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刑事审判原理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刑事审判原理论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238547.jpg)
- 陈瑞华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3364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刑事审判原理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刑事审判的概念1
1.2 刑事审判的基本特征7
1.2.1 和平性和非自助性7
1.2.2 启动方面的被动性或应答性8
1.2.3 审判的多方参与性10
1.2.4 法院审判的集中性11
1.2.5 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最终性和权威性13
1.2.6 法官制作裁判的非合意性14
1.3 刑事审判程序14
1.4 本书的结构设计17
第二章 刑事审判程序之价值20
2.1 关于刑事审判程序价值的理论学说20
2.1.1 刑事审判程序价值概说20
2.1.2 绝对工具主义程序理论24
2.1.3 相对工具主义程序理论27
2.1.4 程序本位主义理论29
2.1.5 经济效益主义程序理论32
2.1.6 创建一种新的程序价值理论的必要性34
2.2 刑事审判程序的内在价值——程序的公正性40
2.2.1 提出程序内在价值标准的必要性40
2.2.2 正义与程序公正46
2.2.3 刑事审判程序公正的标准48
2.2.4 程序参与原则54
2.2.5 中立原则与程序对等原则58
2.2.6 程序理性原则59
2.2.7 程序自治原则61
2.2.8 程序及时和终结原则63
2.2.9 程序公正的意义65
2.3 刑事审判程序的外在价值——程序的工具性70
2.3.1 程序结果公正的标准70
2.3.2 程序的工具意义75
2.4 刑事审判程序的次级价值——程序的经济性81
2.4.1 程序经济性的涵义与标准81
2.4.2 程序经济性的意义85
2.5 刑事审判程序价值之多元论87
2.5.1 程序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协调87
2.5.2 正义与效益之协调95
2.5.3 结论99
第三章 刑事审判之基本原则106
3.1 刑事审判基本原则概述106
3.1.1 法律原则与规则106
3.1.2 刑事审判基本原则的性质109
3.1.3 刑事审判基本原则的功能112
3.1.4 刑事审判基本原则的体系116
3.1.5 中国刑事审判基本原则体系之完善122
3.2 无罪推定原则128
3.2.1 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128
3.2.2 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133
3.2.3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适用138
3.3 审判独立原则144
3.3.1 现代审判独立的概念144
3.3.2 审判独立原则的意义147
3.3.3 审判独立原则的保障机制149
3.3.4 审判独立原则在我国的适用154
3.4 直接和言词原则161
3.4.1 直接和言词原则的含义161
3.4.2 直接和言词原则的意义166
3.4.3 直接和言词原则在我国的适用169
3.5 一事不再理原则172
3.5.1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含义172
3.5.2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意义176
3.5.3 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我国的适用178
第四章 刑事审判中的职能区分186
4.1 诉讼职能区分的一般理论186
4.1.1 诉讼职能及其分化186
4.1.2 诉讼职能区分的理论基础191
4.1.3 诉讼职能区分的保障机制202
4.2 控审职能分离205
4.2.1 控告原则与控审分离205
4.2.2 控审分离与检察官的诉讼地位208
4.2.3 控审分离与法官的中立地位214
4.3 控诉与辩护职能之平衡227
4.3.1 控辩双方诉讼地位之平衡227
4.3.2 被告人获得律师协助的权利231
4.3.3 被告人的调查证据请求权239
4.3.4 被告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242
4.4 辩护律师之地位独立245
4.4.1 辩护律师地位独立之含义245
4.4.2 辩护律师保守职业秘密问题251
4.4.3 律师拒绝辩护之禁止问题256
第五章 刑事审判程序之模式(Ⅰ)——普通程序模式262
5.1 刑事审判模式概述262
5.1.1 刑事审判模式的划分标准262
5.1.2 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模式(1)——对抗式审判268
5.1.3 刑事审判程序的基本模式(2)——审问式审判276
5.2 当代刑事审判模式的探索283
5.2.1 刑事审判模式的实践探索283
5.2.2 意大利和日本的混合式审判模式286
5.2.3 评价291
5.3 中国刑事审判模式评析297
5.3.1 中国刑事审判模式的特征297
5.3.2 近年来的刑事审判方式改革试验305
5.3.3 评价308
5.4 中国刑事审判模式之展望312
5.4.1 参与模式——刑事审判程序的理想模式312
5.4.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与参与模式317
5.4.3 参与模式在中国的实现322
第六章 刑事审判程序之模式(Ⅱ)——简易程序模式332
6.1 简易审判程序的两个基本模式332
6.2 意大利的混合式简易程序模式338
6.3 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341
6.4 中国的“速决程序”343
6.5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的简易程序348
参考文献353
附录357
附录一 世界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357
附录二 国际公约中关于公平审判的最低标准361
附录三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对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的一般评论365
附录四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关于公正审判和补救权利的宣言(草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