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爱河溯舟 中国情爱文学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德发等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ISBN:7530909118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爱河溯舟 中国情爱文学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爱情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1
中国情爱文学流变轨迹10
中外情爱文学的相似特征32
古代篇(先秦——清代)47
第一章 三千年爱河的流踪——古代情爱文学综述47
晶澈源头:由先秦到汉魏48
浑阔中流:由隋唐到宋元58
辉煌积淀:明清五百年72
双元指向:南北方文化体系及儒道哲学的深刻影响83
第二章 总体文化透视——古代情爱文学的内发基因与民族根性83
单向延伸:女性主题与男性文化心理88
功利尺度: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93
中西比较:东西方性文化相异趋势对情爱文学的内在规定98
第三章 在情感与伦理的撞击中悲泣——古代情爱文学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特性106
悲剧宿命:伦理本体主义下感性生命的悲泣107
悲剧本质:原型主题与典型冲突的剖析111
悲剧补偿:审美品格逆向情趣及主体驱力的透视115
第四章 一种至高的文化与审美价值归属——“才子佳人”模式新论122
历史流程:“才子佳人”模式的演进123
文化透视:一种终极价值的人生理想128
审美极致:“形而上”的慰藉与“形而下”的满足134
第五章 一个古老而幻美的主题原型——“仙女尘夫”模式新探140
两种形式:“仙女尘夫”模式的衍化141
文化阐释:古老梦幻与永恒超越的双向轮回147
魔幻世界:穿透时空屏障的审美灵光与生命驱力的幻象象征154
第六章 一部性与爱分崩的人生悲剧——重释《金瓶梅》160
恶之变奏:性爱审美价值观念的漂移161
悲剧内涵:灵与肉的解体及性与爱的分崩169
复合主题:色空观念与享乐意识的悖论177
第七章 一个双重超越的悲丽梦幻——再评《红楼梦》184
两重世界:从溷浊“孽海”翱向洁美“情天”185
双重超越:情对理的悖逆及爱对欲的反拨191
感伤主题:青春的幻灭与泛爱的悖论199
悲幻之美:谶诗般深邃与幽梦般凄丽205
现代篇(“五四”——“文革”)213
第一章 中外文学交汇开拓新流向——现代情爱文学综述213
历史沉浮:复合流脉的纵向延伸213
梯状构架:意蕴格调的多种层面225
综合凝聚:文化审美价值的投射234
第二章 灵魂牢狱的诅咒与破毁——现代爱情诗作面面观242
扫瞄:现代情诗演进的历程242
掘进:现代情诗内核情愫剖视250
外观:现代情诗审美形式描述259
第三章 双重主题的变奏与拓展——现代情爱小说的政治化走向266
最初呐喊:个性意识的高度显现266
转换桥梁:“革命加恋爱”的文学范式271
中间地带:情爱意识的淡化278
驶向新岸:政治意识的强化283
第四章 永恒的冲突与无尽的困惑——现代话剧情爱主题试论286
共时考察:平凡人生的悲剧主题286
多方切入:戏剧冲突的多样性289
灵肉解剖:悲剧人物的立体造型298
第五章 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折光——鸳鸯蝴蝶派情爱小说新探306
时代产儿:“鸳蝴派”言情小说的崛起307
主潮支流:寻觅历史的脚印312
共时观照:言情小说的整体审美特点319
焦虑:性爱心理裂变的基点328
第六章 生的苦闷与性的躁动——郁达夫小说性爱心理透视328
回溯:性爱心理裂变的踪迹338
暴露:性爱心理宣泄的美学意义342
第七章 情理碰撞中的迷惘与超越——巴金爱情小说的精神特质347
困惑:理想人格的追求348
哀诉:萎顿人格的疗救353
孤独:无法回避的生存状态359
第八章 生命意识的凸露与强化——沈从文小说情爱世界探幽364
真诚:乡土世界生命原初形态的结晶365
虚伪:都市社会生命形态的展示371
重铸灵魂:性爱小说的文化内蕴375
第一章 穿越荒原走向春天——新时期情爱文学综述382
纵向描述:情爱文学演进的三个逻辑阶段384
横向审视:情爱文学的两个主要特征403
第二章 蓦然回首悲泪交流——苦难型情爱文学的抽样考察415
类型之一:对历史悲剧的追怀416
类型之二:苦难中爱情力量的礼赞420
综合评述:人物形象的文化底蕴与审美特征426
第三章 历尽磨难 痴心不改——奉献型情爱文学例析及文化意蕴剖视433
形态之一:艰难的“柏拉图之恋”434
形态之二:无私的奉献型美德437
文化阐释:女性奉献精神的人道主义本质446
第四章 双重追求 奋进搏击——“改革加恋爱”文学模式评述452
作品巡礼:特殊的时代使命与共同的现实意义453
人物漫评:传统的理想内核与崭新的精神风貌465
第五章 强化主体 走向现代——独立自强型情爱文学的文化阐释469
历史追溯:苦难年代的奋发与痛苦岁月的坚贞471
时代跟踪:主体意识的强化与价值观念的更新480
第六章 寸草之心 芳满天涯——张弦爱情小说的独特世界489
严肃主题:社会化的爱情与爱情的社会化489
诗化境界:审美化的爱情与爱情的审美化498
第七章 生命骚动 心灵超越——张贤亮小说情爱模型解构506
神圣光环:母性爱的柔情蜜意506
离异回归:双向互逆的碰撞挣扎513
后记525
当今篇(1976——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