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业导向、公司创业与价值创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业导向、公司创业与价值创造
  • 张玉利,李乾文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277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业导向、公司创业与价值创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1.研究背景1

2.研究问题的提出3

3.研究内容4

4.研究方法6

5.研究结构8

6.研究的创新点11

第一篇 创业研究的发展阶段与理论基础第1章 创业的含义与本质14

1.1 创业的含义14

1.2 创业与创新18

1.3 创业的本质21

1.3.1 机会导向22

1.3.2 创造性地整合资源22

1.3.3 价值创造23

1.3.4 超前行动23

1.3.5 创新与变革23

1.3.6 顾客导向24

第2章 创业研究的发展阶段25

2.1 古典经济学统治下的个别探索阶段25

2.2 创业研究的“黄金期”的开端27

2.3 创业学科的独特性探索与学科整合28

第3章 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31

3.1 战略选择理论与组织生态理论31

3.2 权变理论34

3.3 组织构造理论35

3.4 创业机会观视角37

3.5 资源观视角40

3.5.1 公司创业的资源异质性41

3.5.2 对竞争的事后限制42

3.5.3 不完全要素流动42

3.5.4 竞争的事前限制43

3.6 认知心理学理论43

3.7 社会网络理论44

3.8 制度理论46

第二篇 公司创业导向的理论评述与发展第4章 公司创业研究评述50

4.1 公司创业研究溯源50

4.2 公司创业的层次52

4.3 公司创业活动的测度体系55

第5章 公司创业的主要理论模型56

5.1 古斯和金斯博格的公司创业与战略管理的匹配模型56

5.2 莫里斯等人的投入与产出整合模型57

5.3 霍恩斯毕等人的公司创业的互动模型58

5.4 科文和斯莱文的战略态势与组织绩效的概念性框架60

5.5 拉普金和戴斯的创业导向与绩效的权变与构造模型61

第6章 公司创业导向的测度与实证研究评述63

6.1 公司创业导向的含义63

6.2 公司创业导向的测度65

6.2.1 创新性(Innovativeness)67

6.2.2 超前行动(Proactiveness)67

6.2.3 风险承担(Risk-taking)68

6.3 公司创业导向的实证研究及评述69

第三篇 公司创业导向研究的理论发展第7章 创业导向与双元能力的互动研究82

7.1 组织成长中的双元能力82

7.2 双元能力的管理学本质85

7.3 公司创业导向与双元能力的互动研究86

第8章 创业导向与内部创业环境的互动研究89

8.1 内部创业环境的作用机理89

8.2 内部创业环境的相关研究90

8.3 基于创业导向战略改善内部创业环境的策略94

8.3.1 提高对各种机会的感知能力94

8.3.2 使变革成为一种制度94

8.3.3 逐步向员工灌输希望他们有所创新的想法94

8.3.4 致力于员工想法的投资95

8.3.5 与员工共同承担风险和给予奖励95

8.3.6 认识到失败的重要性95

第9章 不确定环境与创业导向的关联研究96

9.1 不确定环境下的管理与创业思维96

9.2 不确定环境的构成维度101

9.3 不确定环境与创业导向的关联研究103

第四篇 公司创业导向与组织互动的实证检验第10章 公司创业导向与组织互动的假设构建与变量维度选择106

10.1 假设构建106

10.2 变量维度选择110

10.2.1 创业导向的概念化维度110

10.2.2 双元能力的概念化维度111

10.2.3 内部创业环境的概念化维度111

10.2.4 不确定环境的概念化维度111

10.2.5 组织绩效的概念化维度112

10.2.6 控制变量114

10.3 研究模型设计115

10.4 具体的研究方法116

10.4.1 层级回归技术116

10.4.2 调节回归技术117

10.4.3 中介回归技术118

10.4.4 结构方程模型118

第11章 问卷调查与样本检验121

11.1 问卷的编制和前测研究121

11.2 样本选择与有效性检验124

11.2.1 未回答者的样本检验125

11.2.2 同一样本母体检验126

11.2.3 项目分析126

11.2.4 同源偏差的检测与修正126

第12章 数据分析128

12.1 样本特征分析128

12.2 因子分析130

12.2.1 创业导向维度因子分析130

12.2.2 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维度因子分析134

12.2.3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维度因子分析137

12.2.4 不确定性环境维度因子分析140

12.2.5 内部创业环境维度因子分析142

12.2.6 组织绩效维度因子分析145

12.3 虚拟变量设计147

第13章 假设检验149

1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149

13.2 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153

13.2.1 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作为中间变量的回归及调节效应分析153

13.2.2 协作力与适应力作为中间变量的回归及调节效应分析161

13.2.3 内部创业环境作为中间变量的回归及调节效应分析168

13.3 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175

13.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178

13.4.1 测量属性的评价178

13.4.2 结构方程验证模型分析185

13.5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验证与回归分析的结论对比192

第五篇 结论与展望第14章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贡献与不足196

1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96

14.1.1 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公司创业导向的独特性196

14.1.2 公司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部分正相关性198

14.1.3 创建双元能力是创业导向转化为组织绩效的重要路径之一198

14.1.4 创建内部创业环境是创业导向转化为组织绩效的重要路径之二200

14.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203

14.2.1 对创业理论的贡献203

14.2.2 对组织理论的贡献204

14.2.3 对企业实践的贡献205

14.3 本研究的不足206

14.4 未来的研究方向207

参考文献209

附录A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创业含义调查226

附录B 与迈克尔·米克斯博士的网络访谈228

附录C 公司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调查问卷233

附录D 正式问卷调查的部分企业名单238

附录E 未回答问卷偏差检验:企业背景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外推法)240

附录F 未回答问卷偏差检验:企业背景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天津市样本检测)241

附录G 问卷来源有效性检验:变量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传统邮件VS电子邮件)242

附录H 问卷来源有效性检验:企业背景特征的独立样本T检验T(传统邮件VS电子邮件)245

附录I 问卷项目分析:所有项目的独立样本T检验(CR值检验)246

附录J 国外学者姓名英汉对照表250

附录K 缩略词256

图A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模型6

图2-1 创业研究的历程图30

图3-1 从组织生态到战略主导的连续体32

图3-2 战略和组织生态学视角的战略形态分析33

图4-1 公司创业的层次概念52

图4-2 公司创业形式的控制与自治连续统一体(Morris,2002)54

图5-1 公司创业与战略管理的匹配模型57

图5-2 创业的投入与产出整合模型58

图5-3 公司创业的互动模型59

图5-4 战略态势与企业绩效的概念性框架60

图5-5 创业导向与绩效的权变与构造模型61

图6-1 创业导向与创业间的关系65

图7-1 爱迪思的生命周期模型84

图8-1 两种战略行为的互动90

图9-1 已定目标和战略下的管理和战略思维97

图9-2 不确定目标下的管理和战略决策98

图9-3 不确定环境的四个层次98

图9-4 确定与不确定环境下的利润估计分布100

图10-1 谢恩提出的创业过程模型108

图10-2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假设框架115

图13-1 创业导向与组织总体绩效的验证模型185

图13-2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的中介效应验证模型分析187

图13-3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的中介效应验证模型分析189

图13-4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中介效应验证模型分析191

图14-1 创业导向的风险承担与创新二分图197

图14-2 新道德契约:一种角色—责任的倒转模式202

图14-3 双元能力的企业实例图示204

表1-1 加特纳所做的创业属性研究15

表1-2 莫里斯所做的创业定义研究16

表1-3 本课题组所做的创业含义调查17

表1-4 国外学者对创新与创业异同的反馈意见19

表1-5 创业的本质21

表3-1 传统权变理论和组织构造理论比较36

表3-2 熊彼特式的机会与柯兹纳式的机会比较39

表4-1 “公司创业”术语的不同定义53

表4-2 三类公司创业活动测度体系的差异55

表6-1 基于米勒(Miller,1983)测量工具的EO研究一览表65

表6-2 国外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间的实证研究69

表6-3 中国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间的实证研究77

表7-1 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的差异比较83

表8-1 内部创业环境影响因素91

表8-2 坎特对5家企业创业精神的研究92

表9-1 不确定环境的构成维度103

表10-1 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研究中绩效指标使用表113

表10-2 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研究中常用的绩效层面与指标114

表10-3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汇总116

表10-4 中介变量的测量步骤118

表11-1 前测研究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122

表11-2 两种能力的因子旋转矩阵122

表11-3 内部创业环境的因子载荷矩阵123

表11-4 数据处理方法125

表12-1 样本特征129

表12-2 样本与条目描述——创业导向维度130

表12-3 创业导向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1)131

表12-4 创业导向因子分析——条目删除Cronbach'α系数检验132

表12-5 创业导向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2)133

表12-6 样本与条目描述——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维度134

表12-7 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维度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1)135

表12-8 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因子分析——条目删除Cronbach'α系数检验136

表12-9 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维度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2)136

表12-10 样本与条目描述——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维度137

表12-11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维度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1)138

表12-12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因子分析——条目删除Cronbach'α系数检验139

表12-13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维度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2)140

表12-14 样本与条目描述——不确定性环境140

表12-15 不确定性环境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141

表12-16 不确定性环境因子分析——条目删除Cronbach'α系数检验142

表12-17 样本与条目描述——内部创业环境维度142

表12-18 内部创业环境维度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1)143

表12-19 内部创业环境因子分析——条目删除Cronbach'α系数检验144

表12-20 内部创业环境维度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2)144

表12-21 样本与条目描述——组织绩效维度145

表12-22 组织绩效维度因子分析——因子载荷矩阵(1)146

表12-23 组织绩效因子分析——条目删除Cronbach'α系数检验146

表12-24 虚拟变量的简化结果与取值标准147

表1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1)149

表1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2)151

表13-3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调节效应(销售收入)层级回归分析153

表13-4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调节效应(市场占有率)层级回归分析156

表13-5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调节效应(税前利润)层级回归分析157

表13-6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调节效应(组织总体绩效)层级回归分析159

表13-7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调节效应(销售收入)层级回归分析161

表13-8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调节效应(市场占有率)层级回归分析163

表13-9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调节效应(税前利润)层级回归分析165

表13-10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调节效应(组织总体绩效)层级回归分析167

表13-11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调节效应(销售收入)层级回归分析168

表13-12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调节效应(市场占有率)层级回归分析171

表13-13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调节效应(税前利润)层级回归分析172

表13-14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调节效应(组织总体绩效)层级回归分析174

表13-15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中介效应的测量(组织总体绩效)176

表13-16 组织协作力与适应力中介效应的测量(组织总体绩效)177

表13-17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中介效应的测量(组织总体绩效)177

表13-18 回归分析的假设验证结果(以组织总体绩效为例)178

表13-19 公司创业导向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180

表13-20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181

表13-21 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182

表13-22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测度指标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183

表13-23 组织总体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184

表13-24 相关系数矩阵与平均提炼方差(AVE)的平方根184

表13-25 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基本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85

表13-26 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因果关系分析186

表13-27 机会探索能力与开发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86

表13-28 机会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中介变量与组织总体绩效的因果关系分析187

表13-29 创业导向和机会探索与开发能力中介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188

表13-30 组织适应力与组织协作力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88

表13-31 组织适应力和协作力中介变量与组织总体绩效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189

表13-32 创业导向和组织适应力与协作力中介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190

表13-33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的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90

表13-34 组织内部创业环境与组织绩效的因果关系分析191

表13-35 创业导向自变量与内部创业环境中介变量的因果关系分析192

表13-36 假设验证结果对比192

表14-1 个性化公司管理角色和任务的转变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