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 第3卷 上古时代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通史 第3卷 上古时代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3240452.jpg)
- 白寿彝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997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59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55页
- 主题词: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通史 第3卷 上古时代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丁编 传记(上)第一章 周859
第一节 周859
周的起源及其迁徙859
商周关系及周克商862
周公东征及封土建国865
周室始衰866
宣王复兴869
第二节 东周871
西周灭亡及平王东迁871
东周的衰微872
东周的分裂及其灭亡874
第二章 鲁、卫876
第一节 鲁876
周公和鲁国876
鲁的建国及国野制度878
三桓的形成及季氏专政881
初税亩、作丘甲和舍中军885
昭公出亡890
家臣叛乱及鲁国衰亡892
第二节 卫898
卫的建国898
君位的争夺900
北狄的侵扰及卫迁国902
孙氏、宁氏的废立和庄公、出公的争国903
卫的衰亡及其文化906
第三节 蔡、曹909
蔡909
曹912
第四节 泗上附庸小国913
释附庸913
泗上附庸小国917
第三章 燕、齐921
第一节 燕921
一个在殷代故国旧址上建立的燕921
北燕与南燕923
燕的振兴924
燕的灭亡927
第二节 齐928
齐的建国和它的文化928
齐桓公的霸业930
齐的内乱与鞍之战932
第三节 田齐935
“陈氏始大”及其代齐935
田齐的盛衰938
田齐的灭亡942
第四章 陈、杞、宋944
第一节 陈、杞944
陈的建国及其灭亡944
杞的迁国及其灭亡947
第二节 宋949
宋的建国和它的宗族关系949
宋襄公图霸失败952
长期不安定的局面954
宋的衰亡958
第五章 晋、郑960
第一节 晋960
晋的建国、分裂和统一960
戎狄的活动和晋的始霸963
晋霸业的断续966
六卿专政和三家分晋970
第二节 郑974
郑的建国974
郑的内政外交977
郑灭许及郑的衰亡982
第三节 三晋:韩赵魏984
三晋的族姓984
三晋的变法986
三晋的兴亡989
第四节 中山994
中山建国及其初亡994
中山复国及其再度灭亡997
第六章 徐、楚1001
第一节 徐、舒1001
徐舒的分化及其迁徙1001
徐舒的兴衰1003
徐舒的灭亡1004
第二节 楚1006
楚的先世及楚建国1006
楚与汉阳诸姬1008
北上争霸与东进江淮1010
楚庄王的霸业1014
楚国贵族及其内部斗争1017
晋楚争霸的尾声。楚与吴越的关系1021
楚的衰亡1025
第七章 吴、越1029
第一节 吴1029
吴的兴起1029
吴楚柏举之战1032
第二节 越1033
越的兴起及越之灭吴1033
越北上争霸及其灭亡1035
第八章 巴蜀、西南夷1037
第一节 巴蜀1037
《牧誓》的八族1037
巴濮的迁徙与楚的经营1039
蜀1040
第二节 西南夷1043
第九章 秦1045
第一节 秦的早期历史1045
秦的迁徙和建国1045
秦霸西戎1048
第二节 秦在变法以后1051
商鞅变法1051
统一六国的战争1055
丁编 传记(下)第一章 管仲、子产、晏婴、叔向1059
第一节 管仲1059
管仲相齐以前1059
管仲相齐和齐的霸业1061
《管子》书1064
第二节 子产1065
子产执政以前1065
子产执政期间的内政外交1071
子产的三项改革1075
子产的思想1079
第三节 晏婴、叔向1084
晏婴相齐1084
叔向论政1090
季世的忧虑1098
第二章 司马穰苴、孙武、伍子胥、范蠡1101
第一节 司马穰苴1101
第二节 孙武1103
孙武的事迹1103
《孙子兵法》1104
《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1110
第三节 伍子胥(附申包胥、专诸)1111
伍子胥的逃亡生活1111
伍子胥在吴的功业1113
伍子胥之死1116
第四节 范蠡(附文种)1119
范蠡和越之灭吴1119
范蠡的隐退1123
第三章 孔子、墨子1126
第一节 孔子的生平1126
孔子的家世1126
青少年时期(三十四岁前)1127
在齐鲁期间(三十五至五十五岁)1128
周游列国十四年(五十五至六十八岁)1132
归鲁后的晚年(六十八至七十三岁)1137
第二节 孔子的思想1139
仁和礼1140
历史观1142
教育思想1145
第三节 墨子、墨家和《墨子》书1148
墨子的事迹1148
墨家1150
《墨子》1152
第四节 墨子的思想1154
对贵族社会政治黑暗的暴露1154
节用、节葬、非乐、非命1156
兼爱、非攻1158
尚贤、尚同1160
天志、明鬼1162
三表1164
第五节 孔墨后学1166
孔子的后学1167
墨子的后学1171
第四章 李悝、吴起、商鞅1174
第一节 李悝1174
第二节 吴起1177
第三节 商鞅1180
生平及著作1180
在秦变法的争议1180
第一次变法1183
第二次变法1185
变法跟贵族的矛盾1187
第五章 孙膑、乐毅、田单1189
第一节 孙膑1189
孙膑破魏1189
孙膑著书1191
孙膑的历史影响1193
第二节 乐毅1194
乐毅破齐1194
乐毅居赵1197
第三节 田单1200
田单破燕复齐1200
破燕复齐之后1202
第六章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1207
第一节 孟尝君1208
早慧与养士1208
受困于秦1209
门客冯谖1210
关于孟尝君的评价1213
第二节 平原君1213
喜宾客1214
毛遂自荐与邯郸解围1216
关于平原君的评论1219
第三节 信陵君1219
尊礼侯生1220
窃符救赵1221
留赵十年1223
回魏以后1224
信陵君的历史影响1226
第七章 老子、庄子1227
第一节 老子1227
老子和《老子》书1227
社会政治思想1230
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道1232
朴素辩证法思想1233
第二节 庄子1236
庄子和《庄子》书1236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道1238
从相对主义至虚无主义1239
社会政治思想1240
第八章 惠施、公孙龙、墨家辩者1244
第一节 惠施1244
惠施的生平1244
“合同异”说1247
第二节 公孙龙1249
公孙龙的生平1249
“离坚白”说1251
第三节 墨家辩者1253
“物”和“知”1253
“审故”和“明类”1257
第九章 苏秦、张仪、公孙衍1261
第一节 苏秦1261
第二节 张仪1264
第三节 公孙衍1268
第十章 子思、孟子、邹衍1271
第一节 子思1272
第二节 孟子1274
孟子的生平1274
仁政论1281
性善论1284
“先王之道”1287
第三节 邹衍1290
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1290
邹衍的生平与著述1291
邹衍的学说1292
第十一章 屈原、淳于髡、鲁仲连1295
第一节 屈原1295
家世、生平和政治遭遇1295
为人志节和文学成就1299
对后世的影响1303
第二节 淳于髡1304
第三节 鲁仲连1308
义不帝秦1309
书报聊城1310
不为商贾之事1312
第十二章 蔺相如、廉颇、李牧1313
第一节 蔺相如1313
完璧归赵1313
渑池之会1316
蔺、廉相与欢1317
第二节 廉颇(附赵奢)1319
第三节 李牧1323
第十三章 范睢、白起、王翦1326
第一节 范睢1326
第二节 白起1331
第三节 王翦(附蒙骜)1336
第十四章 荀子、韩非、吕不韦1339
第一节 荀子1339
生平和著作1339
论天人关系1345
论性恶1348
“明分使群”1354
法后王1357
隆礼尊贤和平政爱民1360
君权集中和思想统一1365
儒家思想体系的发展和对诸子学说的批判1367
第二节 韩非1372
生平和著作1372
历史进化的观点1373
社会矛盾的观点1376
政治思想1383
世界观与认识论1390
第三节 吕不韦1395
生平事迹1395
《吕氏春秋》1397
第十五章 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地学1402
第一节 数学1402
数学的萌芽1402
文字记数法1403
算筹和筹算1404
规矩和勾股定理1406
数学知识的丰富和提高1407
数学思想的深化1408
数学教育1410
第二节 天文学1411
第三节 气象学1416
第四节 地学1419
第十六章 物理学1429
第一节 力学知识1429
第二节 热学知识1431
第三节 声学知识1432
第四节 光学知识1434
第五节 磁学知识1436
第六节 对运动及时空的认识1436
第七节 物质结构假说1438
第十七章 医学1440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1440
第二节 中国传统医学与巫术之关系1441
第三节 早期的药物知识和用药剂型1443
第四节 医学分科及医疗经验积累1444
第五节 预防医学与养生1447
第六节 卫生与医事管理1448
第七节 医学家1449
第十八章 妇女1450
第一节 女娲,简狄、姜嫄1450
第二节 太任,太姒1452
第三节 许穆夫人赋《载驰》1453
第四节 齐姜劝导晋公子重耳1455
第五节 晋弓工妻谏平公1456
第六节 赵威后问齐使1457
第七节 孟母教子1458
第十九章 杂传1460
第一节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1460
第二节 柳下惠不辞小官1461
第三节 西门豹为河伯娶妇1463
第四节 荆轲刺秦王(附高渐离)1465
附录一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分期问题&徐喜辰 1470
附录二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斯维至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