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普通心理学
  • 张积家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3012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49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666页
  • 主题词: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通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

一 个体心理2

二 行为5

三 意识和无意识6

四 群体心理9

第二节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9

一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10

二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3

三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15

四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6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17

一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7

二 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9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2

一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22

二 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24

第五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29

一 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9

三 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32

二 现代心理学的产生32

四 心理学在当代的发展35

第二章 心理学的生理学基础39

第一节 探索人的心灵之谜的曲折历程39

一 唯心主义对心理现象的看法39

二 机械唯物主义对心理现象的看法40

三 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理解41

第二节 神经元43

一 神经元及其功能43

二 神经胶质细胞及其功能46

三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46

一 周围神经系统49

第三节 神经系统49

二 中枢神经系统52

三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57

第四节 关于大脑功能的理论65

一 定位说65

二 整体说66

三 机能系统说67

四 模块说68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和神经体液调节70

一 内分泌腺的分类和机能70

二 神经—体液调节71

一 哲学家对动物心理和人的心理的理解73

第三章 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73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73

二 心理学家对动物心理和人的心理关系的理解74

第二节 脑的进化76

一 感应性——生物的共有属性76

二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脑的进化76

三 大脑进化的一般趋势81

第三节 人类心理的产生83

一 人类的起源83

二 人类心理的产生85

一 染色体和基因87

第四节 心理遗传学87

二 心理遗传学的研究88

第五节 习性学90

一 固定动作模式91

二 印刻现象92

第六节 社会生物学94

一 个体适宜性和族内适宜性95

二 亲缘关系系数97

第四章 条件反射与学习101

第一节 反射与学习101

一 反射的一般概念101

二 反射的种类102

三 学习的概念103

第二节 经典性条件反射105

一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105

二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107

三 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的发展110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112

一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112

二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114

三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运用116

四 习得性无助119

一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120

第四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120

二 托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122

第五节 观察学习123

一 观察学习的概念123

二 观察学习的作用124

三 观察学习的过程125

四 替代强化和替代惩罚128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131

第一节 意识概述131

一 意识的概念131

二 意识的特性和局限133

三 什么是无意识135

四 生物节律与意识状态138

一 睡眠139

第二节 睡眠与梦139

二 梦144

第三节 催眠147

一 什么是催眠147

二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148

三 催眠感受性和催眠过程149

四 催眠理论150

第四节 注意概述151

一 什么是注意151

三 注意的功能152

二 注意与意识152

四 注意的外部表现153

五 注意的种类154

第五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158

一 注意的生理机制158

二 注意的认知理论159

第六章 感觉166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166

一 感觉的概念和作用166

二 感觉的分类和过程168

四 感觉编码170

三 近刺激和远刺激170

第二节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171

一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171

二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173

三 刺激强度和感觉强度的关系174

第三节 视觉177

一 视觉刺激178

二 视觉的生理机制179

三 基本的视觉现象184

第四节 听觉199

一 听觉刺激199

二 听觉的生理机制201

三 听觉的基本现象203

第五节 其他感觉208

一 皮肤感觉208

二 嗅觉213

三 味觉213

四 内部感觉214

第七章 知觉216

第一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216

一 什么是知觉216

二 知觉加工217

三 知觉的心理机制218

四 知觉的生理基础221

五 知觉的种类223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性224

一 知觉的选择性224

二 知觉的整体性226

三 知觉的理解性229

四 知觉的恒常性231

五 知觉适应235

第三节 空间知觉237

一 形状知觉237

二 大小知觉244

三 深度知觉245

四 方位知觉251

第四节 时间知觉253

一 什么是时间知觉253

二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255

三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256

第五节 运动知觉257

一 什么是运动知觉257

二 运动知觉产生的机制257

三 运动知觉的种类258

第六节 错觉260

一 什么是错觉260

二 错觉的种类261

三 错觉产生的原因264

第八章 记忆267

第一节 记忆的一般概念267

一 什么是记忆267

二 记忆的作用268

三 记忆的基本过程269

四 记忆的分类269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273

一 记忆的脑学说273

二 记忆的脑细胞机制278

第三节 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280

一 感觉记忆280

二 短时记忆282

第四节 长时记忆290

一 长时记忆的编码290

二 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295

三 长时记忆的信息遗忘301

四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310

第五节 记忆研究的新进展312

一 内隐记忆312

二 元记忆315

第九章 表象和想象319

第一节 表象概述319

一 什么是表象319

二 表象的种类320

四 表象的作用323

三 表象的特征323

五 表象的个体差异与团体差异324

第二节 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及脑机制326

一 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326

二 心理旋转实验330

三 表象的脑机制332

第三节 想象概述333

一 什么是想象333

二 想象的功能333

三 想象与思维335

五 想象的综合过程336

四 想象的生理机制336

第四节 想象的种类337

一 无意想象338

二 有意想象338

第十章 思维342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342

一 思维的涵义及特征342

二 思维与语言344

三 思维的作用346

四 思维的分类346

一 思维过程350

第二节 思维过程、生理机制和品质350

二 思维的生理机制353

三 思维品质354

第三节 概念的形成355

一 概念的涵义与功能356

二 概念的种类357

三 概念的心理表征358

四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363

第四节 推理366

一 推理的概念和种类366

二 关于推理的心理学研究367

一 问题解决的涵义372

第五节 问题解决372

二 问题的种类373

三 问题解决的过程373

四 问题解决的策略375

五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77

第六节 创造性385

一 什么是创造性385

二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385

三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388

四 创造性的培养390

一 什么是语言394

第十一章 语言394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394

二 语言的特性395

三 语言的功能396

四 语言活动的种类397

五 语言活动的脑机制398

第二节 语言的结构和表征403

一 语言的结构403

二 语言的表征406

第三节 语言的感知和理解408

一 语言感知和理解过程中的加工408

二 语音知觉409

三 单词识别412

四 语言理解421

第四节 语言的产生426

一 语言产生的性质427

二 语言产生的单位427

三 语言产生的阶段428

第十二章 动机432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432

一 动机的涵义和功能432

二 动机与需要434

三 需要、诱因与动机441

一 动机的一般分类444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444

二 生理性动机447

三 社会性动机450

第三节 动机理论459

一 本能理论459

二 驱力理论460

三 诱因理论460

四 唤醒理论461

五 认知理论462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466

一 情绪和情感的涵义466

第十三章 情绪和情感466

二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469

三 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471

四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475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机制482

一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482

二 情绪的中枢机制483

三 情绪与唤醒487

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488

一 面部表情488

二 姿态表情491

四 人际距离492

三 语调表情492

五 情绪体验中感觉反馈的作用494

第四节 情绪理论494

一 情绪的外周理论494

二 情绪的丘脑学说495

三 情绪的认知理论497

四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501

第五节 情绪与认知、智力503

一 情绪与认知503

二 情绪智力和情商505

一 意志的涵义及作用509

第十四章 意志509

第一节 意志的一般概念509

二 意志行动513

三 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515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516

一 采取决定516

二 执行决定521

第三节 意志行动中的挫折522

一 挫折的一般概念522

二 挫折承受力525

一 自觉性529

二 果断性529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529

三 自制性530

四 坚韧性530

第十五章 技能533

第一节 技能概述533

一 什么是技能533

二 技巧与习惯534

三 技能的种类534

四 技能的心理表征537

第二节 动作技能的形成537

一 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537

二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539

三 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540

第三节 练习541

一 练习和练习曲线541

二 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541

三 高效率练习的条件544

第四节 智力技能549

一 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549

二 智力技能形成的特点550

第五节 技能的迁移550

一 迁移的种类551

二 技能迁移的理论552

一 什么是能力554

第十六章 能力554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554

二 能力与智力555

三 能力与知识、技能555

四 才能与天才557

五 能力的种类557

第二节 能力结构的理论560

一 心理测量取向的能力理论560

二 多维取向的能力理论563

三 信息加工取向的能力理论566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567

一 一般能力测量569

二 特殊能力测量572

三 创造能力测验574

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能力的个别差异576

一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576

二 能力的个体差异577

第五节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585

一 遗传的作用585

二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587

三 实践活动的影响589

四 主观能动性的作用589

一 什么是人格591

第一节 人格概述591

第十七章 人格591

二 人格的特征593

三 人格的结构596

第二节 人格理论600

一 类型理论600

二 特质理论606

三 层次理论610

第三节 认知风格612

一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612

二 冲动—沉思613

一 通过观察鉴定人的人格614

第四节 人格的鉴定614

三 同时性—继时性614

二 通过测验鉴定人的人格616

三 通过情境测验鉴定人的人格619

第五节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621

一 人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621

二 人格形成的家庭因素622

三 人格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624

四 教育对人格形成的影响627

五 影响人格形成的自然物理因素628

六 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629

参考文献630

热门推荐