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性与时代性 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性与时代性 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3196035.jpg)
- 李翔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787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新儒学-研究-中国-现代;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性与时代性 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子:世纪之交的回观——从“后现代视野下的梁漱溟中西文化观”说起1
第一编 现代新儒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与基本的学理特质17
第一章 现代新儒学兴起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17
一、关于“现代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学”的界定17
(一)儒家之为“儒”与“新儒家”之为“新”19
(二)“现代新儒家”界定的文化历史因素22
(一)中国文化传统的经济、政治基础25
二、现代新儒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25
(二)中国文化独异的民族特质31
(三)武力挟裹下的“西学东渐”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全面危机52
第二章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逻辑与基本理论特质87
一、现代新儒学的时代课题87
二、现代新儒学的思想历程90
(一)“科玄论战”与两个世界的划分90
(二)“良知自我坎陷”与两个世界的理论贯通95
(三)内在与超越的双向扩展——第三代新儒家的新动向105
三、寻求宗教、哲学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理论特质120
(一)即哲学即宗教:儒家传统的基本特质121
(二)涵摄科学理性精神:儒家价值系统的现代调适126
(三)谋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道德的形上学”的基本要旨130
(四)儒学传统现代新开展所必有的一次历史性转进135
(五)意义与问题139
第二编 西方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基本理论特质147
第三章 西方后现代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147
一、西方社会的历史性变迁:从现代社会的形成到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50
(一)走出中世纪:西方社会由“前现代”向“现代”的变迁150
(二)西方现代化的最新发展: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57
二、西方文化的结构性变化与人生之终极价值系统的空场164
(一)知识取向与二分的世界模式:古希腊时代为西方文化奠定的重要的精神方向165
(二)基督教成为西方中世纪社会、文化与人生的171
主导171
(三)文艺复兴与西方文化传统之平衡结构的被打破179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特质192
一、从“后现代”概念的提出到“后现代主义”的出现192
(一)“后现代”概念的提出与演进193
(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出现196
二、从“自由”与“虚无”的奇妙交织看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200
(一)“自由”与“虚无”:西方现代文化相伴相随的“孪生兄弟”201
(二)从“自由”与“虚无”的交织看后现代主义的“否定性”与“建设性”216
三、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特质227
(一)对现代性的批判228
(二)对西方文化主流传统的解构245
(三)对世俗化的进一步推进256
(四)建设性向度的凸显269
第五章 后现代视野下的现代新儒学289
第三编 现代新儒学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论要289
一、成就现代性还是解构现代性?290
(一)成就现代性:作为中国三大现代思潮之一的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意旨290
(二)现代新儒家对于西方式现代性的批评307
二、哲学何为——“重立大本”与“放逐哲学”311
(一)“重立大本”与“放逐哲学”311
(二)弃置知识论与涵容知识论321
(三)儒学规范性的现代重建与反基础主义328
(四)从时代性与民族性的交会看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哲学取向上的差异335
一、引子:从“海德格尔的中国道缘”说起346
第六章 中西比观中的后现代主义346
二、话语方式与理论形态的转变353
(一)后现代主义话语方式的转变354
(二)“拟文学哲学”的出现362
三、解构主客二元对立之后的理论意趣379
四、思想主题的类同性394
(一)后现代:思想主题的转向395
(二)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新儒学在思想主题上的类同性是否表明了西方文化向中国文化的“复归”?403
第七章 从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看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413
(一)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基本思想主题414
一、中国文化近现代化历程的回顾414
(二)从“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423
(三)民族文化慧命的延续与发展: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成就438
二、将自己独异的智慧精神贡献于人类新的“轴心时代”:面向21世纪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449
(一)当代中国文化的存在境遇:困境与机遇449
(二)面向21世纪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458
(三)从走向新的“轴心时代”看中国文化的价值意义466
主要参考文献490
后记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