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
  • 毕继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92520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1

第一节 文化、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1

1.什么是文化1

2.什么是交际6

3.什么是跨文化交际7

4.跨文化交际学与第二语言教学12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4

1.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是架设跨文化交际的“桥梁”15

2.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6

3.第二语言教学中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22

第三节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是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24

1.“跨文化意识”的界定25

2.跨文化意识的阻力26

3.获取跨文化意识的过程32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学习和研究的根本方法34

1.国内常用的研究方法34

2.对比分析的方法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根本方法35

3.对比分析的原则与方法42

第二章 词语的文化含义与词语教学52

第一节 词语文化含义研究的必要性54

1.第二语言教学的需要54

2.跨文化交际的要求58

3.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挑战60

第二节 词语文化含义的研究方法67

1.“联想组合分析法”与“语义区分法”68

2.研究方法要有可靠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75

第三节 词语文化含义对比的类别83

1.词语的语言意义与跨文化交际价值84

2.汉英词语文化含义对应的类别85

第四节 汉语词语的翻译与教学96

1.词语含义教学与翻译的方法96

2.汉语词义的变化105

第三章 礼貌的文化特征与汉语礼貌语言教学113

第一节 礼貌语言文化特征研究的必要性114

1.中西方礼貌的文化冲突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115

2.中西方礼貌的文化冲突与利奇的礼貌原则118

3.中西方礼貌的文化冲突与西方的“面子威胁论”121

第二节 礼貌的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129

1.格赖斯“合作原则”的“求真”与中国文化礼貌的“求情”之别130

2.利奇“礼貌原则”的利益均衡与中国文化礼貌的“克己待人”之别132

3.西方“面子威胁论”与中国文化“面子”之间维护自尊与相互关切之别148

4.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道德追求与策略应对之别158

5.中西方礼貌目的上的寻求和谐与回避冲突之别161

第三节 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及汉语礼貌语言运用的特点163

1.中国文化礼貌的特征164

2.汉语礼貌语言运用的特点167

第四节 汉语礼貌语言的教学与翻译222

1.注意语言规则与交际规则的转化222

2.认真研究和处理词典释义与词语交际价值之间的关系226

3.引导学生严防礼貌语言的直译228

4.注意礼貌词语文化含义的历史演变229

5.礼貌词语教学应“因词而异”230

第四章 思维方式的文化特征与第二语言教学233

第一节 思维方式文化特征研究的必要性234

1.中西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234

2.需要研究的理论235

3.如何认识汉语言及其反映出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特征237

4.正确认识思维方式的文化异同238

5.清楚认识和正确处理思维方式文化特征的重要性241

第二节 汉英语言观与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246

1.汉字与中国文化的语言观246

2.词句含义的误解与思维方式的文化冲突253

3.语篇的误解与思维方式的文化冲突256

4.语言修辞差异与思维方式的文化冲突258

第三节 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特征277

1.中外学者对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的看法277

2.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看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特征283

第四节 思维方式的文化对比与第二语言教学294

1.从思维方式文化对比的角度进行汉字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94

2.从思维方式文化对比的角度进行汉语字词结构教学296

3.从思维方式的文化对比角度进行汉语量词教学303

4.从思维方式的文化对比角度进行句型教学311

5.从思维方式的文化对比角度进行篇章翻译教学325

第五章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332

第一节 非语言交际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333

1.什么是非语言交际333

2.非语言交际的种类338

3.什么是跨文化非语言交际340

第二节 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文化特征345

1.体态语的文化特征346

2.副语言的文化特征355

3.客体语的文化特征360

4.环境语的文化特征362

第三节 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特征368

1.仪容举止368

2.基本礼节形式374

3.非语言交际功能的礼俗规范384

第四节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397

1.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的目标398

2.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内容398

3.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的方法406

4.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方法406

5.校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规则的文化差异与师生关系407

第六章 跨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教学418

第一节 文化休克419

1.文化休克的含义419

2.文化休克的主要表现421

3.文化休克的根源422

4.文化休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423

5.对待文化休克的态度——西方的新理论426

第二节 跨文化适应430

1.跨文化适应的含义与种类430

2.文化适应的过程433

3.短期文化适应与长期文化适应436

第三节 从电影《刮痧》看移民文化适应问题443

1.电影《刮痧》反映出的是家庭关系中价值观念的文化冲突445

2.电影《刮痧》反映出的是移民文化休克和文化适应问题447

3.许大同面临的是文化身份的危机和抉择449

第四节 国际大都市公民的多元文化适应455

1.国际大都市公民面临的文化休克与多元文化适应456

2.精神文明建设对经济现代化的适应457

3.国际大都市公民要熟悉与适应国际交际规则462

4.虚心学习他人之长,但不可东施效颦,更不可邯郸学步465

5.冷静地适应国际环境,理性地迎接国际挑战478

6.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积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484

第五节 跨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教学500

1.研究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关系的必要性500

2.文化适应过程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之间的同步发展关系501

3.第二语言习得的文化关键期505

4.通过第二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10

后记521

参考文献523

案例目录9

1.“老”字的文化误解(第一章第一节)9

2.如何翻译“下课了?”(第一章第二节)21

3.理解中国文化(第一章第三节)27

4.大学游泳池中的有趣碰撞(第一章第三节)31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之所欲,施之于人”(第一章第四节)45

6.“老外”一词引起的跨文化风波(第二章第一节)56

7.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第二章第二节)78

8.“Motel”是“汽车旅馆”吗(第二章第三节)92

9.如何解释和翻译“顾客第一”(第二章第四节)98

10.“sorry”和“regret”的妙用(第三章第四节)101

11.怎样适应中国的交际习俗(第三章第一节)127

12.我来给你提箱子吧(第三章第二节)133

13.不再假谦虚(第三章第三节)166

14.这句话我听不惯(第三章第四节)224

15.我们的标语口号给谁看(第四章第一节)242

16.要求语中的文化冲突(第四章第二节)256

17.出国留学推荐函(第四章第二节)263

18.测字术(第四章第三节)292

19.“恢复疲劳”的说法对吗(第四章第四节)309

20.女士优先(第五章第一节)343

21.中国文化的沉默(第五章第二节)358

22.中国人的微笑(第五章第三节)382

23.中国人的乡土观念与同胞之情(第五章第四节)416

24.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适应困难最大(第六章第一节)425

25.华人在美国长期适应的困难(第六章第二节)432

26.了解中国如同剥洋葱(第六章第二节)442

27.中国人莫当海外“丑陋的游客” (第六章第四节)457

28.在美国排队(第六章第四节)459

29.在国外行为举止不可违背当地习俗要求(第六章第四节)462

30.鼓掌算不算失礼(第六章第四节)464

31.讲文明不宜太自贬(第六章第四节)466

32.对老外,热情也要有分寸(第六章第四节)469

33.“抱抱”能改变冷漠吗(第六章第四节)471

34.楼盘挂洋名,老外怎么看(第六章第四节)473

35.中国穿着文化陷入时尚误区(第六章第四节)477

36.西方解读中国为何老走样(第六章第四节)480

37.中国驻英大使撰文说心里话(第六章第四节)482

38.中国人对非洲人仍很好奇(第六章第四节)485

39.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中国文化与西洋化(第六章第四节)486

40.美国的“围墙”(第六章第四节)489

41.看看古今“中国热”(第六章第四节)492

42.不必在意西方的掌声(第六章第四节)495

43.在华外教什么人都有(第六章第四节)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