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居民医学基本常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居民医学基本常识
  • 青岛市“益民书屋”适用图书系列读本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4365816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家庭医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居民医学基本常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医学常识篇3

一、优生与避孕3

1.优生常识3

优生方法3

“三优优生法”3

优生一般条件3

最佳怀孕条件与因素4

不宜怀孕的主要原因5

孕前全面做好准备工作6

2.避孕方法8

避孕主要方法8

不宜采取的避孕方法8

人工流产及其危害9

停止避孕与开始怀孕9

二、婴幼儿医学10

1.新生儿护理10

眼睛的护理10

鼻子的护理10

耳朵的护理10

皮肤的护理10

脐带的护理11

生殖器官的护理11

2.婴幼儿护理12

合理喂养1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2

注意清洁卫生12

保持口腔卫生12

正确穿衣13

训练良好的睡眠习惯13

开展早期培育工作13

多做户外活动14

注意安全保护14

及时进行预防接种1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14

3.母乳喂养14

掌握婴儿所需乳量14

掌握开始喂奶的时间15

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15

母婴初次接触15

正确进行初乳喂养15

做好排乳反射准备16

正确抱持婴儿16

掌握婴儿觅食反射16

正确抱持婴儿哺乳16

做好母婴哺乳配合16

两侧乳房轮换哺乳16

哺乳不要移动乳房17

掌握母乳喂养姿势17

把握母乳喂食次数17

适当减少夜间喂食18

4.混合喂养18

5.人工喂养18

必备器具18

器具消毒18

牛奶调制方法19

喂养方法19

喂养次数19

注意事项20

6.婴幼儿预防接种20

接种卡介苗20

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20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21

接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21

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菌苗21

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21

7.婴幼儿用药21

三、孕产妇医学24

1.孕期保健24

妊娠一月孕妇的保健24

妊娠二月孕妇的保健24

妊娠三月孕妇的保健25

妊娠四月孕妇的保健26

妊娠五月孕妇的保健27

妊娠六月孕妇的保健28

妊娠七月孕妇的保健30

妊娠八月孕妇的保健31

妊娠九月孕妇的保健32

妊娠十月孕妇的保健32

2.产时保健33

分娩应注意的问题33

分娩的三个时期33

分娩第一期的辅助动作34

分娩第二期的辅助动作34

3.产后保健35

产褥期保健的“三要”35

产褥期保健的“三忌”35

产后保健运动的三个阶段35

产后前两天的主要任务36

4.产后医疗37

消除“新手妈妈症候群”37

产后滋补药与其他药物的服药学问38

产后要预防“沙包肚”38

产后常见症状及其防治39

产后要做检查49

四、中老年医学50

1.中老年药物进补措施50

2.老年用药特征51

3.更年期保健52

心理调整52

适当运动53

节制房事53

调节饮食53

五、服药常识55

1.好药标准55

2.PPA药物55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56

4.自我药疗57

5.药品包装说明58

6.药品的有效期59

7.服药剂量的掌握60

8.服药的最佳姿势60

9.服药时间61

10.药物与饮食的适应性62

11.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63

12.服药后禁忌64

13.服错药的紧急处理64

六、安全用药66

1.使用抗生素存在六大误区66

2.当心药物致癌66

3.儿童不宜用“沙星”类药物67

4.夏季莫忘安全用药67

5.2004年7月1日后安全用药四大注意事项68

中医中药篇73

一、诊法73

1.望诊73

气色73

形态73

面目73

舌和苔74

2.闻诊74

听声音74

嗅气味74

3.问诊74

起病和转变情况75

寒热75

汗75

渴75

饮食75

二便75

睡眠75

胸腹75

月经76

过去的健康情况76

4.切诊76

脉诊76

按诊76

二、中药知识78

1.中药制剂78

2.药物的性能78

四气78

五味79

升降浮沉79

3.中药炮制79

炮制目的79

炮制方法80

4.中药的配伍与禁忌80

中药的配伍80

用药禁忌80

5.中成药的服用方法81

用量81

服药的最佳时间81

服法81

6.中药的煎服方法81

三、方剂83

1.方剂的组成和配伍83

2.制剂的类型83

汤83

丸84

散84

膏84

丹84

醴84

露84

3.方剂的分量84

4.感冒、发热用药85

5.咳嗽、气喘用药85

6.胃痛、腹胀、便秘用药85

7.风湿筋骨痛用药86

8.失眠、心悸用药87

9.虚弱用药87

10.夏令暑热用药87

11.外伤用药88

12.皮肤疮毒、烫伤用药88

13.妇科用药89

14.儿科用药89

15.五官科用药89

营养保健篇93

一、常见疾病的饮食疗法1.心血管疾病的饮食疗法93

冠心病的饮食疗法93

高血压病的饮食疗法94

高脂血症的饮食疗法96

心肌梗死的饮食疗法97

心力衰竭的饮食疗法97

2.肝胆疾病的饮食疗法98

急性肝炎的饮食疗法98

慢性肝炎和肝硬变的饮食疗法99

脂肪肝的饮食疗法100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饮食疗法101

3.胃肠道疾病的饮食疗法102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饮食疗法102

慢性腹泻的饮食疗法103

便秘的饮食疗法104

痢疾的饮食疗法104

4.代谢性疾病的饮食疗法105

糖尿病的饮食疗法105

痛风的饮食疗法106

骨质疏松症的饮食疗法107

5.消耗性疾病的饮食疗法108

肺结核的饮食疗法108

肿瘤的饮食疗法109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饮食疗法110

6.呼吸系统疾病的饮食疗法111

慢性支气管炎的饮食疗法111

哮喘的饮食疗法112

肺炎的饮食疗法113

7.泌尿系统疾病的饮食疗法115

尿路感染的饮食疗法115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饮食疗法116

慢性肾炎的饮食疗法117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疗法117

阳痿的饮食疗法118

遗精的饮食疗法120

慢性前列腺炎的饮食疗法121

8.常见外科疾病的饮食疗法122

骨折的饮食疗法122

胆囊切除术的饮食疗法122

胃切除的饮食疗法123

9.内科疾病的饮食疗法123

感冒的饮食疗法123

咯血的饮食疗法125

10.五官科疾病的饮食疗法126

老年性白内障的饮食疗法126

慢性鼻炎的饮食疗法126

青光眼的饮食疗法126

口腔溃疡的饮食疗法127

中耳炎的饮食疗法128

11.造血系统疾病的饮食疗法129

缺铁性贫血的饮食疗法12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饮食疗法13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疗法131

12.妇产科疾病的饮食疗法132

月经先期、后期的饮食疗法132

痛经、闭经的饮食疗法133

妊娠呕吐的饮食疗法136

妊娠水肿的饮食疗法137

乳腺炎的饮食疗法139

宫颈炎的饮食疗法139

二、家庭常见病药膳141

1.高血压药膳方141

2.贫血药膳方141

3.哮喘药膳方142

4.头痛药膳方142

5.冠心病药膳方143

6.糖尿病药膳方144

7.中暑药膳方144

8.消化不良药膳方145

9.便秘药膳方146

10.肥胖症药膳方146

11.呃逆药膳方147

12.中风药膳方147

13.小便失禁药膳方148

14.阳痿药膳方148

15.早泄药膳方149

16.性欲减退药膳方149

17.失眠药膳方150

18.盗汗药膳方151

19.支气管炎药膳方151

20.腹胀药膳方152

21.急性胃肠炎药膳方152

22.抗癌药粥153

23.药茶154

24.药酒155

健康自助篇161

一、观体识病161

1.指甲辨病161

2.手辨病162

3.舌辨病162

4.鼻辨病163

5.眉辨病164

6.五官辨病164

7.痰辨病165

8.汗辨病166

9.脐辨病166

10.尿辨病167

11.颈部辨病168

12.胸部辨病170

13.四肢辨病171

14.脚辨病173

15.皮肤辨病174

16.耳廓辨病174

17.头发辨病175

18.粪便辨病176

19.白带辨病176

20.脉搏辨病177

21.呼吸辨病177

22.视色辨病177

23.体重辨病178

24.淋巴结辨病178

25.步态辨病179

26.口味辨病180

27.血型辨病180

28.脸色辨病181

29.梦境辨病182

30.进食辨病182

31.疲劳辨病183

32.咳嗽辨病183

33.发烧辨病184

34.胸痛辨病184

35.腹痛辨病185

36.水肿辨病186

37.耳鸣辨病186

38.昏迷辨病186

二、免疫力与人体健康1.改善免疫系统的方法188

调节机体免疫系统188

改善机体免疫系统功能188

2.加强免疫力的途径190

饮食提高免疫力190

运动提高免疫力191

心理提高免疫力192

医药提高免疫力195

生活提高免疫力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