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3229524.jpg)
- 万斌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0400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1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15
历史背景与时代提出的问题15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18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历程2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29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29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特征3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36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丰富发展36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39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4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发展43
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43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46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5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54
第一节 哲学基本问题的转换和马克思主义哲学54
哲学的产生和哲学基本问题54
唯物论辩证法的发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5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63
作为认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66
第二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和客体关系理论70
主体的形成及其本质70
客体及其与主体的关系76
主客体的统一与为我之物79
第三节 认识的实现和主客体一致的追求8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2
认识的辩证运动85
主体对客体反映的形式89
主客体一致的追求:真理94
第四节 客观世界的认识图景100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00
客观世界的联系、运动和发展104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规律110
唯物辩证法的一般范畴118
第五节 认识和价值的统一123
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123
理论向理想的转化127
理想向实践的转化131
知情意和真善美的统135
第三章 社会认识图景138
第一节 社会认识论的伟大革命139
社会本体论与社会认识论的统一139
社会认识论的历史发展142
历史唯物主义147
第二节 社会的纵向构成151
社会整体图景151
自然和社会158
人的活动164
社会与人168
科学的逻辑结构172
第三节 社会的横向构成174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74
社会意识186
社会共同体198
生活方式206
第四章 社会历史演进217
第一节 社会历史演进规律217
规律与社会规律217
历史必然性与自由221
社会历史演进的规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27
第二节 社会历史演进的具体图式231
具有常规性的具体图式231
社会“五形态”说235
社会“三形态”说240
第三节 文明的演进和融合248
文明的概念和实质248
文明的有机结构250
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253
文明的演进和融合258
第五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262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类的需要262
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262
需要的体系和特性266
需要、利益与价值271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277
需要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277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28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286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288
阶级斗争是对抗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90
第三节 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和历史发展的合力294
人类活动的目的性294
人的主体性作用295
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304
第六章 资本主义社会31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3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311
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318
资本的增殖运动326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分配33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外化34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形态349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34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56
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365
现代社会中的资本一雇佣劳动关系37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384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384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391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397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4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404
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404
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本途径413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4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定和基本特征429
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规定的普遍性429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34
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44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454
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发展454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47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必然趋势481
第八章 科学与人类认识492
第一节 科学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493
科学观念的历史演变49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念496
现时代的科学认识活动500
人类认识的新成果502
第二节 科学认识的途径与方法505
从问题开始505
假说与科学理论的发展509
辩证法与科学思维512
科学理论的检验与证明519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522
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522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525
科学成果的社会效应529
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向532
第九章 人的自我认识537
第一节 人类自我认识的历程537
从认识世界到认识自己537
“人”的发现与“自我”的发现541
自我中心主义的困境544
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意识学说549
第二节 自我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553
主体活动与客体活动的统一553
生命活动的反思555
社会交往活动的反思559
人的个性与自我形象563
第三节 个人与社会566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566
社会决定论与个人能动性的统一568
权利和义务的统一571
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的统一574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578
理想人格的追求578
理想社会的追求582
结束语587
后记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