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 李小蓓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7008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萧乾(1910~1999)-文学翻译-思想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文坛“多面手”萧乾1

1.1.1 萧乾的创作采编成就回顾2

1.1.2 萧乾的翻译生涯回顾4

1.1.3 萧乾的文学翻译素养9

1.2 萧乾翻译研究现状11

1.2.1 萧译研究回顾12

1.2.2 萧译研究总结及态势分析19

1.2.3 萧译研究不足22

1.3 本书的研究目标、意义、素材和方法22

1.3.1 研究目标和意义22

1.3.2 研究素材和方法25

第二章 由“锺爱”到“系统”——萧乾的翻译选材观28

2.1 翻译选材的核心原则:“锺爱”和“系统”28

2.2 “锺爱”和“系统”原则之诠释学解读30

2.3 萧乾的翻译选材33

2.4 其他选材原则及实践:“弥空”和“大译”35

2.5 本章小结38

第三章 由“研究”而“契合”——萧乾的译研结合观39

3.1 译研结合的基本观点39

3.2 译研结合的诠释学解读43

3.3 文学翻译视域下的文学研究45

3.4 萧乾对译研结合的践行47

3.5 本章小结51

第四章 由无“窜”到传“情”——萧乾的忠实观53

4.1 “忠实”以及忠实类翻译观53

4.2 “既是翻译,就得尊重原著”:“忠实观”内涵之一54

4.2.1 “绝不允许窜改原作”55

4.2.2 节译“还配不上忠实”61

4.3 忠实于原作的风格:“忠实观”内涵之二63

4.3.1 “得体论”由来63

4.3.2 “热”翻译和“冷”翻译67

4.3.3 “情感”:译者忠实之所在71

4.3.4 “美酒”和“白开水”:论译者风格85

4.4 萧乾翻译实践举隅92

4.4.1 风格分析92

4.4.2 对讽刺和幽默风格的传达:《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94

4.4.3 对细腻风格的传达:《摇摆》118

4.5 本章小结125

第五章 由“流畅”到易解——萧乾的可读性思想127

5.1 可读性思想溯源:文学服务于大众127

5.1.1 “为人生”思想在创作中形成128

5.1.2 萧乾的大众读者观132

5.2 论译文的流畅:可读性内涵之一136

5.2.1 消失的欧化色彩136

5.2.2 “起码得像中文”138

5.2.3 流畅观实践举隅143

5.3 论翻译中方言的使用:可读性内涵之二147

5.3.1 方言的分类及汉英方言比较147

5.3.2 方言“妙不可言”:使用方言的优势149

5.3.3 “恰如其分”和“能懂”:使用方言的原则150

5.3.4 方言翻译实践举隅156

5.4 “向导火炬”和“障碍累赘”:可读性内涵之三161

5.4.1 “详注”:精神上的“美德”162

5.4.2 赞同“尽量少注”163

5.4.3 做到“该注则注”165

5.4.4 注释翻译实例168

5.5 “为了阅读便利”:可读性内涵之四175

5.6 修订和重译:可读性内涵之五178

5.6.1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论译作修订178

5.6.2 更充分地领会原作精髓:论重译179

5.7 本章小结182

第六章 由“合度”到“合流”——萧乾翻译思想中的陌生化因素184

6.1 呈现“陌生”的前提184

6.2 文学翻译的第一层陌生186

6.2.1 传达作品的文学性186

6.2.2 翻译实践举隅189

6.3 文学翻译的第二层陌生193

6.3.1 传达作品的异域性193

6.3.2 关于“nip the bud”的翻译198

6.3.3 翻译实践举隅200

6.3.4 避免过度归化,兼论成语的使用206

6.4 本章小结208

第七章 结语210

7.1 从“理解”到“表达”:萧乾翻译思想总结210

7.2 萧乾翻译思想与中国传统翻译思想215

7.3 萧乾翻译思想的伦理透视218

7.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221

附录1:萧乾论(及)翻译的文章目录列表224

附录2:本书中与萧乾进行翻译思想比较的中国翻译家索引226

附录3:萧乾译事简表227

附录4:萧乾其他译论摘要232

附录5:文洁若先生访谈记237

参考文献242

后记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