 科技中介机构及其特点196
9.3.2 中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基本类型196
9.3.3 中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197
9.3.4 科技中介机构与技术转移联盟197
9.3.5 发展、强化与科技中介机构的关系和合作198
9.4 技术转移与科技企业孵化机构199
9.4.1 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的内涵与特征199
9.4.2 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的基本类型200
9.4.3 科技企业孵化机构与技术转移202
9.4.4 发挥科技企业孵化机构的技术转移促进作用203
小结205
10 技术转移联盟业务运营机制建设207
引言207
10.1 技术转移联盟业务概述207
10.1.1 技术转移联盟经营性业务活动构成207
10.1.2 技术转移联盟业务经营的实现方式209
10.2 技术转移产权转让机制建设209
10.2.1 技术转移产权转让的涵义及其类型209
10.2.2 商业性技术产权转让的主要方式211
10.2.3 技术转移联盟参与下的技术产权转让实现方式214
10.2.4 技术转移联盟参与技术产权转移的工作内容216
10.2.5 技术转移联盟参与技术产权转移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218
10.3 技术转移服务及其运营机制建设220
10.3.1 技术转移服务必要性、内涵及其运营特点220
10.3.2 技术转移服务内容与主要业务222
10.3.3 技术转移服务实施与运营机制228
10.4 技术转移联盟业务活动实施操作机制231
10.4.1 促进技术转移供求主体间的协同发展231
10.4.2 建立技术转移创新体系232
10.4.3 技术转移联盟利益实现及其分配机制233
小结234
11 技术转移联盟运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236
引言236
11.1 发达国家技术转移及其政策法规体系建设236
11.1.1 美国的技术转移立法及其实施措施236
11.1.2 日本促进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与政策243
11.1.3 韩国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政策245
11.1.4 印度的技术开发与技术转移政策247
11.2 中国科技进步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政策的主要问题251
11.2.1 构建完善的科技进步政策体系251
11.2.2 加大科技进步的资金投入力度254
11.2.3 改进和完善技术转移政策的着力点254
11.2.4 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政策与企业发展255
11.3 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法律支持体系257
11.3.1 技术转移立法是中国法制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57
11.3.2 技术转移立法内容构成257
11.4 科技进步及其成果转化、转移政策创新259
11.4.1 创新科技进步及其成果应用转化、转移的政策观念259
11.4.2 重视软科学在政策制定及其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60
11.4.3 建立科技成果分类管理体系262
小结264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